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落架零件加工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64279发布日期:2023-04-20 04:01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起落架零件加工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起落架零件加工,具体为一种起落架零件加工的装置。


背景技术:

1、起落架是飞机下部用于起飞降落或地面(水面)滑行时支撑飞机并用于地面(水面)移动的附件装置,起落架是由多个不同形状的零件组合而成的,而在起落架零件的加工过程中需要用到起落架零件加工的装置。

2、然而现有的起落架零件加工的装置在使用时,大多通过向起落架零件上喷洒冷却液,来对处于加工过程中的起落架零件进行降温,防止起落架零件的温度过高,但是对于这些使用过冷却液来说,由于冷却液中含有大量起落架零件加工出的碎屑,导致冷却液无法进行重复利用,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节能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起落架零件加工的装置,无法使冷却液进行重复利用,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节能效果不好,而提出的一种起落架零件加工的装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设计一种起落架零件加工的装置,包括加工机壳,所述加工机壳的内部中间左侧通过支架与第一电机相固接,所述第一电机的外壁通过电线与控制面板电连接,所述控制面板的外壁与加工机壳相固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接有三角卡盘,所述三角卡盘的内部与起落架零件紧密贴合,所述加工机壳的内部下方设置有节能装置,所述加工机壳的前端中间安装有机门。

4、优选的,所述节能装置包括液体存储箱,所述液体存储箱的底部与加工机壳相固接,所述液体存储箱的内部上方与过滤网滑动连接,所述液体存储箱的内部右下方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一端与循环输水管相连通,所述循环输水管的外壁与加工机壳相固接。

5、优选的,所述加工机壳的内部左上方通过支架与第二电机相固接,所述第二电机的外壁通过电线与控制面板电连接。

6、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接有丝杠,所述丝杠的外壁与丝杠螺母螺纹连接。

7、优选的,所述丝杠螺母的顶部通过滑槽与加工机壳滑动连接,所述丝杠螺母的底部固接有加工刀头。

8、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起落架零件加工的装置,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液体存储箱、过滤网、水泵和循环输水管之间的配合,接通水泵的外接电源,使得水泵的将液体存储箱中的冷却液抽入,并通过循环输水管喷洒在起落架零件上,冷却液会对起落架零件进行降温,并冲走碎屑,冷却液携带着碎屑再次流回液体存储箱中,过滤网会将碎屑阻挡,从而使得冷却液可以进行重复利用,避免了资源的浪费,提高了节能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起落架零件加工的装置,包括加工机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机壳(1)的内部中间左侧通过支架与第一电机(2)相固接,所述第一电机(2)的外壁通过电线与控制面板(10)电连接,所述控制面板(10)的外壁与加工机壳(1)相固接,所述第一电机(2)的输出端固接有三角卡盘(3),所述三角卡盘(3)的内部与起落架零件(5)紧密贴合,所述加工机壳(1)的内部下方设置有节能装置(4),所述加工机壳(1)的前端中间安装有机门(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落架零件加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能装置(4)包括液体存储箱(401),所述液体存储箱(401)的底部与加工机壳(1)相固接,所述液体存储箱(401)的内部上方与过滤网(402)滑动连接,所述液体存储箱(401)的内部右下方安装有水泵(403),所述水泵(403)的一端与循环输水管(404)相连通,所述循环输水管(404)的外壁与加工机壳(1)相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落架零件加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机壳(1)的内部左上方通过支架与第二电机(6)相固接,所述第二电机(6)的外壁通过电线与控制面板(10)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起落架零件加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6)的输出端固接有丝杠(7),所述丝杠(7)的外壁与丝杠螺母(8)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起落架零件加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螺母(8)的顶部通过滑槽与加工机壳(1)滑动连接,所述丝杠螺母(8)的底部固接有加工刀头(9)。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起落架零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起落架零件加工的装置,包括加工机壳,所述加工机壳的内部中间左侧通过支架与第一电机相固接,所述第一电机的外壁通过电线与控制面板电连接,所述控制面板的外壁与加工机壳相固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接有三角卡盘,所述三角卡盘的内部与起落架零件紧密贴合。通过过滤网、水泵和循环输水管之间的配合,接通水泵的外接电源,使得水泵的将液体存储箱中的冷却液抽入,并通过循环输水管喷洒在起落架零件上,冷却液会对起落架零件进行降温,并冲走碎屑,冷却液携带着碎屑再次流回液体存储箱中,过滤网会将碎屑阻挡,从而使得冷却液可以进行重复利用,避免了资源的浪费,提高了节能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黄亮,王东,何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汉中朝阳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2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