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导管修复,尤其涉及一种外孔径小于内孔径导管用凹坑修复装置及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1、现行导管凹坑修复方式主要为推压钢球修正法,该法使得导管在钢球的作用下,在内部胀开,进而顶起凹坑,另一种方式是采用外部挤压修复凹坑,具体实现方式为:加热凹坑部位,外力挤压变形位置,凹坑在挤压下回正。
2、上述的修理方法仅针对于普通类等内径的导管,对外孔径小于内孔径的特殊导管无法进行修复,修理范围受限,且外部挤压修复凹坑的技术修复程度受限,仅能修复轻微损伤导管,较深类凹坑的导管则无法修复,此外,外力挤压修复的过程中很容易引起新的变形和损伤,造成导管二次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保证对外孔径小于内孔径特殊导管的凹坑修复效果,而提出的一种外孔径小于内孔径导管用凹坑修复装置及修复方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外孔径小于内孔径导管用凹坑修复装置,包括:
3、外套筒,所述外套筒设置于待修复导管的内部,且所述外套筒与所述待修复导管的外孔相适配;
4、伞形顶杆,所述伞形顶杆设置于所述待修复导管的内部,且所述伞形顶杆与所述外套筒可拆卸相连,所述伞形顶杆用于拱起修复待修复导管的凹坑;
5、推动组件,所述推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外套筒内部,且所述推动组件贯穿所述伞形顶杆,所述推动组件用于将伞形顶杆进行拱起。
6、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伞形顶杆包括:
7、连接头,所述连接头设置于所述外套筒的一端,所述连接头与所述外套筒螺纹相连;
8、多个顶位块,多个所述顶位块设置于所述连接头的一侧,多个所述顶位块位于远离所述外套筒的一端处,且多个所述顶位块沿所述连接头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分布,组成一个可活动张开的圈套;
9、其中,多个所述顶位块组成的圈套内部设置有内锥面,多个所述顶位块之间均设置有间隔槽。
10、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头呈t字形套筒,多个所述顶位块沿所述连接头t字形套筒的中线轴线处环形阵列,且多个所述顶位块位于呈t字形的连接头处的水平位。
11、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退应力槽,所述退应力槽呈圆形槽状,所述退应力槽设置于多个所述顶位块与所述连接头的连接处。
12、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伞形顶杆为一体成型结构,且多个所述顶位块具备弹性形变能力。
13、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推动组件包括:
14、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滑动连接于所述外套筒的内部,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贯穿所述伞形顶杆;
15、顶锥,所述顶锥呈锥形,所述顶锥设置于所述伞形顶杆的一端处,所述顶锥的锥形面与多个所述顶位块的内锥面相抵接,且所述顶锥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相连;
16、锁紧件,所述锁紧件设置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所述锁紧件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螺纹相连。
17、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所述外套筒、所述连接头、所述顶锥同轴相连。
18、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还包括:
19、过渡面,所述过渡面设置于多个所述顶位块的外部。
20、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多个所述顶位块在所述内锥面上加工有耐磨涂层。
21、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外孔径小于内孔径导管用凹坑修复方法,采用了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外孔径小于内孔径导管用凹坑修复装置,所述修复方法包括:
22、测量出待修复导管上的全部信息,根据所述全部信息选择相应的修复工具,进行组装成所述修复装置,其中,所述全部信息包括:待修复导管的凹坑位置距离信息、外孔径长、内孔径长;
23、对待修复导管上的凹坑处进行加热处理,待加热到预设温度后,将所述修复装置插入待修复导管内;
24、将外套筒移动至待修复导管内部,让伞形顶杆位于凹坑处,而后将外套筒进行限位,移动连接杆,连接杆拉动顶锥进行移动,此时顶锥上的锥形面与多个顶位块上的内锥面进行接触;
25、连接杆继续拉动顶锥,顶锥利用逐渐增大的锥形面将多个顶位块进行撑起,此时多个顶位块上与待修复导管的凹坑处进行抵接,将其进行顶起,而后利用锁紧件将移动杆进行限位;
26、在利用多个顶位块将待修复导管的凹坑顶起修复后,保温一段时间,松开锁紧件,伞型顶杆整体失去支撑力,伞形顶杆复原,而后取出修复装置,对待修复导管的内外表面进行检查,完成对待修复导管的凹坑修复。
2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28、本发明在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外套筒、伞形顶杆和推动组件。利用外套筒将伞形顶杆送入待修复导管的内部,让伞形顶杆处于待修复导管的凹坑下方,然后利用推动组件在伞形顶杆内,将伞形顶杆进行撑起,同时对待修复导管凹坑处进行加热,让推动组件将伞形顶杆继续进行撑起,将待修复导管凹坑处进行修复。即本修复装置能够对外孔孔径小于内孔孔径的特殊导管进行凹坑修复,同时能够有效的保证对外孔孔径小于内孔孔径的特殊导管的修复效果。
1.一种外孔径小于内孔径导管用凹坑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孔径小于内孔径导管用凹坑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伞形顶杆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外孔径小于内孔径导管用凹坑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呈t字形套筒,多个所述顶位块沿所述连接头t字形套筒的中线轴线处环形阵列,且多个所述顶位块位于呈t字形的连接头处的水平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外孔径小于内孔径导管用凹坑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退应力槽,所述退应力槽呈圆形槽状,所述退应力槽设置于多个所述顶位块与所述连接头的连接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外孔径小于内孔径导管用凹坑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伞形顶杆为一体成型结构,且多个所述顶位块具备弹性形变能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外孔径小于内孔径导管用凹坑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滑动连接于所述外套筒的内部,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贯穿所述伞形顶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外孔径小于内孔径导管用凹坑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所述外套筒、所述连接头、所述顶锥同轴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2-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外孔径小于内孔径导管用凹坑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渡面,所述过渡面设置于多个所述顶位块的外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外孔径小于内孔径导管用凹坑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顶位块在所述内锥面上加工有耐磨涂层。
10.一种外孔径小于内孔径导管用凹坑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了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外孔径小于内孔径导管用凹坑修复装置,所述修复方法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