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激光设备的可移动红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09885发布日期:2023-10-12 10:46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激光设备的可移动红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激光加工,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激光设备的可移动红光模组。


背景技术:

1、现有激光加工设备常用光源为10.6μm(co2激光)和1064nm(光纤激光),皆为不可见红外光,因此在生产应用中为了指示激光位置通常采用合束镜和红光二极管进行指示。

2、合束镜的作用:是把两束光合为一束。在激光工业中的应用,主要是使得激光红光可见,一般是将10.6μm或1064nm的红外激光和500-700nm的红光合为一束。合束镜被设计为与入射激光成45度布置,透过长波的激光束,并可反射与激光呈90°布置的红光,并通过调整红光二极管使得两束光重合。

3、现有红光使用方式由于采用了合束镜,在激光传经过合束镜时造成了损耗,通常的损耗约为3%-5%,同时合束镜由于表面镀层与反射镜的区别,在耐磨与使用寿命上也不如普通反射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激光设备的可移动红光模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激光设备通常采用合束镜和红光二极管指示激光位置,导致激光发生损耗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激光设备的可移动红光模组,包括底座,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二极管底座、红光二极管、滑座和驱动构件,所述滑座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二极管底座与所述滑座固定连接,并设置在所述滑座上,所述红光二极管与所述二极管底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二极管底座远离所述滑座的一侧,所述驱动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驱动所述滑座进行往复移动。

3、其中,所述驱动构件包括减速电机、凸轮和限位部件,所述减速电机与所述底座连接,并位于所述底座靠近所述滑座的一侧;所述凸轮设置在所述减速电机上,并与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且与所述滑座抵接;所述限位部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4、其中,所述滑座包括座体和滑轨,所述滑轨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座靠近所述减速电机的一侧,所述座体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并与所述二极管底座固定连接,且套设在所述滑轨上。

5、其中,所述滑座还包括抵接轮,所述抵接轮与所述座体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座体靠近所述凸轮的一侧,且与所述凸轮抵接。

6、其中,所述驱动构件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座体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座体上。

7、其中,所述底座具有滑槽和限位凸台,所述滑槽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位于所述底座靠近所述座体的一侧;所述限位凸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位于所述底座靠近所述滑槽的一侧。

8、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激光设备的可移动红光模组,在激光设备工作过程中需红光指示时,启动所述红光二极管,通过控制板卡控制所述驱动构件工作,使所述驱动构件驱动所述底座移动,所述底座带动所述二极管底座和所述红光二极管移动,使所述红光二极管向左移动达到“红光指示”位置,此处的“红光指示”位置在激光的移动路径上,通过使所述红光二极管发出的红光沿着激光的移动路径传播,方便工作人员判断激光的位置,当需激光加工时,控制板卡控制所述驱动构件工作,进而使所述驱动构件驱动所述滑座向右移动,进而带动所述红光二极管到达“激光加工”位置,此处的“激光加工”位置为避开激光传播路径的位置,即使所述滑座、所述二极管底座和红光二极管不能干涉激光的传播的位置,实现无需使用合束镜即可用红光指示激光位置,根据工作需要通过所述驱动构件驱动所述滑座移动,进而带动所述红光二极管切换“红光指示”或“激光加工”位置,避免激光通过合束镜时造成损耗。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激光设备的可移动红光模组,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激光设备的可移动红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激光设备的可移动红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激光设备的可移动红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激光设备的可移动红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激光设备的可移动红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激光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激光设备的可移动红光模组,包括底座,还包括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包括二极管底座、红光二极管、滑座和驱动构件,滑座与底座滑动连接,二极管底座与滑座固定连接,红光二极管与二极管底座固定连接,通过控制板卡控制驱动构件工作,使驱动构件驱动底座移动,底座带动二极管底座和红光二极管移动,使红光二极管能够向左或向右移动,红光二极管向左移动到达“红光指示”位置,向右移动到达“激光加工”位置,实现无需使用合束镜即可用红光指示激光位置,根据工作需要通过驱动构件驱动滑座移动,进而带动红光二极管切换“红光指示”或“激光加工”位置。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韩孟阳,邱盛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艾航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