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合金双层轴承防转槽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951197发布日期:2023-01-14 13:38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温合金双层轴承防转槽加工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温合金双层轴承防转槽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航空发动机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航空发动机零部件中的高温合金使用量也越来越大,特别是航空发动机内的转子件是高温合金的主要应用部件,以gh4169高温合金为例,其具有综合力学性能好以及锻造、热处理和焊接工艺性能优良的特点,但同时也存在难加工的特点,特别是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黏刀现象,进而导致加工面出现严重的硬化现象,被加工零件容易产生较大变形和扭曲,加工精度不易保证。
3.以gh4169高温合金双层轴承零件为例,其属于环型薄壁结构件,在其上需要加工防转槽,目前主要采用拉削加工、电火花加工或电解加工方式实现。但是,当采用拉削加工方式时,由于会产生很大的切削力,零件容易产生拉削变形,并且不同尺寸的防转槽都需要单独配套一组拉刀,而拉刀的制造成本高昂,导致拉削加工的经济性较差。当采用电火花加工方式时,电火花加工电极与零件的接触面积大,造成放电面积有限,存在去余量不均匀的问题,并且加工长度内需要分段分次加工完成,零件容易产生较大变形;此外,电火花加工时会在零件表面产生重熔层,使金属表面质地变得不均匀,容易产生微裂纹,降低了零件的表面质量。当采用电解加工方式时,受到零件的结构限制,零件的装夹困难,这给电解加工设备的阴极和夹具设计和修正也带来了困难,导致电解加工的准备周期特别长,加工成本最高,因此其只适用于小批量零件的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温合金双层轴承防转槽加工方法,采用优化后的铣削加工方式,加工过程中能够避免黏刀现象的发生,避免加工面出现严重的硬化现象,避免被加工零件产生较大变形和扭曲,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温合金双层轴承防转槽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步骤一:粗铣底层轴承槽
7.先利用工装对轴承座小径端工艺边进行定位压紧,找正轴承座大径端外圆和端面,保证圆跳动不大于0.02mm,之后采用φ4mm的铣刀垂直于零件端面沿轴向从上向下走刀,铣刀转速为1269r/min,进给量为100mm/min;
8.步骤二:精铣底层轴承槽
9.采用φ4mm的铣刀以每进给3mm则退刀一次的方式进行走刀,铣刀转速为700r/min,进给量为80mm/min;
10.步骤三:粗铣上层轴承槽
11.采用φ3mm的铣刀对防干涉槽进行逐层铣削,给精铣留0.1mm余量,铣刀转速为
1000r/min,进给量为40mm/min;
12.步骤四:精铣上层轴承槽
13.采用φ3mm的28
°
~35
°
螺旋角立铣刀垂直于零件轴线沿轴向进行轮廓铣,去除0.1mm的余量,铣刀转速为1300r/min,进给量为60mm/min。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5.本发明的高温合金双层轴承防转槽加工方法,采用优化后的铣削加工方式,加工过程中能够避免黏刀现象的发生,避免加工面出现严重的硬化现象,避免被加工零件产生较大变形和扭曲,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16.图1为双层轴承防转槽与轴承座的位置关系图;
17.图中,1—轴承座,2—双层轴承防转槽。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9.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轴承座1内距端面50mm的φ203mm内孔处包含4个双层轴承防转槽2,该双层轴承防转槽2的宽度为40mm,具有r1.5mm的圆倒角,位置度为0.1mm,双层轴承防转槽2处于φ203mm内孔的圆弧型面上,材料周向分布不均匀。
20.一种高温合金双层轴承防转槽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1.步骤一:粗铣底层轴承槽
22.先利用工装对轴承座小径端工艺边进行定位压紧,找正轴承座1大径端外圆和端面,保证圆跳动不大于0.02mm,之后采用φ4mm的铣刀垂直于零件端面沿轴向从上向下走刀,铣刀转速为1269r/min,进给量为100mm/min;具体的,由于双层轴承防转槽2处于φ203mm内孔的圆弧型面上,材料周向分布不均匀,致使刀具处于侧向受力状态,因此采用小直径铣刀;
23.步骤二:精铣底层轴承槽
24.采用φ4mm的铣刀以每进给3mm则退刀一次的方式进行走刀,铣刀转速为700r/min,进给量为80mm/min;具体的,由于容屑空间小,排屑困难,同时切削液不能到达铣刀的全部,切削热如果不能及时排出,会引起热量聚集而影响刀具寿命,因此采用断续式进给方式;
25.步骤三:粗铣上层轴承槽
26.采用φ3mm的铣刀对防干涉槽进行逐层铣削,给精铣留0.1mm余量,铣刀转速为1000r/min,进给量为40mm/min;具体的,防干涉槽的深度为1mm,宽度为1.5mm,倒圆角为r1.5mm,加工时存在刀具振动大的问题,因此采用逐层铣削进给方式;
27.步骤四:精铣上层轴承槽
28.采用φ3mm的28
°
~35
°
螺旋角立铣刀垂直于零件轴线沿轴向进行轮廓铣,去除0.1mm的余量,铣刀转速为1300r/min,进给量为60mm/min;具体的,进行轮廓铣之前,需要先在仿真软件中对复杂的型面进行数控程序的编制和模拟,避免零件和刀具之间发生干涉现象,优化切削路线和切削参数,减少刀具振动对零件的影响;在轮廓铣过程中,需要充分浇
注切削液,降低温度的上升,从而抑制热变形;之所以采用28
°
~35
°
螺旋角立铣刀,目的是保证刀具在长时间切削时不削弱刀齿,以减小因刀具与零件的摩擦产生的热磨损,避免切削力的下降;采用较大的转速和进给,既可以提高加工效率,又可以提高零件表面质量。
29.实施例中的方案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温合金双层轴承防转槽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粗铣底层轴承槽先利用工装对轴承座小径端工艺边进行定位压紧,找正轴承座大径端外圆和端面,保证圆跳动不大于0.02mm,之后采用φ4mm的铣刀垂直于零件端面沿轴向从上向下走刀,铣刀转速为1269r/min,进给量为100mm/min;步骤二:精铣底层轴承槽采用φ4mm的铣刀以每进给3mm则退刀一次的方式进行走刀,铣刀转速为700r/min,进给量为80mm/min;步骤三:粗铣上层轴承槽采用φ3mm的铣刀对防干涉槽进行逐层铣削,给精铣留0.1mm余量,铣刀转速为1000r/min,进给量为40mm/min;步骤四:精铣上层轴承槽采用φ3mm的28
°
~35
°
螺旋角立铣刀垂直于零件轴线沿轴向进行轮廓铣,去除0.1mm的余量,铣刀转速为1300r/min,进给量为60mm/min。

技术总结
一种高温合金双层轴承防转槽加工方法,步骤为:粗铣底层轴承槽;先利用工装对轴承座小径端工艺边进行定位压紧,找正轴承座大径端外圆和端面,保证圆跳动不大于0.02mm,之后采用φ4mm的铣刀垂直于零件端面沿轴向从上向下走刀,铣刀转速为1269r/min,进给量为100mm/min;精铣底层轴承槽;采用φ4mm的铣刀以每进给3mm则退刀一次的方式进行走刀,铣刀转速为700r/min,进给量为80mm/min;粗铣上层轴承槽;采用φ3mm的铣刀对防干涉槽进行逐层铣削,给精铣留0.1mm余量,铣刀转速为1000r/min,进给量为40mm/min;精铣上层轴承槽;采用φ3mm的28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威 张晓霞 宁旭超 里泽 房雨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1
技术公布日:2023/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