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片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28808发布日期:2023-03-14 18:30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片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药品压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压片模具。


背景技术:

2.早先的人们,用的压片仪器都是需要自己用手来启动,手动压片,这样的话费时费力,而且压出来的药片还不够平整,不够平整的药片进入仪器检测出来,根本得不到精准的数据。而且药片重量不稳定,片重差异大,每一片药物都保证不了一样的重量。而且操作不当的话,会造成药粉流失。清理不干净的话,也会造成多次在循环使用药粉而且还需要人工经常清理压片机,保护设备干净。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片模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模体;所述模体的下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模体后套,所述模体上表面中部的凹槽内放置有压环,所述压环位于万向压头的正上方,所述模体的内侧面与冲模上端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冲模通过螺栓固定在活塞杆底座内的底部,所述冲模两端的直径大于中部的直径,所述冲模的外侧套接有压力弹簧,所述压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模体后套内顶部和活塞杆底座内的底部固定连接,可省时省力的将物料进行压片处理,压出的药片表面平整,可使检测仪器能检测出精准的数据,并且压环的容积一定的,可保证压出每一片药物的重量是一定的,在压片的过程中物料始终处于压环的内部,不会发生药粉流失的情况,压环可方便的取出,不仅便于模具内部的清理,而且能根据生产的情况更换不同厚度的压环,使药片能压出不同的厚度。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挡圈,所述挡圈置于模体后套上表面的凹槽内,且挡圈套接在冲模中部的外侧,设置的挡圈可对冲模的移动距离进行限定,防止冲模脱离模体。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环的厚度为3mm。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环为钢环。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模体后套下端的内径大于活塞杆底座下端上端的内径。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外部的液压油缸带动活塞杆底座和冲模向上移动,使冲模与万向压头配合将压环内的物料压缩成厚度约三毫米的致密薄片,在压片时不需要人们的操作,可有效的缩短压片所消耗的时间,降低人们体力的消耗,压出的药片表面平整,可使检测仪器能检测出精准的数据,并且压环的容积一定的,可保证压出每一片药物的重量是一定的,在压片的过程中物料始终处于压环的内部,不会发生药粉流失的情况,压环可方便的取出,不仅便于模具内部的清理,而且能根据生产的情况更换不同厚度的压环,使药片能压出不同的厚度,通过挡圈可对冲模的移动距离进行限定,防止冲模脱离模体。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10.图中:1模体、2冲模、3模体后套、4活塞杆底座、5挡圈、6压力弹簧、7压环、8万向压头。
具体实施方式
11.实施例1
[0012]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片模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模体1;模体1的下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模体后套3,模体1上表面中部的凹槽内放置有压环7,压环7位于万向压头8的正上方,模体1的内侧面与冲模2上端的侧面固定连接,冲模2通过螺栓固定在活塞杆底座4内的底部,冲模2两端的直径大于中部的直径,冲模2的外侧套接有压力弹簧6,压力弹簧6的两端分别与模体后套3内顶部和活塞杆底座4内的底部固定连接,通过外部的液压油缸带动活塞杆底座4和冲模2向上移动,使冲模2与万向压头8配合将压环7内的物料压缩成厚度约三毫米的致密薄片,在压片时不需要人们的操作,可有效的缩短压片所消耗的时间,降低人们体力的消耗,压出的药片表面平整,可使检测仪器能检测出精准的数据,并且压环7的容积一定的,可保证压出每一片药物的重量是一定的,在压片的过程中物料始终处于压环7的内部,不会发生药粉流失的情况,压环7可方便的取出,不仅便于模具内部的清理,而且能根据生产的情况更换不同厚度的压环7,使药片能压出不同的厚度。
[001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挡圈5,挡圈5置于模体后套3上表面的凹槽内,且挡圈5套接在冲模2中部的外侧,通过挡圈5可对冲模2的移动距离进行限定,防止冲模脱2离模体1。
[001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压环7的厚度为3mm。
[001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压环7为钢环。
[001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模体后套3下端的内径大于活塞杆底座4下端上端的内径。
[001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万向压头8固定在设备的横梁上,将模体1卡在一个厚度12毫米圆形转盘边缘的孔中,将活塞杆底座4与设备上的液压油缸连接,取一定体积的物料倒入压环7中,转盘旋转带动模体1转动到万向压头8下面,液压油缸钢杆顶起,推动活塞杆底座4向上运动,此时冲模2随之向上运动,与万向压头8配合一起使物料压缩,将物料压缩成厚度约三毫米的致密薄片,液压杆缩回后,活塞杆底座4通过压力弹簧6的作用又回到原始位置,在清理时可将压环7取出,对压环进行清理或更换。
[0018]
本文中未详细说明的部件为现有技术。
[0019]
上述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而不具备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压片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体(1);所述模体(1)的下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模体后套(3),所述模体(1)上表面中部的凹槽内放置有压环(7),所述压环(7)位于万向压头(8)的正下方,所述模体(1)的内侧面与冲模(2)上端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冲模(2)通过螺栓固定在活塞杆底座(4)内的底部,所述冲模(2)两端的直径大于中部的直径,所述冲模(2)的外侧套接有压力弹簧(6),所述压力弹簧(6)的两端分别与模体后套(3)内顶部和活塞杆底座(4)内的底部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片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圈(5),所述挡圈(5)置于模体后套(3)上表面的凹槽内,且挡圈(5)套接在冲模(2)中部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环(7)的厚度为3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环(7)为钢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体后套(3)下端的内径大于活塞杆底座(4)下端上端的内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片模具,包括模体;所述模体的下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模体后套,所述模体上表面中部的凹槽内放置有压环,所述压环位于万向压头的正下方,所述模体的内侧面与冲模上端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冲模通过螺栓固定在活塞杆底座内的底部,所述冲模两端的直径大于中部的直径,所述冲模的外侧套接有压力弹簧,所述压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模体后套内顶部和活塞杆底座内的底部固定连接,本压片模具,可省时省力的将物料进行压片处理,压出的药片表面平整,在压片的过程中不会发生药粉流失的情况,并且压环可取出,不仅便于模具内部的清理,而且能根据生产的情况更换不同厚度的压环。的压环。的压环。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 刘杰 刘聪 蔡晓鹏 张大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东亮
技术研发日:2022.03.29
技术公布日:2023/3/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