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管板胀管合格率的胀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732359发布日期:2023-04-06 04:33阅读:31来源:国知局
提高管板胀管合格率的胀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工设备中所使用的管板的制造方法,具体是一种用来将管零件与板也配合连接后通过胀接进行密封连接的提高管板胀管合格率的胀接方法。


背景技术:

1、管板是各类化工设备中经常使用的构件,其由管零件穿过板件上的孔,并与之通过焊接、胀接等方式配合连接。现有的胀接方式主要有两种:

2、一种为液压胀接,其优点是液压胀压力可以恒定,减少人为操作经验的影响,产品质量稳定,在管板孔壁粗糙度足够低时,可以具有较高的胀接合格率。但这种胀接方式对管板孔的粗糙度要求过高,对于孔径19~25mm的管板孔,为了达到很好的胀接效果,往往要求粗糙度1.6甚至更高,该精度管孔不能通过普通钻孔及铰孔来实现,需要数控加工中心球头铣刀铣出管板孔,因此加工费用很高。管孔加工费用达到20~30元每孔。而当管壁粗糙度未达到3.2时,胀接合格率不高。另外,液压胀接难以使管壁减薄,不能很好的与管板孔内的工艺槽贴紧,从而不能承受相应的压力。

3、另一种胀接方式为机械胀接,其采用机械胀接设备通过机械挤压的方法进行胀接,其优点是对管板孔壁的粗糙度要求较,对于孔径19~25mm的管板孔,粗糙度可以放宽至12.5。另外机械挤压可以使管壁有效减薄达到强度胀的要求。但是其一次胀接合格率不高。并且由于每一组管件与管板孔的加工误差无法完全相同,而管件与管板孔在胀接前存在配合间隙,使得胀接挤压过程受力复杂,机械胀管机的扭矩值不易控制,无法采用完全一致的胀接操作参数,对操作工人的经验和技能水平有较高要求,容易发生过胀,造成管子报废,甚至设备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在保证胀接合格率的同时,对管板孔壁的粗糙度要求较低的提高管板胀管合格率的胀接方法。

2、本发明的提高管板胀管合格率的胀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步骤一、将管零件与相就规格的管板孔插接配合后,对胀接部件先通过液压胀管机以设定压力进行胀接,消除管与管板孔的间隙;

4、步骤二、将上一步骤消除间隙后的管板胀接部位再通过机械胀管机进行胀接加工,完成整个胀接过程。

5、进一步的,所述管板孔和管零件的公称直径为19~25mm,管板孔的内壁粗糙度为12.5~3.2,优选的粗糙度为6.4~3.2,管零件为壁厚2~2.5mm的碳钢管,管板孔内壁设置两段环形工艺槽。

6、进一步的,所述管板的胀接长度为40~100mm。

7、进一步的,所述管板的胀接长度为50~100mm,此时步骤二的机械胀接分两次完成,每一次完成一半胀接长度的挤压。

8、进一步的,在步骤一中,管零件为碳钢管,其胀接压力设定为150~180mpa,管板孔长度的前3mm和后3mm不胀,其余通胀。本发明的优点是:

9、将管板的胀接采用液压胀接和机械胀接依次操作,先通过液压胀消除管与管板孔的间隙,再通过机械胀完成胀接。既保留了机械胀对粗糙度要求低、管壁减薄效果好、胀接后承压力能力强的优点,又因为经过了前一步骤的液压胀消除间隙,使机械胀的受力条件简单、稳定,可以以固定的操作参数运行,降低了对操作人员经验、技术要求的同时,保证了较高的胀接合格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提高管板胀管合格率的胀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管板胀管合格率的胀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板孔和管零件的公称直径为19-25mm,所述管板孔的内壁粗糙度为12.5~3.2。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管板胀管合格率的胀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板孔的内壁粗糙度为6.4~3.2。

4.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提高管板胀管合格率的胀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零件为壁厚2~2.5mm的碳钢管,所述管板孔内壁设置两段环形工艺槽。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管板胀管合格率的胀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板的胀接长度为40~100mm。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管板胀管合格率的胀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板的胀接长度50~100mm,步骤二的机械胀接分两次完成,每一次完成一半胀接长度的挤压。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管板胀管合格率的胀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管零件为碳钢管,其胀接压力设定为150~180mpa,管板孔长度的前3mm和后3mm不胀,其余通胀。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工设备中所使用的管板的制造方法,具体是一种用来将管零件与板也配合连接后通过胀接进行密封连接的提高管板胀管合格率的胀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管零件与相就规格的管板孔插接配合后,对胀接部件先通过液压胀管机以设定压力进行胀接,消除管与管板孔的间隙;步骤二、将上一步骤消除间隙后的管板胀接部位再通过机械胀管机进行胀接加工,完成整个胀接过程。优点是:既保留了机械胀对粗糙度要求低、管壁减薄效果好、胀接后承压力能力强的优点,又因为经过了前一步骤的液压胀消除间隙,使机械胀的受力条件简单、稳定,可以以固定的操作参数运行,降低了对操作人员经验、技术要求的同时,保证了较高的胀接合格率。

技术研发人员:刘中亚,严伟明,陈伟金,张万美,王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索普赛瑞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