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决背光金属件成型过程中四边擦伤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56441发布日期:2023-06-04 09:16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解决背光金属件成型过程中四边擦伤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成型,尤其涉及一种解决背光金属件成型过程中四边擦伤的模具。


背景技术:

1、金属材料在折弯成型时与模腔产生摩擦,使得原材料表面镀层脱落,对产品的外观起到破坏作用,同时摩擦产生的金属粉掉在模具内容易造成产品压印不良,产品表面擦伤部分常期裸露在外会产生氧化问题,背光源金属件属于精密部件,公差只有2-3个丝,故模具在设计时,上下模闭合间隙设计的很小,往往刚好是材料的厚度,为保护产品表面不受擦伤损坏,需在原材料上覆一层保护膜冲压,或者在模具内加润滑油生产,这样需增加相关的成本及人员来处理保护膜及清除油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边角受损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解决背光金属件成型过程中四边擦伤的模具。

2、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解决背光金属件成型过程中四边擦伤的模具,包括:

3、下模,其上侧设置有上模,所述上模上滑动套设有成型模;顶模机构,其设置在下模内,其一侧连接连通有连通管;过滤腔,其设置在下模内,其一侧与连通管相连,其顶部连通有导通道,且导通道的顶端连通有回流腔,且回流腔的顶端连通有回流道;高压道,其位于下模内,且其一端连通有分流腔,所述分流腔的一侧连通有多个高压孔,高压孔的一端与下模的内腔相连通;回收管,其与回流腔相连通。

4、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模机构包括:辅助腔,其设置在下模内,其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与辅助腔腔壁滑动套设的密封板;漏液槽,其设置在下模上,且其与辅助腔相连通,其内部设置与密封板固定连接的顶起架,所述顶起架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匀力杆。

5、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辅助腔的上侧连接有回流道,所述辅助腔的下侧连接有清理道,所述顶起架的横截面采用t形结构。

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模上设置有连接槽,所述回收管的一端位于连接槽内,所述连通管上连接有阀门。

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所述成型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上模上设置有用于导向块移动的导向槽。

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模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对接块,所述下模上设置有与对接块相配合的对接槽。

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模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所述下模上设置有多个螺纹孔。

1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模的底部设置有边缘槽,所述下模的型腔设置有倒角。

11、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2、1、通过多个装置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稳定的进行冲压,同时在工作过程中,可以形成一层水膜,减少器件在冲压过程中与模具之间摩擦,同时可以随着水流冲刷掉可能出现的金属碎屑,实现稳定的冲压需要。

13、2、通过多个定位,可以实现装置的稳定定位,保证精度的稳定,方便脱料,方便工作的进行。



技术特征:

1.一种解决背光金属件成型过程中四边擦伤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决背光金属件成型过程中四边擦伤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模机构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解决背光金属件成型过程中四边擦伤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腔的上侧连接有回流道,所述辅助腔的下侧连接有清理道,所述顶起架的横截面采用t形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决背光金属件成型过程中四边擦伤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上设置有连接槽,所述回收管的一端位于连接槽内,所述连通管上连接有阀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决背光金属件成型过程中四边擦伤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上模上设置有用于导向块移动的导向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决背光金属件成型过程中四边擦伤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模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对接块,所述下模上设置有与对接块相配合的对接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决背光金属件成型过程中四边擦伤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所述下模上设置有多个螺纹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决背光金属件成型过程中四边擦伤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的底部设置有边缘槽,所述下模的型腔设置有倒角。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成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解决背光金属件成型过程中四边擦伤的模具,包括下模,其上侧设置有上模,所述上模上滑动套设有成型模;顶模机构,其设置在下模内,其一侧连接连通有连通管;过滤腔,其设置在下模内,其一侧与连通管相连,其顶部连通有导通道,且导通道的顶端连通有回流腔,且回流腔的顶端连通有回流道;高压道,其位于下模内,且其一端连通有分流腔,所述分流腔的一侧连通有多个高压孔,本技术,可以稳定的进行冲压,同时在工作过程中,可以形成一层水膜,减少器件在冲压过程中与模具之间摩擦,同时可以随着水流冲刷掉可能出现的金属碎屑,实现稳定的冲压需要。

技术研发人员:贺求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星源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