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方法及压装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5511887发布日期:2023-09-20 20:30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方法及压装设备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加工,具体涉及一种装配方法及压装设备。


背景技术:

1、在装配零部件时,需要固定或者限位其中一个零部件,通常用螺栓将压板固定零部件,在装配过程中,需要多次拧紧或拧松螺栓,导致装配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装配效率的装配方法及压装设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压装设备,包括支撑件、活动件和施压件,所述压装设备具有容纳腔,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开口部,形成所述容纳腔的壁包括所述第一开口部的部分壁,所述容纳腔在所述第一开口部具有开口,所述容纳腔至少能够容纳部分待装配件,所述活动件能够绕所述支撑件的周向转动,和/或所述活动件能够相沿所述支撑件轴向动作,所述施压件包括弹性部,所述施压件的至少一端与所述活动件抵接,沿所述支撑件轴向,定义背向所述容纳腔的开口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弹性部具有沿第一方向对所述活动件的作用力,所述压装设备包括第一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活动件能够沿第一方向限位待装配件。

4、另一方面,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装配方法,用于上述压装设备,压装设备包括支撑件、活动件和施压件,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待装配件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施压件对所述活动件施加作用力,使所述活动件向第一方向动作,将待装配件压紧限位。

5、本申请中施压件的弹性部具有沿第一方向对活动件的作用力,使活动件向第一方向将待装配件压紧限位,实现快速装夹,因此装配效率较高,也较为省时省力。



技术特征:

1.一种压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件(3)、活动件(4)和施压件(5),所述压装设备(1)具有容纳腔(2),所述支撑件(3)包括第一开口部(311),形成所述容纳腔(2)的壁包括所述第一开口部(311)的部分壁,所述容纳腔(2)在所述第一开口部(311)具有开口,所述容纳腔(2)至少能够容纳部分待装配件(8),所述活动件(4)能够沿所述支撑件(3)的周向转动,和/或所述活动件(4)能够相沿所述支撑件(3)轴向动作,所述施压件(5)包括弹性部(51),所述施压件(5)的至少一端与所述活动件(4)抵接,沿所述支撑件(3)轴向,定义背向所述容纳腔(2)的开口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弹性部(51)具有沿第一方向对所述活动件(4)的作用力,所述压装设备(1)包括第一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活动件(4)能够沿第一方向限位待装配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设备(1)包括底座部(9),所述底座部(9)与所述支撑件(3)固定连接或限位连接或一体结构,所述底座部(9)包括底壁(3111),形成所述容纳腔(2)的壁包括所述底壁(3111),所述底壁(3111)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限位待装配件(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3)包括导向部(322),所述施压件(5)与所述导向部(322)滑动连接,且所述施压件(5)的动作方向与所述导向部(322)的延伸方向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压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4)具有槽部(43),所述槽部(43)位于朝向和/或背向所述施压件(5)一侧,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支撑件(3)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槽部(43),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支撑件(3)与所述活动件(4)抵接,该状态下所述支撑件(3)对所述活动件(4)的作用力方向与所述施压件(5)对所述活动件(4)的作用力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3)包括凸起部(6),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支撑件(3)通过所述凸起部(6)与所述活动件(4)抵接,所述槽部(43)具有导向壁(434),由所述第二状态至所述第一状态,沿所述凸起部(6)相对所述活动件(4)的移动路径,所述导向壁(434)向所述凸起部(6)相对所述活动件(4)的作用力方向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压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2)包括第一侧壁(3112),至少部分所述第一侧壁(3112)与待装配件(8)抵接配合,以周向限位待装配件(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4)具有第二开口部(41),形成所述容纳腔(2)的壁至少包括部分所述第二开口部(41)的壁,定义所述活动件(4)的轴线为参考轴,所述活动件(4)能够绕参考轴转动,所述压装设备(1)包括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二开口部(41)沿参考轴延伸方向的投影在所述第一开口部(311)外。

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压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3)包括第一压装部(31)和第二压装部(32),所述第一压装部(31)具有所述第一开口部(311),所述第二压装部(32)具有第三开口部(321),形成所述容纳腔(2)的壁至少包括部分所述第三开口部(321)的壁,所述第三开口部(321)具有第二侧壁(3211),至少部分所述第二侧壁(3211)与待装配件(8)抵接配合,以周向定位待装配件(8)。

9.一种装配方法,用于上述压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压装设备(1)包括支撑件(3)、活动件(4)和施压件(5),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待装配件(8)置于所述容纳腔(2)内;所述施压件(5)对所述活动件(4)施加作用力,使所述活动件(4)向第一方向动作,将待装配件(8)压紧限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待装配件(8)置于所述容纳腔(2)后,所述容纳腔(2)的壁将待装配件(8)周向限位;所述施压件(5)对所述活动件(4)施加作用力,由第二状态至第一状态,所述凸起部(6)相对所述活动件(4)移动至所述槽部(43);所述施压件(5)使所述活动件(4)向所述第一方向动作,将待装配件(8)压紧限位。


技术总结
一种压装设备,包括支撑件、活动件和施压件,压装设备具有容纳腔,容纳腔至少能够容纳部分待装配件,活动件与支撑件滑动连接或转动连接,施压件的至少一端与活动件抵接,沿支撑件轴线方向,定义第一开口部远离其开口一侧为第一方向,弹性部具有沿第一方向对活动件的作用力。压装设备包括第一状态,在第一状态下,活动件能够沿第一方向限位待装配件。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装配方法,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待装配件置于支撑件的容纳腔内;施压件对活动件施加第一方向的作用力,使活动件将待装配件压紧限位。本申请中施压件对活动件施加作用力,将待装配件压紧限位,装配效率较高,也较为省时省力。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先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