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18515发布日期:2022-07-20 01:19阅读:65来源:国知局
可调节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变位器的辅助结构领域,尤其涉及可调节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2.工程机械是装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用于国防建设工程、交通运输建设,能源工业建设和生产、矿山等原材料工业建设和生产、农林水利建设、工业与民用建筑、城市建设等领域。其中工程机械的动力臂是在作业时的主要受力部件,具有体积大、材质厚、质量重的特点。因此其在进行焊接时通常还需要变位机的辅助夹紧方能实现。
3.目前常见的动力臂焊接固定装置为带有夹紧装置的变位机,该种装置虽能够实现对动力臂的自动夹紧定位,但是由于动力臂质量较大,在后续的焊接过程中仍可能出现动力臂错位晃动的现象,降低焊接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影响了动力臂焊接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对动力臂支撑,提高工作效率和焊接精确度的结构。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6.可调节支撑装置,包括两相对设置的支撑结构以及用于驱动至少一所述支撑结构移动以使两所述支撑结构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推动装置。
7.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固定支架以及用于与待支撑件接触的弧形件,所述推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弧形件移动以使两所述弧形件相互靠近或远离。
8.进一步地,所述弧形件上设有用于与待支撑件接触的弧面。
9.进一步地,所述弧形件倾斜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上以使两所述弧形件相对设置且互成锐角,所述推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弧形件沿着自身延伸方向移动。
10.进一步地,所述弧形件上开设有用于减轻所述弧形件重量的通孔。
11.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用于引导所述弧形件移动的导向结构。
12.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上的直线轴承以及可滑动设置于所述直线轴承上的滑杆,所述滑杆沿着所述弧形件移动方向滑动。
13.进一步地,还包括滑轨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滑轨结构上,所述推动装置用于驱动任一所述支撑结构移动以使两所述支撑结构相互靠近或远离。
14.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5.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支撑装置所对应支撑的动力臂接触面为圆弧面,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可通过启动推动装置对两支撑结构之间的位置由此使得两个支撑件能够同时接触到动力臂。本方案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对动力臂提供支撑作用,防止动力臂在后续的焊接工作中晃动或偏移,提高焊接效率和焊接精度。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
18.10、支撑结构;11、固定支架;12、弧形件;121、通孔;20、推动装置;31、直线轴承;32、滑杆。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20.本实用新型参照图1所示,包括两相对设置的支撑结构10以及用于驱动至少一所述支撑结构10移动以使两所述支撑结构10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推动装置20。本方案所对应支撑的动力臂接触面为圆弧面,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可通过启动推动装置20对两支撑结构10之间的位置由此使得两个支撑件能够同时接触到动力臂。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对动力臂提供支撑作用,防止动力臂在后续的焊接工作中晃动或偏移,提高焊接效率和焊接精度。
21.本实施例中的推动装置20仅有一个且用于推动一个支撑结构10移动,通过该种设置不仅依然能够实现上述的支撑效果,同时还能够减少成本的投入,结构更加简单。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每个支撑结构10都能够对应设置一个推动装置20,由此实现快速调节达到支撑更加稳定的效果,并不局限于上述的方式。
22.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10包括固定支架11以及用于与待支撑件接触的弧形件12,所述推动装置20用于驱动所述弧形件12移动以使两所述弧形件12相互靠近或远离。通过该设置,推动装置20仅作用于弧形件12,减少推动装置20驱动所用的力。
23.本实施例中所述弧形件12上设有用于与待支撑件接触的弧面。通过弧面的设置,能够与支撑的动力臂(动力臂与弧形件12接触面为弧面)相适配,减少动力臂与弧形件12接触或位置调整时,弧形件12对动力臂的磨损。
24.本实施例中所述弧形件12倾斜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11上以使两所述弧形件12相对设置且互成锐角,所述推动装置20用于驱动所述弧形件12沿着自身延伸方向移动。通过弧形件12互成锐角设置,同样能够与支撑的动力臂相适配,使其更好的与动力臂相接触,提供更加稳定的支撑作用。
25.本实施例中所述弧形件12上开设有用于减轻所述弧形件12重量的通孔121。由于本支撑装置最后还需安装在变位机上,通过该设置能够减少装置整体的重量,能够方便其在变位机上的转动,更快速的实现转动调节。
26.本实施例中所固定支架11上设有加强筋,其中加强筋分别设置在固定支架11的相对两侧上,通过该设置,能够加强固定支架11的支撑作用,防止在承载动力臂过程中发生变形,影响焊接效果。
27.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10还包括用于引导所述弧形件12移动的导向结构。通过导向结构的设置,能够给弧形件12的移动起到导向限制的作用,使得弧形按着既定的行程进行移动,避免弧形件12发生偏移影响支撑效果。具体的,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11上的直线轴承31以及可滑动设置于所述直线轴承31上的滑杆32,所述滑杆32
沿着所述弧形件12移动方向滑动。该种设置能够减少弧形件12移动的阻力,更加方便推动装置20的驱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导向结构还可为滑轨结构等其他方式,并不局限于此。
28.本实用新型中除了上述推动装置20驱动弧形件12移动的方式,还包括有推动装置20直接驱动支撑结构10移动的方式,该种方式:还包括滑轨结构,所述支撑结构10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滑轨结构上,所述推动装置20用于驱动任一所述支撑结构10移动以使两所述支撑结构10相互靠近或远离。该种方式通过直接调节支撑结构10之间的距离变能够达到支撑适配不同规格的动力臂的效果。
29.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可调节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相对设置的支撑结构(10)以及用于驱动至少一所述支撑结构(10)移动以使两所述支撑结构(10)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推动装置(2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10)包括固定支架(11)以及用于与待支撑件接触的弧形件(12),所述推动装置(20)用于驱动所述弧形件(12)移动以使两所述弧形件(12)相互靠近或远离。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件(12)上设有用于与待支撑件接触的弧面。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件(12)倾斜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11)上以使两所述弧形件(12)相对设置且互成锐角,所述推动装置(20)用于驱动所述弧形件(12)沿着自身延伸方向移动。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件(12)上开设有用于减轻所述弧形件(12)重量的通孔(121)。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10)还包括用于引导所述弧形件(12)移动的导向结构。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节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11)上的直线轴承(31)以及可滑动设置于所述直线轴承(31)上的滑杆(32),所述滑杆(32)沿着所述弧形件(12)移动方向滑动。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轨结构,所述支撑结构(10)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滑轨结构上,所述推动装置(20)用于驱动任一所述支撑结构(10)移动以使两所述支撑结构(10)相互靠近或远离。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支撑装置,包括两相对设置的支撑结构以及用于驱动至少一支撑结构移动以使两支撑结构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推动装置。本方案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可通过启动推动装置对两支撑结构之间的位置由此使得两个支撑件能够同时接触到动力臂。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对动力臂提供支撑作用,防止动力臂在后续的焊接工作中晃动或偏移,提高焊接效率和焊接精度。焊接精度。焊接精度。


技术研发人员:钟如健 李国平 陈堪永 李康恩 廖远杰 罗诗钻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瑞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08
技术公布日:2022/7/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