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循环螺母返向器孔开孔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79557发布日期:2022-04-02 08:09阅读:92来源:国知局
内循环螺母返向器孔开孔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滚珠丝杠副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涉及滚珠丝杆用返向器,尤其涉及一种内循环螺母返向器孔开孔模具。


背景技术:

2.滚珠丝杠副又名滚珠丝杆副或滚珠螺杆副。滚珠丝杠副包括丝杠、螺母和返向器等主要零件。滚珠丝杆副是在丝杠与螺母间以钢球为滚动体的螺旋传动元件。它可将旋转运动转变为直线运动,或者将直线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因此滚珠丝杠副既是传动原件,也是直线运动与旋转运动相互转化元件。滚珠丝杠内部滚珠的循环方式有两种,其一为内循环,其二为外循环。返向器是丝杆螺母上滚珠循环的过渡件,同时也为滚珠的循环移动提供了必要的结构基础。
3.现有的内循环螺母返向器采用工装夹具与钻床配合的形式进行孔加工,加工效率较低,而且夹持稳定性和孔基准的定位效果较差,对返向器孔的加工质量与加工效率具有较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返向器在孔加工方面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有利于提高加工质量与加工效率的内循环螺母返向器孔开孔模具。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循环螺母返向器孔开孔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其垂直的立板,所述立板的一侧设置有加强筋,所述立板的另一侧设置有管状模,所述管状模的侧面设置有轴向分布的两个第一通孔,所述两个第一通孔的一侧设置有两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第一通孔的直径,所述两个第一通孔所在平面与两个第二通孔所在平面的夹角小于10度,所述两个第二通孔远离第一通孔的一侧设置有一个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的中心与两个第二通孔所在平面的夹角大于20度且小于90度,所述管状模的中心设置有与第一立板垂直连接的中心柱,所述中心柱的两端均设置有螺柱,所述螺柱上设置有锁紧螺母。
6.作为优选,所述底座的横截面为圆形且底座上设置有多对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中用来设置固定底座的螺栓。
7.作为优选,所述加强筋从立板的一个顶角倾斜连接至底座上立板底边所对的劣弧中心。
8.作为优选,所述管状模与立板的连接端设置有缓冲缺口。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0.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循环螺母返向器孔开孔模具,以底座和立板为模具基础,管状模可与返向器套接,而管状模上的多个通孔设计能够满足对内循环螺母返向器的开孔需要,降低了钻孔的难度,提高了钻孔的准确性以及加工质量。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
简单,成本较低、有利于提高加工质量与加工效率,适合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2.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内循环螺母返向器孔开孔模具的轴测图;
13.图2为实施例提供的内循环螺母返向器孔开孔模具在另一方向上的轴测图;
14.图3为实施例提供的内循环螺母返向器孔开孔模具的俯视图;
15.以上各图中,1、底座;11、连接孔;2、立板;3、加强筋;4、管状模;41、第一通孔;42、第二通孔;43、第三通孔;44、缓冲缺口;5、中心柱;51、螺柱;6、锁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17.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18.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循环螺母返向器孔开孔模具,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与其垂直的立板2,立板2的一侧设置有加强筋3,立板2的另一侧设置有管状模4,管状模4的侧面设置有轴向分布的两个第一通孔41,两个第一通孔41的一侧设置有两个第二通孔42,第二通孔42的直径大于第一通孔41的直径,两个第一通孔41所在平面与两个第二通孔42所在平面的夹角小于10度,两个第二通孔42远离第一通孔41的一侧设置有一个第三通孔43,第三通孔43的中心与两个第二通孔42所在平面的夹角大于20度且小于90度,管状模4的中心设置有与第一立板2垂直连接的中心柱5,中心柱5的两端均设置有螺柱51,螺柱51上设置有锁紧螺母6。本装置以底座1和立板2为模具基础,加强筋3可提高立板2与底座1的抗变形能力,有利于提高钻孔质量。管状模4可与内循环螺母返向器套接,而管状模4上的多个通孔设计,特别是第一通孔41、第二通孔42以及第三通孔43的布局特点,能够满足对内循环螺母返向器的开孔需要,降低了钻孔的难度,提高了钻孔的准确性以及加工质量。进一步地,中心柱5一端的螺柱51用来连接立板2,而另一端上的螺柱51与锁紧螺母6可以对带钻孔工件进行锁紧与固定。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有利于提高加工质量与加工效率,适合大规模推广。
19.为了便于将底座1在加工平台上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底座1的横截面为圆形且底座1上设置有多对连接孔11,连接孔11中用来设置固定底座1的螺栓。通过采用圆形的设计可提高底座1的受力均匀性,而螺栓则直接起到固定连接的作用。
20.为了提高加强筋3的抗变形能力,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强筋3从立板2的一个顶角
倾斜连接至底座1上立板2底边所对的劣弧中心。这样的话,不仅加强筋3本身既能够在多个方向上提供反向作用力,便于分解与传递压力与扭力,同时还有效提高了底座1与立板2的抗变形能力。
21.为了提高管状模4的利用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状模4与立板2的连接端设置有缓冲缺口44,缓冲缺口44具有应力集中效果,而且其缺口的距离能够为管状模4内部的应力变化提供合理的缓冲与释放,避免管状模4过早出现变形而影响到返向器的加工质量,整体的实际使用寿命也相对较长。
2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内循环螺母返向器孔开孔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其垂直的立板,所述立板的一侧设置有加强筋,所述立板的另一侧设置有管状模,所述管状模的侧面设置有轴向分布的两个第一通孔,所述两个第一通孔的一侧设置有两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第一通孔的直径,所述两个第一通孔所在平面与两个第二通孔所在平面的夹角小于10度,所述两个第二通孔远离第一通孔的一侧设置有一个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的中心与两个第二通孔所在平面的夹角大于20度且小于90度,所述管状模的中心设置有与第一立板垂直连接的中心柱,所述中心柱的两端均设置有螺柱,所述螺柱上设置有锁紧螺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循环螺母返向器孔开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横截面为圆形且底座上设置有多对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中用来设置固定底座的螺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循环螺母返向器孔开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从立板的一个顶角倾斜连接至底座上立板底边所对的劣弧中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循环螺母返向器孔开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模与立板的连接端设置有缓冲缺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内循环螺母返向器孔开孔模具,包括底座、立板、加强筋和管状模,管状模的侧面设置有轴向分布的两个第一通孔,两个第一通孔的一侧设置有两个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第一通孔的直径,两个第二通孔远离第一通孔的一侧设置有一个第三通孔,管状模的中心设置有与第一立板垂直连接的中心柱,中心柱的两端均设置有螺柱,螺柱上设置有锁紧螺母。本实用新型以底座和立板为模具基础,管状模可与返向器套接,而管状模上的多个通孔设计能够满足对内循环螺母返向器的开孔需要,降低了钻孔的难度,提高了钻孔的准确性以及加工质量。本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有利于提高加工质量与加工效率,适合大规模推广。适合大规模推广。适合大规模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峰 陈怀信 陈萌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聊城市东昌府区瑞致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01
技术公布日:2022/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