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工位卷弹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04402发布日期:2023-06-18 01:22阅读:35来源:国知局
双工位卷弹簧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控制装置,特别是涉及双工位卷弹簧设备。


背景技术:

1、在汽车市场上,伴随着车辆价格下探和智能化产品应用趋势的普及,越来越多品牌的汽车都已经具备了电动后盖功能,该功能通过驱动装置实现后盖的自动开启和关闭,进一步提升了客户的便利性;该功能还具备客户远程操作,障碍物探测、智能化开启等,也大大提升了整车的科技感;

2、而汽车后盖需要使用到执行器卷簧上紧机构,然而现有技术中手工进行卷簧上紧无法控制上紧的力度,并存在安全风险。因人工操作存在一致性差,且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双工位卷弹簧设备,包括整体支撑框架,所述整体支撑框架下端四角处均设置有底部可固定滑轮,所述整体支撑框架前端设置有前置放置盒,所述整体支撑框架左右侧均设置有侧板,所述整体支撑框架左右侧均设置有侧边机械台,所述侧边机械台均位于侧板上方,所述整体支撑框架上端固定安装有顶盖框架,所述整体支撑框架内部上端设置有中间隔板。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整体支撑框架上段右侧设置有液晶显示设备,所述液晶显示设备位于中间隔板的右侧端,仿形机械爪13抓取卷簧后放入产品内固定,通过预设程序通过可编程伺服电机11旋转三点五圈。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整体支撑框架内部设置有两个可编程伺服电机,传动轴上也可以增设角度传感器12给控制器更精确的反馈。本装置通过仿形机械爪13对汽车后盖锁执行器上的卷簧进行精确安装从而达到装配要求。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可编程伺服电机下端均设置有角度传感器,使用可编程伺服电机11连接仿形工装通过仿形机械爪13夹紧弹簧,根据程序进行上紧运动,实现产品自动化高效装配。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角度传感器下端均设置有仿形机械爪。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组所述可编程伺服电机、角度传感器和仿形机械爪分别位于中间隔板的左侧端和右侧端。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9、1、该双工位卷弹簧设备,机械仿形夹爪抓取卷簧后放入产品内固定,通过预设程序通过伺服电机旋转.圈,传动轴上也可以增设角度传感器给控制器更精确的反馈。本装置通过机械仿形夹爪对汽车后盖锁执行器上的卷簧进行精确安装从而达到装配要求,使用可编程伺服电机连接仿形工装通过仿形机械爪夹紧弹簧,根据程序进行上紧运动,实现产品自动化高效装配。



技术特征:

1.双工位卷弹簧设备,包括整体支撑框架(21),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支撑框架(21)下端四角处均设置有底部可固定滑轮(15),所述整体支撑框架(21)前端设置有前置放置盒(14),所述整体支撑框架(21)左右侧均设置有侧板(16),所述整体支撑框架(21)左右侧均设置有侧边机械台(17),所述侧边机械台(17)均位于侧板(16)上方,所述整体支撑框架(21)上端固定安装有顶盖框架(22),所述整体支撑框架(21)内部上端设置有中间隔板(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卷弹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支撑框架(21)上段右侧设置有液晶显示设备(18),所述液晶显示设备(18)位于中间隔板(19)的右侧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卷弹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支撑框架(21)内部设置有两个可编程伺服电机(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工位卷弹簧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可编程伺服电机(11)下端均设置有角度传感器(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工位卷弹簧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角度传感器(12)下端均设置有仿形机械爪(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工位卷弹簧设备,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可编程伺服电机(11)、角度传感器(12)和仿形机械爪(13)分别位于中间隔板(19)的左侧端和右侧端。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控制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双工位卷弹簧设备,包括整体支撑框架,所述整体支撑框架下端四角处均设置有底部可固定滑轮,所述整体支撑框架前端设置有前置放置盒,所述整体支撑框架左右侧均设置有侧板,所述整体支撑框架左右侧均设置有侧边机械台,所述侧边机械台均位于侧板上方。本技术通过机械仿形夹爪抓取卷簧后放入产品内固定,通过预设程序通过伺服电机旋转圈,传动轴上也可以增设角度传感器给控制器更精确的反馈。本装置通过机械仿形夹爪对汽车后盖锁执行器上的卷簧进行精确安装从而达到装配要求,使用可编程伺服电机连接仿形工装通过仿形机械爪夹紧弹簧,根据程序进行上紧运动,实现产品自动化高效装配。

技术研发人员:夏爱武,倪晓亮,马从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布拉诺汽车零部件(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