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动夹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40797发布日期:2022-04-07 04:52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浮动夹钳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化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浮动夹钳装置。


背景技术:

2.对于大型柔性自动化生产线,人工长时间对生产线夹钳装置进行调整会严重影响生产线的工作效率,这使得自动化快速调整代替人工调整成为必然的趋势。另外,随着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的普及,自动化生产线的产品品种由单一产品逐渐转变为多种产品,这样对机器人夹钳的兼容性要求逐渐提高。同时手爪安装感应开关以信号变化保证稳定可靠的夹取到工件。但现在生产线手爪的更换速度慢、兼容性和定心性有待提高,生产线的换产效率与稳定性也存在缺陷,进而影响了自动化生产线的兼容性。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一般使用光电传感技术的探测装置测量膛线参数容易受到外部因素干扰,在装置安装时精度要求极高,且需要在炮膛外进行搭建装置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浮动夹钳装置,在大型柔性自动化生产线实现快速换产与快速调整夹钳位置,同时提高自动生产线的兼容性。
4.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浮动夹钳装置,包括导套、拉杆、自润滑导套、第一导柱、垫块、弹簧、第二导柱、螺杆、底板、盖板、基板、夹板、夹钳底座、手指块、手指和导向块;
5.所述手指块设置在手指端部,手指另一端与夹钳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导套、自润滑导套、第一导柱、垫块、弹簧、第二导柱、螺杆组成弹簧支撑部,所述拉杆、导向块组成拉杆机构;所述夹板一侧设有卡槽结构,另一侧与基板连接;所述底板一侧连接有两个弹性支撑部和一个拉杆机构,另一侧连接有盖板;所述基板设置在底板和盖板之间;所述拉杆穿过夹板、底板与导向块螺纹连接,所述夹钳底座安装在卡槽内并可沿所述卡槽滑动;所述第二导柱与自润滑导套相配合,第二导柱可在自润滑导套中滑动,并压缩弹簧以带动夹钳移动;所述第二导柱通过螺杆与底板连接,自润滑导套、弹簧、第一导柱和垫块安装在导套中,所述弹簧套接在第一导柱上,一端与第二导柱连接,另一端与垫块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夹板上螺纹连接有顶丝,夹钳底座通过顶丝锁定在卡槽内的相对位置。
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导柱与夹板通过螺杆固定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自润滑导套与导套过渡配合。
9.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块上设置接近开关,通过弹簧压缩与伸张产生感应判断是否夹取到工件。
10.进一步的,所述手指通过螺钉与夹钳底座固定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拉杆与底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
12.进一步的,所述导套与底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13.进一步的,所述手指块为v型定位块。
1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在于:
15.(1)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顶丝实现夹钳手爪的快速更换,实现在生产过程中快速换产的功能;可以通过接近开关检测装置是否夹取到工件;
16.(2)本实用新型的夹钳,采用v型定位块结构,可以保证夹持工件时工件的中心位置不变,可以满足多直径棒料的夹持;
17.(3)本实用新型的夹钳在夹取工件的时候可以通过感应开关的信号变化实现是否抓取工件的实时检测。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夹爪轴测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夹爪俯视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夹爪快拆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夹钳位置调整示意图。
22.其中,导套1,拉杆2,自润滑导套3,第一导柱4,垫块5,弹簧6,第二导柱7,螺杆8,底板9,盖板10,基板11,夹板12,夹钳底座13,顶丝14,手指块15,手指16,第一密封圈17,导向块18,接近开关19,第二密封圈20。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介绍。
24.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固定夹钳装置,包括导套1、拉杆2、自润滑导套3、第一导柱4、垫块5、弹簧6、第二导柱7、螺杆8、底板9、盖板10、基板11、夹板12、夹钳底座13、顶丝14、手指块15、手指16、第一密封圈17、导向块18、接近开关19和密封圈20。
25.所述手指块15固定在手指16,采用v型定位块结构,两套夹钳装置配合使用时,可以保证手指块15夹持工件时工件的中心位置不变,可以满足多直径棒料的夹持。所述手指16与夹钳底座13固定。所述夹板12固定在基板11上,二者形成卡槽结构,夹钳底座13设置在卡槽结构内,夹板12通过螺纹连接顶丝14,夹钳底座13可通过顶丝14锁死。盖板10固定在底板9上,基板11设置在底板9和盖板10之间;所述夹板12上连接有两个螺杆8,螺杆8与第二导柱7连接,并通过自润滑导套3、弹簧6、第一导柱4和垫块5安装在导套1中。使用时,导套1为固定状态。第二导柱7套接在自润滑导套3内,导套1底部设有垫块5,垫块5与第二导柱7之间设有弹簧6。所述的自润滑导套3在导套1中过渡配合,第二导柱7可在自润滑导套3中自由滑动;通过第二导柱7在自润滑导套3中滑动来压缩弹簧6调节夹钳位置;所述拉杆2穿过夹板12、底板9与导向块18螺纹连接,且拉杆2位于两个螺杆8之间,拉杆2和两个螺杆8均穿过卡槽结构和底板9;所述装置夹取工件时手指16带动夹钳底座13、第二导柱7、螺杆8沿着自润滑导套3压缩弹簧6使得接近开关19脱离原位置从而感应到夹钳已抓取工件。
26.本实用新型的夹钳装置更换夹钳工作原理为:如图3所示,首先通过扳手将顶丝14逆时针拆除,沿着水平方向将夹钳底座13,手指16,手指块15通过手动活动一同取下,同时把第二套夹钳结构按相反动作装入,再通过扳手将顶丝14顺时针预紧即可完成夹钳更换。
27.本实用新型的夹钳装置位置调整工作原理为:如图4所示,首先通过扳手将顶丝14
逆时针拆除,沿着水平方向将夹钳取下,然后使用扳手将拉杆2沿着顺时针方向预紧,即可使夹钳向底板9靠近,反之则远离底板9。


