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元件的引脚修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46969发布日期:2022-11-18 23:48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元件的引脚修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元件的引脚修整装置。


背景技术:

2.电子元件上通常设有引脚,又叫管脚,英文叫pin。就是从电子元件内部电路引出与外围电路的接线,所有的引脚就构成了电子元件的接口。
3.电子元件在出厂前,有些客户要求的引脚长度较短,当需求的引脚低于3mm时,需要增加切脚修整的工序,原因有两点:第一:引脚太短在前端作业穿引脚作业时,会出现引脚歪斜的问题,这样导致我们在成品时需要重新整理引脚,这样工时远远大于直接切除的工时;第二:胶房作业时,引脚太短容置粘上操作人员手上的胶水,因此引脚较短的产品在成品前增加切割修整的工序。现有的引脚修整方法方法是,操作人员直接用老虎钳等工具将引脚切断,这种方法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现过度切割、切割不足等情况,从而导致较高的不良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元件的引脚修整装置,操作简单方便,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切割后的引脚整齐统一,保证产品的合格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电子元件的引脚修整装置,包括底板、气缸、切刀、切割台及模板;所述气缸及切割台连接于底板上的两端,模板可拆卸的连接于切割台上,模板上设有若干道插槽;所述切刀连接于气缸的动力输出端,气缸驱动切刀滑动连接于切割台,且切刀的刀刃紧贴于模板底端。
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切割台呈u字型结构,切割台的两端之间连接有两个托块,且托块呈圆柱状,切刀的底端与托块的顶端接触。
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切割台的侧边上设有螺纹孔,模板通过螺钉连接于切割台上,插槽之间互相平行且在模板上间隔距离不规则。
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切刀的一端连接有连杆,连杆的一端连接于气缸的活塞杆。
1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插槽的长度尺寸大于切刀的宽度尺寸。
11.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托块之间的切割台底部形成容置槽。
12.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切割台远离于气缸的一端连接有防飞溅机构。
13.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防飞溅机构包括插板,插板为矩形框结构,切割台的侧边下方对称连接有两个l型的耳板,插板插接于耳板中。
14.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插板中间的开口尺寸大于切割台端部的开口尺寸。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6.第一、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元件的引脚修整装置,操作简单方便,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切割后的引脚整齐统一,保证产品的合格率。
17.第二、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元件的引脚修整装置,两个托块呈圆柱状,切刀的底端与托块的顶端接触,减少切刀底部的磨损。
18.第三、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元件的引脚修整装置,模板可拆卸,且插槽在模板上间隔距离不规则,以满足不同尺寸的电子元件使用。
19.第四、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元件的引脚修整装置,切割台远离于气缸的一端连接有防飞溅机构,可在插板上粘附胶带,胶带的粘贴面朝向内侧,切割时产生的断针会粘在胶带上,防止其四处飞溅。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俯视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俯视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切割台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切割台侧视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插板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底板、2-气缸、3-切刀、301-刀刃、302-连杆、4-切割台、401-托块、402-螺纹孔、403-容置槽、5-模板、501-插槽、502-螺钉、6-防飞溅机构、601-插板、602-耳板。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27.实施例1:如图1~5所示,一种电子元件的引脚修整装置,包括底板1、气缸2、切刀3、切割台4及模板5;所述气缸2及切割台4连接于底板1上的两端,模板5可拆卸的连接于切割台4上,模板5上设有若干道插槽501;所述切刀3连接于气缸2的动力输出端,气缸2驱动切刀3滑动连接于切割台4,且切刀3的刀刃301紧贴于模板5底端;所述切割台4呈u字型结构,切割台4的两端之间连接有两个托块401,且托块401呈圆柱状,切刀3的底端与托块401的顶端接触;所述切割台4的侧边上设有螺纹孔402,模板5通过螺钉502连接于切割台4上,插槽501之间互相平行且在模板5上间隔距离不规则;所述切刀3的一端连接有连杆302,连杆302的一端连接于气缸2的活塞杆;所述插槽501的长度尺寸大于切刀3的宽度尺寸;所述托块401之间的切割台4底部形成容置槽403。
28.实施例2:本实施例为实施例1的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实施例1在使用时,由于切刀3的冲击力较大,断针较轻且尖锐,切割时会导致断针飞溅,极有可能会损伤操作人员的眼睛;而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避免上述缺陷,具体地说:
29.所述切割台4远离于气缸2的一端连接有防飞溅机构6;所述防飞溅机构6包括插板601,插板601为矩形框结构,切割台4的侧边下方对称连接有两个l型的耳板602,插板601插接于耳板602中;所述插板601中间的开口尺寸大于切割台4端部的开口尺寸。本实施例中切
割台4远离于气缸2的一端连接有防飞溅机构6,可在插板601上粘附胶带,胶带的粘贴面朝向内侧,切割时产生的断针会粘在胶带上,防止其四处飞溅。
30.除此之外,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此处不作赘述。
31.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32.使用前,操作人员取下插板601,在插板601上粘贴胶带,接着将插板601插入耳板602中,使得胶带的粘面朝向内侧,胶带挡住切割台4一端的开口;操作人员将电子元件的引脚插入插槽501中,插槽501可根据两排引脚之间的距离选择;切割时,操作人员按着电子元件,气缸2伸出,推动切刀3对露出于模板5底部的引脚进行切割修整,模板5的厚度刚好是引脚所需的长度,切割后的引脚整齐统一。
33.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子元件的引脚修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气缸(2)、切刀(3)、切割台(4)及模板(5);所述气缸(2)及切割台(4)连接于底板(1)上的两端,模板(5)可拆卸的连接于切割台(4)上,模板(5)上设有若干道插槽(501);所述切刀(3)连接于气缸(2)的动力输出端,气缸(2)驱动切刀(3)滑动连接于切割台(4),且切刀(3)的刀刃(301)紧贴于模板(5)底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元件的引脚修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台(4)呈u字型结构,切割台(4)的两端之间连接有两个托块(401),且托块(401)呈圆柱状,切刀(3)的底端与托块(401)的顶端接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子元件的引脚修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台(4)的侧边上设有螺纹孔(402),模板(5)通过螺钉(502)连接于切割台(4)上,插槽(501)之间互相平行且在模板(5)上间隔距离不规则。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子元件的引脚修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3)的一端连接有连杆(302),连杆(302)的一端连接于气缸(2)的活塞杆。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子元件的引脚修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501)的长度尺寸大于切刀(3)的宽度尺寸。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子元件的引脚修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块(401)之间的切割台(4)底部形成容置槽(403)。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子元件的引脚修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台(4)远离于气缸(2)的一端连接有防飞溅机构(6)。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子元件的引脚修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飞溅机构(6)包括插板(601),插板(601)为矩形框结构,切割台(4)的侧边下方对称连接有两个l型的耳板(602),插板(601)插接于耳板(602)中。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子元件的引脚修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601)中间的开口尺寸大于切割台(4)端部的开口尺寸。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元件的引脚修整装置,包括底板、气缸、切刀、切割台及模板;所述气缸及切割台连接于底板上的两端,模板可拆卸的连接于切割台上,模板上设有若干道插槽;所述切刀连接于气缸的动力输出端,气缸驱动切刀滑动连接于切割台,且切刀的刀刃紧贴于模板底端;所述切割台呈U字型结构,切割台的两端之间连接有两个托块,且托块呈圆柱状,切刀的底端与托块的顶端接触。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方便,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切割后的引脚整齐统一,保证产品的合格率。保证产品的合格率。保证产品的合格率。


技术研发人员:马景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连云港光鼎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9
技术公布日:2022/11/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