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极片生产的预压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88312发布日期:2023-05-07 01:54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极片生产的预压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预压延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极片生产的预压延装置。


背景技术:

1、在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目标的背景下,电池储能技术已成为汽车产业转型和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方向。锂离子电池由于其长周期寿命和高倍率性能,已成为消费、电力和储能市场的主要储能解决方案之一。极片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核心部件,通过辊压工序提高其致密度和厚度一致性,从而增加电池容量。

2、辊压工序使用轧辊对涂层区进行辊压,在辊压过程中涂层区因变形发生延展,极耳区的空箔不延展,因而造成涂层区与极耳区变形不协调的现象,容易出现波浪纹、打皱和断带现象。在实际生产中,极片断带后该生产线停止作业,需要通过人工或机器卸压引带再接带。这个过程一般会花费三十分钟,并浪费数十米长的极片。对于减少极片断带的问题,目前主要的方法是通过对极耳区进行压花处理。然而额外的加工处理会增加生产成本,因此急需一种工艺简单、可加入极片辊压生产线的处理方法与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目前辊压工序使用轧辊对涂层区进行辊压,在辊压过程中涂层区因变形发生延展,极耳区的空箔不延展,因而造成涂层区与极耳区变形不协调的现象,容易出现波浪纹、打皱和断带现象的问题,现提供了一种用于极片生产的预压延装置。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极片生产的预压延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相对设置有两个辊压机构,两个所述辊压机构之间形成用于放置极片的放置区;

3、所述辊压机构包括滑座,所述滑座上设置有上压延组件和下压延组件,所述上压延组件和下压延组件相对设置,所述滑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上压延组件和下压延组件对极耳进行预压的第一驱动机构;

4、所述上压延组件和下压延组件均包括设置在滑座上的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上转动安装有中间辊和工作辊,所述工作辊和中间辊相互平行设置且外周面相互抵触,所述中间辊至少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工作辊的两侧,所述上压延组件的工作辊和下压延组件的工作辊相对设置并形成用于对极耳预压延的预压区。

5、优选地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滑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下压延组件靠近或者远离上压延组件的第二驱动机构。

6、优选地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固定在滑座上,所述液压缸的伸出端固定在下压延组件上。

7、优选地一些实施方式,所述上压延组件固定连接在滑座上,所述下压延组件滑动设置在滑座上。

8、优选地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滑座上设置有与轴承座相匹配的滑槽,所述轴承座滑动设置在滑槽内。

9、优选地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伺服电机和传动齿轮箱,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传动齿轮箱的输入轴传动连接,所述传动齿轮箱的输出端分别与上压延组件和下压延组件传动连接。

10、优选地一些实施方式,所述传动齿轮箱有两个转向相反的输出端,所述上压延组件通过联轴器与传动齿轮箱的其中一个输出端连通,所述下压延组件通过联轴器与传动齿轮箱的另一个输出端连通。

11、优选地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控制两个辊压机构相对靠近或者远离的控制机构。

12、优选地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螺杆、导向轴和第二伺服电机,所述螺杆转动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导向轴设置在底座上并与螺杆相互平行设置,所述滑座上设置有与导向轴相匹配的导向孔,所述导向轴设置在导向孔内,所述滑座螺纹连接在滑座上,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设置在底座上并与螺杆传动连接。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上压延组件和下压延组件通过增加与工作辊接触的中间辊,并且中间辊为对称设置在工作辊两侧,在保证使用强度的前提下增加了轧制力补偿结构,抵消一部分机架变形量以提高轧机的刚度和承载能力,使整体更加稳定,通过控制机构调整轧机位置,可以使轧机适合各种宽度极耳的预压延;

15、2、相对设置的上压延组件和下压延组件结构紧凑,可以显著提高生产效率、产品综合性能并减少生产成本,适合单极耳极片和双极耳极片的辊压生产,提高了设备的适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极片生产的预压延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相对设置有两个辊压机构,两个所述辊压机构之间形成用于放置极片的放置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极片生产的预压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座(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下压延组件(4)靠近或者远离上压延组件(3)的第二驱动机构(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极片生产的预压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7)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固定在滑座(2)上,所述液压缸的伸出端固定在下压延组件(4)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极片生产的预压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延组件(3)固定连接在滑座(2)上,所述下压延组件(4)滑动设置在滑座(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极片生产的预压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座(2)上设置有与轴承座相匹配的滑槽(8),所述轴承座滑动设置在滑槽(8)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极片生产的预压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伺服电机(9)和传动齿轮箱(10),所述第一伺服电机(9)的输出轴与传动齿轮箱(10)的输入轴传动连接,所述传动齿轮箱(10)的输出端分别与上压延组件(3)和下压延组件(4)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极片生产的预压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箱(10)有两个转向相反的输出端,所述上压延组件(3)通过联轴器与传动齿轮箱(10)的其中一个输出端连通,所述下压延组件(4)通过联轴器与传动齿轮箱(10)的另一个输出端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极片生产的预压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两个辊压机构相对靠近或者远离的控制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极片生产的预压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螺杆(11)、导向轴(12)和第二伺服电机(13),所述螺杆(11)转动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导向轴设置在底座(1)上并与螺杆(11)相互平行设置,所述滑座(2)上设置有与导向轴相匹配的导向孔,所述导向轴设置在导向孔内,所述滑座(2)螺纹连接在滑座(2)上,所述第二伺服电机(13)设置在底座(1)上并与螺杆(11)传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预压延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极片生产的预压延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相对设置有两个辊压机构,两个所述辊压机构之间形成用于放置极片的放置区;所述辊压机构包括滑座,所述滑座上设置有上压延组件和下压延组件,所述上压延组件和下压延组件相对设置,所述滑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上压延组件和下压延组件对极耳进行预压的第一驱动机构,上压延组件和下压延组件通过增加与工作辊接触的中间辊,并且中间辊为对称设置在工作辊两侧,在保证使用强度的前提下增加了轧制力补偿结构,抵消一部分机架变形量以提高轧机的刚度和承载能力,使整体更加稳定,通过控制机构调整轧机位置,可以使轧机适合各种宽度极耳的预压延。

技术研发人员:傅博昂,张俊鹏,孙静娜,黄华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纳科诺尔精密轧制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