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制造用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21689发布日期:2023-04-21 21:16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制造用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定位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制造用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1、智能制造是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它在制造过程中能进行智能活动,诸如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等,通过人与智能机器的合作共事,去扩大、延伸和部分地取代人类专家在制造过程中的脑力劳动。它把制造自动化的概念更新,扩展到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

2、在工厂中常用智能化机械设备生产零部件,在对零部件进行加工时,其通常需要使用定位夹具装置,如公开号为cn202122929039.x的中国专利所示,其公开了一种智能制造用定位装置,但是其在对零部件进行夹紧的固定板形状为常见的平面结构,现有的零部件结构具有多样性,在对所需定位面为圆形或尖角部进行定位时,其不能更有效对其进行定位,因此,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

3、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制造用定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制造用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通过夹持结构可以对零部件进行紧固定位,并且通过多组结构形状不同的下夹持板与上夹持板相互配合,使其适应待定位零部件不同形状的定位面,从而更好的对实现对零部件的定位作用,从而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制造用定位装置,包括底座和升降座,底座上设有对零部件进行定位的夹持结构;

3、夹持结构包括多组下夹持板,多组下夹持板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组滑座,滑座通过开设在升降座上的纵滑槽滑动连接滑座,夹持结构还包括可以在垂直方向上往复运动的上夹持板,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之间组成夹持零部件的空间,多组下夹持板之间形状结构不同,至少一组下夹持板上表面为平面,一组下夹持板上开设有v形槽,一组下夹持板上开设有梯形槽。

4、v形槽的宽边开口朝向对应下夹持板的上表面,梯形槽的窄边开口朝向对应下夹持板的上表面。

5、升降座与滑座之间设有橡胶垫,橡胶垫固定连接在升降座对应纵滑槽侧壁位置上。

6、升降座上固定连接有容纳框,容纳框内设有可以自由转动的螺纹杆,螺纹杆螺纹连接有衔接座,衔接座与容纳框内壁滑动接触,衔接座固定连接上夹持板。

7、容纳框上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容纳框且固定连接螺纹杆的一端,螺纹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容纳框内壁上。

8、底座上固定连接有气缸的固定端,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在升降座的下表面,底座上还固定连接有导向柱,导向柱通过通孔滑动连接升降座,导向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制造用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通过夹持结构可以对零部件进行紧固定位,并且通过多组结构形状不同的下夹持板与上夹持板相互配合,使其适应待定位零部件不同形状的定位面,从而更好的对实现对零部件的定位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制造用定位装置,包括底座(1)和升降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对零部件进行定位的夹持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槽(9)的宽边开口朝向对应下夹持板(6)的上表面,梯形槽(10)的窄边开口朝向对应下夹持板(6)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座(3)与滑座(5)之间设有橡胶垫,橡胶垫固定连接在升降座(3)对应纵滑槽(14)侧壁位置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座(3)上固定连接有容纳框(7),容纳框(7)内设有可以自由转动的螺纹杆(11),螺纹杆(11)螺纹连接有衔接座(12),衔接座(12)与容纳框(7)内壁滑动接触,衔接座(12)固定连接上夹持板(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框(7)上固定连接有电机(8),电机(8)的输出端贯穿容纳框(7)且固定连接螺纹杆(11)的一端,螺纹杆(11)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容纳框(7)内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气缸(2)的固定端,气缸(2)的伸缩端固定连接在升降座(3)的下表面,底座(1)上还固定连接有导向柱(4),导向柱(4)通过通孔滑动连接升降座(3),导向柱(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5)。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制造用定位装置,涉及定位装置领域,包括底座和升降座,底座上设有对零部件进行定位的夹持结构,夹持结构包括多组下夹持板,多组下夹持板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组滑座,滑座通过开设在升降座上的纵滑槽滑动连接滑座,夹持结构还包括可以在垂直方向上往复运动的上夹持板,多组下夹持板之间形状结构不同,至少一组下夹持板上表面为平面,一组下夹持板上开设有V形槽,一组下夹持板上开设有梯形槽,该定位装置通过夹持结构可以对零部件进行紧固定位,并且通过多组结构形状不同的下夹持板与上夹持板相互配合,使其适应待定位零部件不同形状的定位面,从而更好的对实现对零部件的定位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周才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周才骏
技术研发日:20221201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