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人防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人防门框校直装置。
背景技术:
1、人防门框墙是指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人防工程是防备敌人突然袭击,有效地掩蔽人员和物资,保存战争潜力的重要设施。
2、目前,申请号为cn202021191230.8的中国专利文献提出的人防门框校直系统,包括底座,底座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槽一,安装槽一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板一,底座的另一端设置有安装槽二,安装槽二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板二,安装板一上设置有安装孔一,安装孔一的数量为二个,安装孔一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固定块上设置有安装槽三,安装槽三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弹性橡胶带,安装板二上设置有安装槽四,安装槽四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液压杆,液压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推板,该人防门框校直系统,便于使用,功能多样,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该设备存在以下缺陷:对人防门框进行校直时,采用的是单边固定,然后通过推动的方式对门框进行校直,工件的固定效果比较不好,校直过程中会出现晃动、偏移,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人防门框校直装置,旨在提高加工工件的稳定性,避免校直过程出现晃动,降低安全隐患,提升校直效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人防门框校直装置,包括包括底座、校直组件及防晃组件,所述校直组件及所述防晃组件均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防晃组件位于所述校直组件上方;
3、所述防晃组件包括支架、扭动件及夹持结构,所述扭动件安装在所述支架上且一端与所述夹持结构连接,所述扭动件在受到驱动时能够远离或靠向所述底座,带动所述夹持结构移动夹持住人防门框,减少人防门框在进行校直时的晃动量。
4、可选地,所述夹持结构包括壳体、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及转动件,所述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二夹持件及所述转动件均安装在所述壳体中,且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夹持件分别部分外露在所述壳体的两端,所述转动件位于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夹持件之间,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夹持件配合,所述第一夹持件及所述第二夹持件在所述转动件收到驱动时能够同时作相对远离或相对靠向运动,以夹持住不同尺寸规格的人防门框。
5、可选地,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收容通道,所述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二夹持件及转动件安装在所述收容通道中。
6、可选地,所述收容通道底部设置有定位台,所述定位台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转动件安装在所述定位柱上且一端抵住所述定位台。
7、可选地,所述壳体相对两侧壁的其中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挡块,另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挡块,且所述第一挡块与所述第二挡块分别位于所述壳体的两端。
8、可选地,所述第一夹持件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台,所述第二夹持件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台,所述第一限位台能够抵住所述第一挡块,所述第二限位台能够抵住所述第二挡块。进一步地,避免所述第一夹持件及所述第二夹持件在移动过程中脱离所述壳体。
9、可选地,所述第一夹持件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夹持件上开设有若干第二卡槽,所述转动件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凸起,其中一第一凸起卡进其中一第一卡槽中,其中一第一凸起卡进其中一第二卡槽中。进一步地,驱动所述转动件能同时使所述第一夹持件及所述第二夹持件移动。
10、可选地,所述夹持结构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转动件上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穿过所述通孔外露在所述盖板外。
11、可选地,所述防晃组件还包括滑动件,所述滑动件上设置有定位凸台,所述支架上开设有让位槽,所述定位凸台卡进所述让位槽中。进一步地,所述滑动件可以在所述让位槽中移动,从而带动所述夹持结构改变位置。
12、可选地,所述防晃组件还包括滑动件,所述滑动件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扭动件安装在所述连接孔中。进一步地,驱动所述扭动件能够使所述扭动件顶端靠向或远离所述滑动件。
13、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种新型人防门框校直装置设有包括底座、校直组件及防晃组件,校直组件及防晃组件均安装在底座上,且防晃组件位于校直组件上方。防晃组件包括支架、扭动件及夹持结构,扭动件安装在支架上且一端与夹持结构连接,夹持结构能够在扭动件受到驱动时靠向或远离底座,以夹持住不同高度规格的人防门框,减少门框的晃动量,提高门框在校直时的稳定性。
15、2、夹持结构包括壳体、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及转动件,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及转动件均安装在壳体中,且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分别部分外露在壳体的两端,转动件位于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之间,且分别与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配合,第一夹持件及第二夹持件在转动件收到驱动时能够同时作相对远离或相对靠向运动,可以夹持住不同宽度规格的门框,提高门框在校直时的稳定性。
1.一种新型人防门框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校直组件及防晃组件,所述校直组件及所述防晃组件均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防晃组件位于所述校直组件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人防门框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结构包括壳体、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及转动件,所述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二夹持件及所述转动件均安装在所述壳体中,且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夹持件分别部分外露在所述壳体的两端,所述转动件位于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夹持件之间,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夹持件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人防门框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收容通道,所述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二夹持件及转动件安装在所述收容通道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人防门框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通道底部设置有定位台,所述定位台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转动件安装在所述定位柱上且一端抵住所述定位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人防门框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相对两侧壁的其中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挡块,另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挡块,且所述第一挡块与所述第二挡块分别位于所述壳体的两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人防门框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台,所述第二夹持件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台,所述第一限位台能够抵住所述第一挡块,所述第二限位台能够抵住所述第二挡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人防门框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夹持件上开设有若干第二卡槽,所述转动件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凸起,其中一第一凸起卡进其中一第一卡槽中,其中一第一凸起卡进其中一第二卡槽中。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人防门框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结构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转动件上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穿过所述通孔外露在所述盖板外。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人防门框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晃组件还包括滑动件,所述滑动件上设置有定位凸台,所述支架上开设有让位槽,所述定位凸台卡进所述让位槽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人防门框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晃组件还包括滑动件,所述滑动件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扭动件安装在所述连接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