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丝机钢丝表面涂油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58130发布日期:2022-12-14 04:39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拉丝机钢丝表面涂油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拉丝机钢丝表面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拉丝机钢丝表面涂油的装置。


背景技术:

2.拉丝机是在工业应用中使用很广泛的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五金加工,石油化工,塑料,竹木制品,电线电缆等行业。拉丝机按其用途可分为金属拉丝机(用于标准件等金属制品生产预加工),塑料拉丝机(用于塑料制品行业中以涤纶、尼龙、聚乙烯、聚丙烯、聚酯切片等为原料生产各种空心、实心园丝或扁丝进行深加工的专用成套设备),竹木拉丝机(用于竹木制品行业中制作筷子,牙签,烧烤棒等拉出竹丝,木丝进行再加工的专用设备)等。
3.目前,拉丝机钢丝表面涂油工作进行时,使用专门的油锅及专人吊装浸泡,钢丝耗油较大,另安排人单独操作,产生附加劳动费用,另外使用喷油方式则另安装电机及相关构件,喷涂对环境卫生有较大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拉丝机钢丝表面涂油的人工操作耗油量大,而电动喷涂的环保性较差。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拉丝机钢丝表面涂油的装置,包括第一油盒,所述第一油盒顶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油盒,所述第一油盒顶壁呈水平等距离状开设有五个第一线槽,所述第二油盒底壁对应五个第一线槽开设有五个第二线槽,五个所述第一线槽前侧内侧壁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一油槽,五个所述第二线槽前侧内侧壁对应其对应一侧的第一油槽开设有第二油槽,所述第一油盒底壁固定连接有承接盒,所述第二油盒顶壁固定连接有储油围栏,所述承接盒顶壁中心位置开设有储油槽。
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整体通过采用过油盒体结构设计,可对经过过油盒体的钢丝进行淋油涂油工作,即钢丝穿过五个第一线槽与第二线槽构成的组合线槽,此时可向上方的储油围栏内注入油液,油液可经由上方的第二油槽流入组合线槽,实现其内钢丝的涂油,与行业常用的涂油等装置比较,该装置涂油操作便捷、实用、装置成本及维护成本较低。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油槽一侧侧壁下方中间位置开设有出油口,所述储油围栏一侧外侧壁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油泵,所述油泵底部抽油口处与承接盒一侧出油口处之间固定连接有进油管,所述油泵上部出油处固定连接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远离油泵一侧的端口位于第二油盒上方。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整体淋油涂油结构为循环式结构,设置有储油围栏与承接盒,并设置有油泵实现承接盒内油液向储油围栏内的输送,整体耗油量小且环保性能好。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接盒底壁呈对称状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下方两侧壁中间位置之间开设有安装槽。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整体装置可通过两个安装座上的安装槽配合安装螺栓进行整体装置于对应安装工位上的固定安装。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通过采用过油盒体结构设计,可对经过过油盒体的钢丝进行淋油涂油工作,与行业常用的涂油等装置比较,该装置涂油操作便捷、实用、装置成本及维护成本较低;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整体淋油涂油结构为循环式结构,设置有储油围栏与承接盒,并设置有油泵实现承接盒内油液向储油围栏内的输送,整体耗油量小且环保性能好。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油液循环结构立体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油盒体结构立体图。
17.图中:1、第一油盒;2、第二油盒;3、第一线槽;4、第二线槽;5、第一油槽;6、第二油槽;7、承接盒;8、储油槽;9、出油口;10、储油围栏;11、油泵;12、出油管;13、进油管;14、安装座;15、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19.请参阅图1-3,一种拉丝机钢丝表面涂油的装置,包括第一油盒1,第一油盒1顶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油盒2,第一油盒1顶壁呈水平等距离状开设有五个第一线槽3,第二油盒2底壁对应五个第一线槽3开设有五个第二线槽4,五个第一线槽3前侧内侧壁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一油槽5,五个第二线槽4前侧内侧壁对应其对应一侧的第一油槽5开设有第二油槽6,第一油盒1底壁固定连接有承接盒7,第二油盒2顶壁固定连接有储油围栏10,承接盒7顶壁中心位置开设有储油槽8,整体通过采用过油盒体结构设计,可对经过过油盒体的钢丝进行淋油涂油工作,即钢丝穿过五个第一线槽3与第二线槽4构成的组合线槽,此时可向上方的储油围栏10内注入油液,油液可经由上方的第二油槽6流入组合线槽,实现其内钢丝的涂油,与行业常用的涂油等装置比较,该装置涂油操作便捷、实用、装置成本及维护成本较低。
