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外梁后道加工用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83475发布日期:2023-03-08 07:00阅读:19来源:国知局
车用外梁后道加工用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外梁后道加工用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2.车用外梁结构如图1所示,由于是左右对称件,加工时左右件一并冲压,最后切断获得成品。车用外梁整体成型完成后结构如图2所示,后续工序需对工件底面延伸部上的凸块部进行冲孔加工、冲制工件侧面待加工的侧冲孔、冲制工件顶面突起部上待加工冲孔、将工件倾斜端部余料进行切除加工等,由于外梁曲面结构复杂,尤其是两端端部,前道冲压成型加工使得端部余料呈罩状,冲压切断难度较高,容易导致工件端部开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型精度高避免工件变形开裂的车用外梁后道加工用冲压模具。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车用外梁后道加工用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上模座中部设有浮升压料块,上模座上设有若干限制浮升压料块运动下限的限位压板;下模座中部设有安装座,安装座上设有两个成型与工件靠近侧边的凸起部的下凸块成型块,下凸块成型块上对应于工件上两个待加工孔位处设有落料通孔,上模座上设有两组与落料通孔相配合的落料冲头;安装座上设有两对用于冲制工件中部凸起部上通孔的冲孔模钮,上模座上设有两组与冲孔模钮相配合的中部冲头;浮升压料块上设有两个与下凸块成型块相配合的上凸块成型块,上凸块成型块上设有避让各个落料冲头与中部冲头的避让通孔;下模座上在安装座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浮升托料块,浮升托料块上设有与工件上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销,下模座上在浮升托料块远离安装座的一侧设有端部下切料座,端部下切料座上设有对端部余料顶面进行u形切除以获得成品端部顶面边沿的下端部切料刀块;上模座上设有端部切料滑座,端部切料滑座上设有与下端部切料刀块相配合的上端部切料刀块,下模座上在端部切料刀块远离安装座的一侧设有与端部切料滑座相配合的端部驱动斜楔块;上模座上设有两个一体式斜楔组件,一体式斜楔组件的斜楔滑动座上对应于工件待测冲孔加工处设有侧冲头,下模座上在安装座侧面对应于工件待测冲孔加工处设有两个驱动一体式斜楔组件的侧冲孔驱动块。
5.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下模座上在每个浮升托料块处设有一对穿过浮升托料块并限制浮升托料块上行位置的限位导向螺栓。
6.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端部驱动斜楔块驱动表面上设有截面呈v字形的定位块,所述端部切料滑座上设有相配合的定位槽。
7.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端部驱动斜楔块驱动表面上截面呈v字形的定位块两侧分别设有耐磨板。
8.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下模座两侧分别设有一对导向柱,所述上模座两侧分别设有一对与导向住配合的导向槽。
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模具通过浮升压料块和一对浮升托料块配合预压紧工件,确保工件冲压时位置准确;由于端部下切料座上设有对端部余料顶面进行u形切除以获得成品端部顶面边沿的下端部切料刀块,端部切料滑座上设有与下端部切料刀块相配合的上端部切料刀块,通过合理设置了端部切料范围,保证了切料过程中端部形变在可控范围之内,从而确保了工件的加工精度;另外,本模具合理布置了加工组件位置使整体结构紧凑从而节约冲床机台空间,降低了设备成本。
10.由于下模座上在每个浮升托料块处设有一对穿过浮升托料块并限制浮升托料块上行位置的限位导向螺栓,既保证了浮升托料块运动稳定,又节省安装空间。
11.由于端部驱动斜楔块驱动表面上设有截面呈v字形的定位块,所述端部切料滑座上设有相配合的定位槽,使得端部切料滑座与端部驱动斜楔块的配合更为准确。
12.所述端部驱动斜楔块驱动表面上截面呈v字形的定位块两侧分别设有耐磨板,延长了端部驱动斜楔块的使用寿命。
13.由于下模座两侧分别设有一对导向柱,所述上模座两侧分别设有一对与导向住配合的导向槽,确保合模的准确性,且使得合模平稳。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发明的车用外梁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发明的车用外梁加工前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发明的车用外梁加工后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本发明的下模结构示意图。
18.图5是本发明的上模结构示意图。
19.图1至图5中:1上模座,2下模座,3浮升压料块,4限位压板;5安装座,6下凸块成型块,7落料冲头,8冲孔模钮,9中部冲头,10上凸块成型块,11导向柱,12浮升托料块,13限位导向螺栓,14端部下切料座,15下端部切料刀块;16端部切料滑座,17上端部切料刀块,18端部驱动斜楔块;19一体式斜楔组件,20侧冲头,21侧冲孔驱动块,22定位块,23耐磨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
21.如图1-5所示,车用外梁后道加工用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1和下模座2,上模座1中部设有浮升压料块3,上模座1上设有若干限制浮升压料块3运动下限的限位压板4;下模座2中部设有安装座5,安装座5上设有两个成型与工件靠近侧边的凸起部的下凸块成型块6,下凸块成型块6上对应于工件上两个待加工孔位处设有落料通孔,上模座1上设有两组与落料通孔相配合的落料冲头7;安装座5上设有两对用于冲制工件中部凸起部上通孔的冲孔模钮8,上模座1上设有两组与冲孔模钮8相配合的中部冲头9;浮升压料块3上设有两个与下凸块成型块6相配合的上凸块成型块10,上凸块成型块10上设有避让各个落料冲头7与中部冲头
