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件校形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60100发布日期:2023-10-06 15:32阅读:37来源:国知局
板件校形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金属校形,尤其涉及一种板件校形工装。


背景技术:

1、核岛内的水池的池壁厚度较薄,无法为水池内部的设备和管道提供生根部位,需要在水池的池壁上设置金属板件以对设备和管道提供支撑。部分金属板件的面积较大,对这些大型金属板件进行焊接时,很容易因为大量焊接热量输入导致金属板件变形、表面平整度变差,在焊接过程完成后需要对金属板件进行校形以满足平整度要求。

2、针对大型金属板件焊接后的校形,传统校正方式为人工锤击或静力顶压的方式,然而这些校形方式均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校形效率低下,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校形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件校形工装,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大型金属板件校形技术效率低下,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校形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板件校形工装,包括底座、门式架、平衡梁和校形器,所述底座的顶部形成校形平台,所述校形平台用于放置所述板件;所述门式架安装在所述校形平台上,所述门式架与所述校形平台之间形成门洞,所述门式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门式架沿纵向间隔设置;所述平衡梁沿纵向延伸,所述平衡梁穿过多个所述门式架的所述门洞,所述平衡梁的两端分别对应安装有两个滑移组件,所述平衡梁通过两个所述滑移组件分别与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所述门式架的横梁连接,所述滑移组件能带动所述平衡梁相对所述横梁横向移动;所述校形器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平衡梁的底部并能相对所述平衡梁沿纵向滑动,所述校形器的底部设置有升降轴,所述校形器能驱动所述升降轴相对所述平衡梁升降,且所述升降轴在下降时能压平放置于所述校形平台上的所述板件。

4、可选地,所述滑移组件包括吊环和多个滑轮,所述吊环套设于对应的所述横梁外,所述吊环包括两个沿纵向间隔设置的竖板和连接于两个所述竖板顶部的纵板,两个所述竖板的底部均安装在所述平衡梁上,所述纵板位于对应的所述横梁上方;所述吊环与对应的所述横梁之间有滑动间隙,所述纵板的底部安装有与对应的所述横梁滑动配合的多个所述滑轮,多个所述滑轮位于所述滑动间隙内。

5、可选地,所述平衡梁包括间隔设置的顶板、底板及连接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的两个横向间隔的侧板,所述顶板、所述底板和两个所述侧板之间围成空腔,所述吊环的两个所述竖板均安装在所述顶板上,所述校形器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底板。

6、可选地,所述底板的两端分别延伸出两个所述侧板,以分别形成两个均沿纵向延伸的滑轨,所述校形器的顶部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两个滑道,两个所述滑道分别与两个所述滑轨滑动接触配合。

7、可选地,所述底板上开设有沿纵向延伸的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校形器的顶部安装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顶部穿过所述滑槽伸入所述空腔内,所述滑动杆的顶部安装有能搭接于所述底板上表面的限位块,所述滑动杆能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

8、可选地,所述校形器为液压千斤顶,所述液压千斤顶的活塞顶杆形成所述升降轴,所述活塞顶杆的下端连接有顶帽,所述顶帽的底端面为平面,所述液压千斤顶在驱动所述活塞顶杆下降时,所述顶帽能压平放置于所述校形平台上的所述板件。

9、可选地,所述校形器为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伸缩杆形成所述升降轴,所述液压缸的下端连接有顶块,所述液压缸在驱动所述伸缩杆下降时,所述顶块能压平放置于所述校形平台上的所述板件。

10、可选地,所述校形平台上设置有两根沿横向间隔的支撑架,各所述支撑架沿纵向延伸,两根所述支撑架的高度一致且用于共同支撑所述板件。

11、可选地,所述校形平台开设有多个沿横向间隔设置的安装孔,所述支撑架能可拆卸地安装于任一所述安装孔。

12、可选地,所述底座包括支撑平板和多个竖向设置的支撑脚,所述支撑平板支撑于多个所述支撑脚的顶部,且所述支撑平板形成所述校形平台。

13、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板件校形工装,通过将板件放置在校形平台上,滑动平衡梁相对横梁沿横向滑动,并滑动校形器相对平衡梁沿纵向滑动,实现校形器在平面内移动以将升降轴的底部对准板件上的待校形部位,再驱动校形器下降升降轴,使得升降轴的底部能压平放置在校形平台上的板件,完成校形过程。相较于传统的校形方式,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中校形器移动方便,校形过程中人工操作步骤少,可节省时间和人力,提高校形效率,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从而降低校形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板件校形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件校形工装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件校形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组件包括吊环和多个滑轮,所述吊环套设于对应的所述横梁外,所述吊环包括两个沿纵向间隔设置的竖板和连接于两个所述竖板顶部的纵板,两个所述竖板的底部均安装在所述平衡梁上,所述纵板位于对应的所述横梁上方;所述吊环与对应的所述横梁之间有滑动间隙,所述纵板的底部安装有与对应的所述横梁滑动配合的多个所述滑轮,多个所述滑轮位于所述滑动间隙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件校形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梁包括间隔设置的顶板、底板及连接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的两个横向间隔的侧板,所述顶板、所述底板和两个所述侧板之间围成空腔,所述吊环的两个所述竖板均安装在所述顶板上,所述校形器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底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件校形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两端分别延伸出两个所述侧板,以分别形成两个均沿纵向延伸的滑轨,所述校形器的顶部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两个滑道,两个所述滑道分别与两个所述滑轨滑动接触配合。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件校形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开设有沿纵向延伸的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校形器的顶部安装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顶部穿过所述滑槽伸入所述空腔内,所述滑动杆的顶部安装有能搭接于所述底板上表面的限位块,所述滑动杆能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板件校形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形器为液压千斤顶,所述液压千斤顶的活塞顶杆形成所述升降轴,所述活塞顶杆的下端连接有顶帽,所述顶帽的底端面为平面,所述液压千斤顶在驱动所述活塞顶杆下降时,所述顶帽能压平放置于所述校形平台上的所述板件。

7.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板件校形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形器为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伸缩杆形成所述升降轴,所述液压缸的下端连接有顶块,所述液压缸在驱动所述伸缩杆下降时,所述顶块能压平放置于所述校形平台上的所述板件。

8.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板件校形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形平台上设置有两根沿横向间隔的支撑架,各所述支撑架沿纵向延伸,两根所述支撑架的高度一致且用于共同支撑所述板件。

9.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板件校形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形平台开设有多个沿横向间隔设置的安装孔,所述支撑架能可拆卸地安装于任一所述安装孔。

10.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板件校形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支撑平板和多个竖向设置的支撑脚,所述支撑平板支撑于多个所述支撑脚的顶部,且所述支撑平板形成所述校形平台。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件校形工装,涉及金属校形领域,包括底座、门式架、平衡梁和校形器;底座的顶部形成校形平台,校形平台用于放置板件;门式架安装在校形平台上,门式架与校形平台之间形成门洞,门式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门式架沿纵向间隔设置;平衡梁沿纵向延伸,平衡梁穿过多个门式架的门洞,平衡梁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滑移组件与位于最外侧的两个门式架的横梁连接,滑移组件能带动平衡梁相对横梁横向移动;校形器可滑动地连接于平衡梁的底部并能相对平衡梁沿纵向滑动,校形器的底部设置有升降轴,升降轴在下降时能压平板件。本发明方案中的校形器移动方便,校形过程人工操作步骤少,可提高校形效率,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校形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栗建博,王康,王宇宁,蔡彪,康军,史宏汝,刘冬冬,徐西广,杨运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