20.如图1-3所示,储油槽8一侧侧壁下方中间位置开设有出油口9,储油围栏10一侧外侧壁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油泵11,油泵11底部抽油口处与承接盒7一侧出油口9处之间固定连接有进油管13,油泵11上部出油处固定连接有出油管12,出油管12远离油泵11一侧的端口位于第二油盒2上方,整体淋油涂油结构为循环式结构,设置有储油围栏10与承接盒7,并设置有油泵11实现承接盒7内油液向储油围栏10内的输送,整体耗油量小且环保性能好。
21.如图1-3所示,承接盒7底壁呈对称状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座14,安装座14下方两侧壁中间位置之间开设有安装槽15,整体装置可通过两个安装座14上的安装槽15配合安装螺栓进行整体装置于对应安装工位上的固定安装。
2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整体装置可通过两个安装座14上的安装槽15配合安装螺栓
进行整体装置于对应安装工位上的固定安装,整体通过采用过油盒体结构设计,可对经过过油盒体的钢丝进行淋油涂油工作,即钢丝穿过五个第一线槽3与第二线槽4构成的组合线槽,此时可向上方的储油围栏10内注入油液,油液可经由上方的第二油槽6流入组合线槽,实现其内钢丝的涂油,与行业常用的涂油等装置比较,该装置涂油操作便捷、实用、装置成本及维护成本较低,整体淋油涂油结构为循环式结构,设置有储油围栏10与承接盒7,并设置有油泵11实现承接盒7内油液向储油围栏10内的输送,整体耗油量小且环保性能好。
2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拉丝机钢丝表面涂油的装置,包括第一油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盒(1)顶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油盒(2),所述第一油盒(1)顶壁呈水平等距离状开设有五个第一线槽(3),所述第二油盒(2)底壁对应五个第一线槽(3)开设有五个第二线槽(4);五个所述第一线槽(3)前侧内侧壁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一油槽(5),五个所述第二线槽(4)前侧内侧壁对应其对应一侧的第一油槽(5)开设有第二油槽(6);所述第一油盒(1)底壁固定连接有承接盒(7),所述第二油盒(2)顶壁固定连接有储油围栏(10),所述承接盒(7)顶壁中心位置开设有储油槽(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丝机钢丝表面涂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槽(8)一侧侧壁下方中间位置开设有出油口(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丝机钢丝表面涂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围栏(10)一侧外侧壁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油泵(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拉丝机钢丝表面涂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11)底部抽油口处与承接盒(7)一侧出油口(9)处之间固定连接有进油管(13)。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拉丝机钢丝表面涂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11)上部出油处固定连接有出油管(12),所述出油管(12)远离油泵(11)一侧的端口位于第二油盒(2)上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丝机钢丝表面涂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盒(7)底壁呈对称状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座(14)。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拉丝机钢丝表面涂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4)下方两侧壁中间位置之间开设有安装槽(1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拉丝机钢丝表面涂油的装置,包括第一油盒,第一油盒顶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油盒,第一油盒顶壁呈水平等距离状开设有五个第一线槽,第二油盒底壁对应五个第一线槽开设有五个第二线槽,五个第一线槽前侧内侧壁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一油槽,五个第二线槽前侧内侧壁对应其对应一侧的第一油槽开设有第二油槽。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过油盒体结构设计,可对经过过油盒体的钢丝进行淋油涂油工作,与行业常用的涂油等装置比较,该装置涂油操作便捷、实用、装置成本及维护成本较低,此外整体淋油涂油结构为循环式结构,设置有储油围栏与承接盒,并设置有油泵实现承接盒内油液向储油围栏内的输送,整体耗油量小且环保性能好。好。好。


技术研发人员:符木养 刘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湘钢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0
技术公布日:2022/12/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