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压铆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65866发布日期:2023-04-18 19:36阅读:26来源:国知局
壳体压铆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机械连接,具体涉及一种壳体压铆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1、很多产品都具有用于形成内部容纳腔的壳体,这些壳体通常由至少两部分连接而成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典型传感器为例,传感器的外壳包括上侧的塑料件(上壳011)和下侧的金属件(金属制下壳012),两者之间限定一个传感器内腔,内腔用于容纳敏感元件015。其中,金属制下壳012的上端形成朝下紧密套接于上壳011下端外的筒形薄壁013,筒形薄壁的上端022a通过加工形成一圈朝内的卷边014a,从而朝下压紧于上壳011(例如其上形成的一台面阶)上,从而使金属制下壳012与筒形薄壁013紧密连接,以满足气密性的要求。这些壳体部分之间的连接方式多种多样,但一般需要根据壳体各部分的材料特性进行选择。但对于传感器而言,由于其尺寸小,气密性要求高,因此要求更为严格。本实用新型则用于对类似这样的具有一个金属件的元件壳体的两部分进行有效、良好的连接。

2、本部分中的陈述仅提供与本申请相关的背景信息并且可以不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壳体压铆连接装置,以对具有一个金属制件的组合式壳体进行有效的压铆连接。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壳体压铆连接装置,用于制作具有一组合式壳体的元件,所述组合式壳体包括上壳和金属制下壳,金属制下壳的上端形成朝下紧密套接于上壳下端外的筒形薄壁,筒形薄壁的上端由竖直的初始状态朝内收卷至最终状态后形成密封压紧于上壳上的一圈卷边,其包括:

3、连接头;

4、至少一个滚子安装支架,其上端固定于连接头上;

5、以及一一对应可转动地设置于滚子安装支架的下端的至少一个滚子或旋压盘,其可转动地设置于滚子安装支架的下端,滚子上或旋压盘上设置有可抵压于筒形薄壁的上端的成型面;

6、优选地,所述成型面为与中间状态下的筒形薄壁的上端的外轮廓边缘相适配的中间成型面,或者所述成型面为与最终状态下的筒形薄壁的上端的外轮廓边缘相适配的终成型面。

7、优选地,所述滚子或旋压盘的轴向水平设置。

8、优选地,所述滚子或旋压盘的轴向倾斜于水平方向设置。

9、优选地,所述滚子安装支架共多个,多个所述滚子安装支架的中心轴与筒形薄壁的中心轴共面设置。

10、优选地,多个所述支架绕所述连接头的周向间隔分布。



技术特征:

1.一种壳体压铆连接装置,用于制作具有一组合式壳体的元件,所述组合式壳体包括上壳(011)和金属制下壳(012),金属制下壳(012)的上端形成朝下紧密套接于上壳(011)下端外的筒形薄壁(013),筒形薄壁的上端(022a)由竖直的初始状态(p0)朝内收卷至最终状态(p2)后形成密封压紧于上壳(011)上的一圈卷边(014a),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压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面为与中间状态下的筒形薄壁的上端(022a)的外轮廓边缘相适配的中间成型面(022b),或者所述成型面为与最终状态下的筒形薄壁的上端(022a)的外轮廓边缘相适配的终成型面(022c)。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压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子(105)或旋压盘的轴向水平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压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子(105)或旋压盘的轴向倾斜于水平方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压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子安装支架(102)共多个,多个所述滚子安装支架(102)的中心轴与筒形薄壁(013)的中心轴共面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压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支架绕所述连接头(101)的周向间隔分布。


技术总结
一种壳体压铆连接装置,用于制作具有一组合式壳体的元件,组合式壳体包括上壳和金属制下壳,金属制下壳的上端形成朝下紧密套接于上壳下端外的筒形薄壁,筒形薄壁的上端由竖直的初始状态朝内收卷至最终状态后形成密封压紧于上壳上的一圈卷边,其包括:连接头;至少一个支架,其上端固定于连接头上;以及一一对应可转动地设置于支架的下端的至少一个滚子或旋压盘,其可转动地设置于支架的下端,滚子上或旋压盘上设置有可抵压于筒形薄壁的上端的成型面。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平,曹万,王红明,杨军,熊波,吴林,梁世豪,洪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飞恩微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