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茶籽恒温压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06725发布日期:2023-12-16 14:44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山茶籽恒温压榨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山茶籽压榨,特别是涉及一种山茶籽恒温压榨机。


背景技术:

1、山茶籽,别名油茶籽,是油茶树的果实,具有抗衰老和降低胆固醇的功效,适合高血压病患者食用,而且还具有减肥、降血脂,防止血管硬化等保健作用,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人们通常喜欢用来榨油,在当今的社会已经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

2、随着现代工艺的进步和发展,在对山茶籽进行榨油过程中,为了降低人工榨油的劳动强度,越来越多的压榨机被使用到榨油作业当中,现有的压榨机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对压榨出的山茶籽油进行接收,然后使用过滤机构对接收的山茶籽油进行过滤,步骤较为繁琐,且影响压榨效率,同时目前榨油设备在长时间工作后,由于油料与设备的长时间摩擦,会产生大量热量,过高温度会影响出油率也影响机器的使用寿命,长时间使用后需要停机散热,同样影响榨油效率;

3、对此,我们设计一种山茶籽恒温压榨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2、本发明为一种山茶籽恒温压榨机,包括压榨箱、过滤箱以及水箱,所述过滤箱设置在压榨箱右侧,所述水箱设置在压榨箱后侧,所述压榨箱与过滤箱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所述压榨箱上端口活动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转动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下端连接有压块,所述压块与压榨箱内腔相互配合,所述压榨箱底部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压榨箱下表面设置有排油漏斗,与通孔相配合,所述排油漏斗下端连通有导油管,所述导油管右端穿过第二外壳,延伸至过滤箱内部,所述水箱表面通过抽水管连接有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出水端连接有送水管,所述送水管上端延伸至第一外壳内部下侧,所述第一外壳右表面上侧与第二外壳上表面之间连通有第一导流管,所述第一导流管下部为弯曲结构,且所述第一导流管下端延伸至第二外壳内腔底部,所述第二外壳后表面上侧与水箱之间连通有第二导流管;

3、上述结构中,通过所述转动杆与压块的相互配合,便于对投入压榨箱内部的山茶籽进行压榨,结合排油漏斗与压榨箱底部通孔的相互配合下,以及导油管的作用,便于将压榨出的山茶籽油,导入过滤箱内部,方便后续山茶籽油的过滤,其中在循环水泵与抽水管的相互配合下,便于将水箱内部冷却水抽出,经送水管送入第一外壳内腔,对压榨箱外表面进行冷却降温,进而达到恒温压榨的目的,随着第一外壳在内腔水位的上升,在第一导流管的作用下,将多余的冷却水导向第二外壳内腔,对过滤箱外壁进行冷却降温,防止榨油设备温度过高,保证了山茶籽压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其中在第二导流管的作用下,便于将第二外壳内部多余的冷却水排出,并引回至水箱内部,实现了冷却水的循环流动,保证了压榨过程中对压榨箱以及过滤箱的冷却效果;

4、所述导油管右端螺纹配合有延伸管,所述过滤箱内壁下侧固定有环形结构的凸台,所述过滤箱内部活动设置有若干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壁设置有滤布,所述延伸管出口端处于滤布正上方,所述固定环下表面固定有若干支撑腿,最下侧的所述支撑腿与凸台相配合,上侧的所述支撑腿与下侧相邻的固定环上端面相互配合,通过所述延伸管出口端处于滤布正上方,便于将导油管引出的山茶籽油导出,落在滤布上,在若干滤布的多层过滤下,对压榨的山茶籽油进行过滤处理,实现了山茶籽油的压榨和过滤一体化作业,解决了现有榨油过程中,需要先对榨出的山茶籽油进行收集,然后进行过滤,步骤较为繁琐的弊端,有效提高了压榨效率。

5、优选地,所述压榨箱左表面上侧连通有送料筒,所述送料筒内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置有螺旋叶,所述送料筒上表面左侧连通有进料漏斗。

6、优选地,所述盖板上表面固定有“u”形结构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内部安装有压榨电机,所述压榨电机输出轴与转动杆上端相连接。

7、优选地,所述压榨箱后表面固定有“l”形结构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表面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伸缩端与安装架上表面连接。