9的避让通孔;下模座2两侧分别设有一对导向柱11,上模座1两侧分别设有一对与导向住配合的导向槽。
22.下模座2上在安装座5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浮升托料块12,下模座2上在每个浮升托料块12处设有一对穿过浮升托料块12并限制浮升托料块12上行位置的限位导向螺栓13。浮升托料块12上设有与工件上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销,下模座2上在浮升托料块12远离安装座5的一侧设有端部下切料座14,端部下切料座14上设有对端部余料顶面进行u形切除以获得成品端部顶面边沿的下端部切料刀块15;上模座1上设有端部切料滑座16,端部切料滑座16上设有与下端部切料刀块15相配合的上端部切料刀块17,下模座2上在端部切料刀块远离安装座5的一侧设有与端部切料滑座16相配合的端部驱动斜楔块18;上模座1上设有两个一体式斜楔组件19,一体式斜楔组件19的斜楔滑动座上对应于工件待测冲孔加工处设有侧冲头20,下模座2上在安装座5侧面对应于工件待测冲孔加工处设有两个驱动一体式斜楔组件19的侧冲孔驱动块21。
23.端部驱动斜楔块18驱动表面上设有截面呈v字形的定位块22,所述端部切料滑座16上设有相配合的定位槽。端部驱动斜楔块18驱动表面上截面呈v字形的定位块22两侧分别设有耐磨板23。
24.上述的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创造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部分运用的实施例,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车用外梁后道加工用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上模座中部设有浮升压料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上设有若干限制浮升压料块运动下限的限位压板;下模座中部设有安装座,安装座上设有两个成型与工件靠近侧边的凸起部的下凸块成型块,下凸块成型块上对应于工件上两个待加工孔位处设有落料通孔,上模座上设有两组与落料通孔相配合的落料冲头;安装座上设有两对用于冲制工件中部凸起部上通孔的冲孔模钮,上模座上设有两组与冲孔模钮相配合的中部冲头;浮升压料块上设有两个与下凸块成型块相配合的上凸块成型块,上凸块成型块上设有避让各个落料冲头与中部冲头的避让通孔;下模座上在安装座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浮升托料块,浮升托料块上设有与工件上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销,下模座上在浮升托料块远离安装座的一侧设有端部下切料座,端部下切料座上设有对端部余料顶面进行u形切除以获得成品端部顶面边沿的下端部切料刀块;上模座上设有端部切料滑座,端部切料滑座上设有与下端部切料刀块相配合的上端部切料刀块,下模座上在端部切料刀块远离安装座的一侧设有与端部切料滑座相配合的端部驱动斜楔块;上模座上设有两个一体式斜楔组件,一体式斜楔组件的斜楔滑动座上对应于工件待测冲孔加工处设有侧冲头,下模座上在安装座侧面对应于工件待测冲孔加工处设有两个驱动一体式斜楔组件的侧冲孔驱动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外梁后道加工用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上在每个浮升托料块处设有一对穿过浮升托料块并限制浮升托料块上行位置的限位导向螺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用外梁后道加工用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驱动斜楔块驱动表面上设有截面呈v字形的定位块,所述端部切料滑座上设有相配合的定位槽。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用外梁后道加工用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驱动斜楔块驱动表面上截面呈v字形的定位块两侧分别设有耐磨板。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用外梁后道加工用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两侧分别设有一对导向柱,所述上模座两侧分别设有一对与导向住配合的导向槽。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用外梁后道加工用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上模座中部设有浮升压料块,下模座中部设有安装座,安装座上设有两个成型与工件靠近侧边的凸起部的下凸块成型块,下模座上在安装座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浮升托料块,浮升托料块上设有与工件上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销,下模座上在浮升托料块远离安装座的一侧设有端部下切料座,端部下切料座上设有对端部余料顶面进行U形切除以获得成品端部顶面边沿的下端部切料刀块;上模座上设有端部切料滑座,端部切料滑座上设有与下端部切料刀块相配合的上端部切料刀块,下模座上在端部切料刀块远离安装座的一侧设有与端部切料滑座相配合的端部驱动斜楔块。座相配合的端部驱动斜楔块。座相配合的端部驱动斜楔块。


技术研发人员:万小燕 汤金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金鸿顺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2
技术公布日:2023/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