技术特征:
1.一种浮动夹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套(1)、拉杆(2)、自润滑导套(3)、第一导柱(4)、垫块(5)、弹簧(6)、第二导柱(7)、螺杆(8)、底板(9)、盖板(10)、基板(11)、夹板(12)、夹钳底座(13)、手指块(15)、手指(16)和导向块(18);所述手指块(15)设置在手指(16)端部,手指(16)另一端与夹钳底座(13)固定连接;所述导套(1)、自润滑导套(3)、第一导柱(4)、垫块(5)、弹簧(6)、第二导柱(7)、螺杆(8)组成弹簧支撑部,所述拉杆(2)、导向块(18)组成拉杆机构;所述夹板(12)一侧设有卡槽结构,另一侧与基板(11)连接;所述底板(9)一侧连接有两个弹性支撑部和一个拉杆机构,另一侧连接有盖板(10);所述基板(11)设置在底板(9)和盖板(10)之间;所述拉杆(2)穿过夹板(12)、底板(9)与导向块(18)螺纹连接,所述夹钳底座(13)安装在卡槽内并可沿所述卡槽滑动;所述第二导柱(7)与自润滑导套(3)相配合,第二导柱(7)可在自润滑导套(3)中滑动,并压缩弹簧(6)以带动夹钳移动;所述第二导柱(7)通过螺杆(8)与底板(9)连接,自润滑导套(3)、弹簧(6)、第一导柱(4)和垫块(5)安装在导套(1)中,所述弹簧(6)套接在第一导柱(4)上,一端与第二导柱(7)连接,另一端与垫块(5)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夹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12)上螺纹连接有顶丝(14),夹钳底座(13)通过顶丝(14)锁定在卡槽内的相对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夹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柱(7)与夹板(12)通过螺杆(8)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夹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润滑导套(3)与导套(1)过渡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夹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块(18)上设置接近开关(19),通过弹簧(6)压缩与伸张产生感应判断是否夹取到工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夹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指(16)通过螺钉与夹钳底座(13)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夹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2)与底板(9)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7)。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夹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套(1)与底板(9)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20)。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夹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指块(15)为v型定位块。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浮动夹钳装置,包含导套、拉杆、自润滑导套、垫块、弹簧、螺杆、底板、盖板、基板、夹板、夹钳底座、顶丝、手指块、手指、导向块和接近开关;手指块固定在手指上,手指通过螺钉与夹钳底座相连,夹钳底座与夹板通过顶丝预紧,底板通过螺杆与导柱连接;拉杆穿过夹钳底座与导向块螺纹连接,夹取工件时该装置通过压缩弹簧改变接近开关位置实现抓取信号识别。本实用新型将导柱、导套、弹簧转化为夹钳可移动的机构,从而实现在夹取工件时接近开关的信号变化形成信号判断,同时通过顶丝的拆装实现手指和手指块的快速拆装,缩短生产线换产作业周期,通过手指块上V型定位的作用,保证被夹持工件的中心始终处于同一个位置。持工件的中心始终处于同一个位置。持工件的中心始终处于同一个位置。


技术研发人员:韩禄 王强 卢中志 宋厚学 李志新 刘勇 崔世义 陈修材 顾扬 鲁超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连云港杰瑞自动化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6
技术公布日:2022/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