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损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36340发布日期:2023-04-19 23:14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磨损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模具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耐磨损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1、万向节即万向接头,是实现变角度动力传递的机件,用于需要改变传动轴线方向的位置,它是汽车驱动系统的万向传动装置的“关节”部件。在万向节加工的过程中往往采用冲压成型的方式,但是传统的冲压模具在冲压过程中由于高频率的猛烈碰撞往往会出现磨损的情况,导致降低了模具的使用寿命,增加成本。因此,提出了一种耐磨损冲压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耐磨损冲压模具,它可以实现在万向节冲压成型的过程中能够进行缓冲,有效的避免出现模具磨损的情况,增加模具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耐磨损冲压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板、上模具、下模具、导向杆、弹簧和固定件;上模具固定安装在上模板下端面,下模具固定安装在下模板上端面;导向杆上端固定安装在上模板下端面,导向杆下端贯穿下模板并与下模板滑动连接;弹簧套装在导向杆上;固定件包括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上固定件安装在导向杆上,且与导向杆可拆卸连接,弹簧上端安装在上固定件内;下固定件安装在下模板上,且与下模板可拆卸连接,弹簧下端安装在下固定件内。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结构相同,且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均包括固定套和限位环,限位环固定设置在固定套一端;且固定套和限位环上均设置有开槽;上固定件中的固定套与导向杆可拆卸连接;下固定件中的固定套与下模板可拆卸连接。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固定套内壁设置有内螺纹;导向杆上设置有第一外螺纹;上固定件通过固定套内的内螺纹和第一外螺纹配合与导向杆螺纹连接;下模板上端面设置有固定环,固定环外壁设置有第二外螺纹;下固定件通过固定套内的内螺纹与第二外螺纹配合与固定环螺纹连接。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下模具上端设置有导向槽,上模具下端设置有与导向槽相适配的导向凸缘,导向槽内固定安装有橡胶垫。

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7、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导向杆能过对上模板的移动起到导向的作用,同时设置弹簧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进而避免出现上模具和下模具的猛烈碰撞的情况,从而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8、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固定件,能够将弹簧两端固定,从而在导向杆的移动过程中,能够带动弹簧的压缩和复位,从而有效的避免出现弹簧长时间的使用后出现变形的情况,进而能够使得弹簧一直保持充足的弹力。同时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能够方便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的拆卸。

9、3.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导向槽和导向凸缘的配合,能够对上模具和下模具的压模起到导向的作用,同时在导向槽内安装橡胶垫,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进一步的起到上模具和下模具的缓冲的目的,加强对模具的保护耐磨。



技术特征:

1.一种耐磨损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板(1)、下模板(2)、上模具(3)、下模具(4)、导向杆(5)、弹簧(6)和固定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损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上固定件(7)和下固定件(8)结构相同,且上固定件(7)和下固定件(8)均包括固定套(9)和限位环(10),限位环(10)固定设置在固定套(9)一端;且固定套(9)和限位环(10)上均设置有开槽(11);上固定件(7)中的固定套(9)与导向杆(5)可拆卸连接;下固定件(8)中的固定套(9)与下模板(2)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磨损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固定套(9)内壁设置有内螺纹(12);导向杆(5)上设置有第一外螺纹(13);上固定件(7)通过固定套(9)内的内螺纹(12)和第一外螺纹(13)配合与导向杆(5)螺纹连接;下模板(2)上端面设置有固定环(14),固定环(14)外壁设置有第二外螺纹(15);下固定件(8)通过固定套(9)内的内螺纹(12)与第二外螺纹(15)配合与固定环(14)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损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下模具(4)上端设置有导向槽(16),上模具(3)下端设置有与导向槽(16)相适配的导向凸缘(18),导向槽(16)内固定安装有橡胶垫(17)。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磨损冲压模具,属于模具设备技术领域。一种耐磨损冲压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板、上模具、下模具、导向杆、弹簧和固定件;导向杆上端固定安装在上模板下端面,导向杆下端贯穿下模板并与下模板滑动连接;弹簧套装在导向杆上;固定件包括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上固定件安装在导向杆上,且与导向杆可拆卸连接,弹簧上端安装在上固定件内;下固定件安装在下模板上,且与下模板可拆卸连接,弹簧下端安装在下固定件内;本技术设置有导向杆能过对上模板的移动起到导向的作用,同时设置弹簧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进而避免出现上模具和下模具的猛烈碰撞的情况,从而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赖建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惠翔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