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床导料下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调节导料装置。
背景技术:2.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成为了世界第一生产力,许多产品都需要机器设备进行加工生产才能满足当代社会对产品的需求,车床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机床,目前车床下料往往需要人工进行盯梢与人工进行下料,这种下料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人工成本高,人工劳动强度大,不利于加工生产的实施,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开发出导料装置,然而现有的导料装置无法调节,拆装繁琐,无法适用于不同规格大小的零件导料下料。
3.因此市场上急需一种可调节导料装置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提出一种可调节导料装置,可调节导料轨道在固定支架上的角度与位置,与此同时还可调节导料轨道内部输送通道的大小,可适用于不同规格大小零件的导料与下料,实用性强。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6.一种可调节导料装置,其包括:固定支架与导料轨道,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支架与第二固定支架,所述第一固定支架与第二固定支架并排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支架与第二固定支架均设置有调节部,所述导料轨道通过螺栓与调节部活动设置于第一固定支架与第二固定支架之间,所述导料轨道包括第一导料轨道、第二导料轨道与第三导料轨道,所述第一导料轨道、第二导料轨道与第三导料轨道均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导料轨道包覆于第二导料轨道的外部,所述第二导料轨道包覆于第三导料轨道的外部。
7.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阐述:
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固定支架与第二固定支架形状相同且大小相等,所述第一固定支架与第二固定支架的横截面呈l字型结构。
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调节部包括第一调节部与第二调节部,所述第一调节部设置于第一固定支架的中部,所述第二调节部设置于第二固定支架的中部,所述第一调节部与第二调节部均为长条孔。
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导料轨道、第二导料轨道与第三导料轨道上贯穿设置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包括第一螺纹通孔与第二螺纹通孔,所述第一导料轨道、第二导料轨道与第三导料轨道通过螺栓与第一螺纹通孔活动设置于第一调节部处,所述第一导料轨道、第二导料轨道与第三导料轨道通过螺栓与第二螺纹通孔活动设置于第二调节部处。
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固定支架与第二固定支架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处设置有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支架与第二固定支架通过固定孔与螺栓固定于
外部机台的下料处。
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导料轨道为塑料导料轨道,所述第二导料轨道为铝制导料轨道,所述第三导料轨道为铜制导料轨道。
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塑料导料轨道的内孔径大于铝制导料轨道的内孔径,所述铝制导料轨道的内孔径大于铜制导料轨道的内孔径。
1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设计合理,结构新颖,通过采用长条孔的结构设计,使导料轨道与固定支架之间的位置与角度可调节,拆装方便,与此同时,采用三种不同大小内径孔的导料轨道,可适用于不同规格大小的零件下料与导料,实用性强。
15.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导料轨道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位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0.如图1
‑
2所示,一种可调节导料装置,其包括:固定支架1与导料轨道2,所述固定支架1包括第一固定支架11与第二固定支架12,所述第一固定支架11与第二固定支架12并排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支架11与第二固定支架12均设置有调节部3,所述导料轨道2通过螺栓与调节部3活动设置于第一固定支架11与第二固定支架12之间,所述导料轨道2包括第一导料轨道21、第二导料轨道22与第三导料轨道23,所述第一导料轨道21、第二导料轨道22与第三导料轨道23均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导料轨道21包覆于第二导料轨道22的外部,所述第二导料轨道22包覆于第三导料轨道23的外部。
21.作为本实用新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固定支架11与第二固定支架12形状相同且大小相等,所述第一固定支架11与第二固定支架12的横截面呈l字型结构。
22.作为本实用新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部3包括第一调节部31与第二调节部32,所述第一调节部31设置于第一固定支架11的中部,所述第二调节部32设置于第二固定支架12的中部,所述第一调节部31与第二调节部32均为长条孔。
23.作为本实用新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导料轨道21、第二导料轨道22与第三导料
轨道23上贯穿设置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包括第一螺纹通孔与第二螺纹通孔,所述第一导料轨道21、第二导料轨道22与第三导料轨道23通过螺栓与第一螺纹通孔活动设置于第一调节部31处,所述第一导料轨道21、第二导料轨道22与第三导料轨道23通过螺栓与第二螺纹通孔活动设置于第二调节部32处。
24.作为本实用新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固定支架11与第二固定支架12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部13,所述固定部13处设置有固定孔14,所述第一固定支架11与第二固定支架12通过固定孔14与螺栓固定于外部机台的下料处。
25.作为本实用新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导料轨道21为塑料导料轨道,所述第二导料轨道22为铝制导料轨道,所述第三导料轨道23为铜制导料轨道。
26.作为本实用新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塑料导料轨道的内孔径大于铝制导料轨道的内孔径,所述铝制导料轨道的内孔径大于铜制导料轨道的内孔径。
2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1.一种可调节导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固定支架与导料轨道,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支架与第二固定支架,所述第一固定支架与第二固定支架并排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支架与第二固定支架均设置有调节部,所述导料轨道通过螺栓与调节部活动设置于第一固定支架与第二固定支架之间,所述导料轨道包括第一导料轨道、第二导料轨道与第三导料轨道,所述第一导料轨道、第二导料轨道与第三导料轨道均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导料轨道包覆于第二导料轨道的外部,所述第二导料轨道包覆于第三导料轨道的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导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与第二固定支架形状相同且大小相等,所述第一固定支架与第二固定支架的横截面呈l字型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导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包括第一调节部与第二调节部,所述第一调节部设置于第一固定支架的中部,所述第二调节部设置于第二固定支架的中部,所述第一调节部与第二调节部均为长条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导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料轨道、第二导料轨道与第三导料轨道上贯穿设置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包括第一螺纹通孔与第二螺纹通孔,所述第一导料轨道、第二导料轨道与第三导料轨道通过螺栓与第一螺纹通孔活动设置于第一调节部处,所述第一导料轨道、第二导料轨道与第三导料轨道通过螺栓与第二螺纹通孔活动设置于第二调节部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导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与第二固定支架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处设置有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支架与第二固定支架通过固定孔与螺栓固定于外部机台的下料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导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料轨道为塑料导料轨道,所述第二导料轨道为铝制导料轨道,所述第三导料轨道为铜制导料轨道。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导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导料轨道的内孔径大于铝制导料轨道的内孔径,所述铝制导料轨道的内孔径大于铜制导料轨道的内孔径。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导料装置,其包括:固定支架与导料轨道,固定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支架与第二固定支架,第一固定支架与第二固定支架并排设置,第一固定支架与第二固定支架设置有调节部,导料轨道通过螺栓与调节部活动设置于第一固定支架与第二固定支架之间,导料轨道包括第一导料轨道、第二导料轨道与第三导料轨道,第一导料轨道、第二导料轨道与第三导料轨道均为中空结构,第一导料轨道包覆于第二导料轨道的外部,第二导料轨道包覆于第三导料轨道的外部。本实用新型可调节导料轨道在固定支架上的角度与位置,与此同时还可调节导料轨道内部输送通道的大小,可适用于不同规格大小零件的导料与下料,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周斌 陈湘兴 史林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逸思五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23
技术公布日:20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