8、优选地,所述送料筒与压榨箱连通处内壁固定有支撑板,所述转轴右端与支撑板转动配合,所述送料筒左表面安装有送料电机,所述送料电机输出轴与转轴左端相连接。

9、优选地,所述过滤箱底部连通有排油管,所述过滤箱上端口通过卡扣安装有箱盖。

10、优选地,所述盖板下表面设置有橡胶块,与压榨箱内壁相互配合,且所述压块上部为倾斜结构。

11、优选地,所述水箱前表面左侧设置有透明板,所述水箱左表面上侧连通有注水管。

12、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本发明通过转动杆与压块的相互配合,便于对投入压榨箱内部的山茶籽进行压榨,结合排油漏斗与压榨箱底部通孔的相互配合下,以及导油管的作用,便于将压榨出的山茶籽油,导入过滤箱内部,方便后续山茶籽油的过滤,其中在循环水泵与抽水管的相互配合下,便于将水箱内部冷却水抽出,经送水管送入第一外壳内腔,对压榨箱外表面进行冷却降温,进而达到恒温压榨的目的,随着第一外壳在内腔水位的上升,在第一导流管的作用下,将多余的冷却水导向第二外壳内腔,对过滤箱外壁进行冷却降温,进一步防止压榨设备温度过高,其中在第二导流管的作用下,便于将第二外壳内部多余的冷却水排出,并引回至水箱内部,实现了冷却水的循环流动,保证了压榨过程中对压榨箱以及过滤箱的冷却效果;

14、其中延伸管出口端处于滤布正上方,便于将导油管引出的山茶籽油导出,落在滤布上,在若干滤布的多层过滤下,对压榨的山茶籽油进行过滤处理,实现了山茶籽油的压榨和过滤一体化作业,解决了现有榨油过程中,需要先对榨出的山茶籽油进行收集,然后进行过滤,步骤较为繁琐的弊端,有效提高了压榨效率。

15、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山茶籽恒温压榨机,包括压榨箱(1)、过滤箱(2)以及水箱(3),所述过滤箱(2)设置在压榨箱(1)右侧,所述水箱(3)设置在压榨箱(1)后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榨箱(1)与过滤箱(2)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外壳(4)与第二外壳(5),所述压榨箱(1)上端口活动设置有盖板(6),所述盖板(6)上转动设置有转动杆(7),所述转动杆(7)下端连接有压块(8),所述压块(8)与压榨箱(1)内腔相互配合,所述压榨箱(1)底部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压榨箱(1)下表面设置有排油漏斗(9),与通孔相配合,所述排油漏斗(9)下端连通有导油管(10),所述导油管(10)右端穿过第二外壳(5),延伸至过滤箱(2)内部,所述水箱(3)表面通过抽水管连接有循环水泵(12),所述循环水泵(12)出水端连接有送水管(13),所述送水管(13)上端延伸至第一外壳(4)内部下侧,所述第一外壳(4)右表面上侧与第二外壳(5)上表面之间连通有第一导流管(14),所述第一导流管(14)下部为弯曲结构,且所述第一导流管(14)下端延伸至第二外壳(5)内腔底部,所述第二外壳(5)后表面上侧与水箱(3)之间连通有第二导流管(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茶籽恒温压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榨箱(1)左表面上侧连通有送料筒(20),所述送料筒(20)内部设置有转轴(21),所述转轴(21)上设置有螺旋叶(22),所述送料筒(20)上表面左侧连通有进料漏斗(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山茶籽恒温压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6)上表面固定有“u”形结构的安装架(25),所述安装架(25)内部安装有压榨电机(24),所述压榨电机(24)输出轴与转动杆(7)上端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山茶籽恒温压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榨箱(1)后表面固定有“l”形结构的固定架(26),所述固定架(26)上表面安装有液压缸(27),所述液压缸(27)伸缩端与安装架(25)上表面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山茶籽恒温压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筒(20)与压榨箱(1)连通处内壁固定有支撑板,所述转轴(21)右端与支撑板转动配合,所述送料筒(20)左表面安装有送料电机(28),所述送料电机(28)输出轴与转轴(21)左端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山茶籽恒温压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2)底部连通有排油管(29),所述过滤箱(2)上端口通过卡扣安装有箱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山茶籽恒温压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6)下表面设置有橡胶块,与压榨箱(1)内壁相互配合,且所述压块(8)上部为倾斜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山茶籽恒温压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3)前表面左侧设置有透明板,所述水箱(3)左表面上侧连通有注水管。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茶籽恒温压榨机,涉及山茶籽压榨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压榨箱、过滤箱以及水箱,压榨箱与过滤箱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压榨箱上端口活动设置有盖板,盖板上转动设置有转动杆,转动杆下端连接有压块,与压榨箱内腔相互配合,便于山茶籽的压榨,压榨箱底部开设有若干通孔,压榨箱下表面设置有排油漏斗,排油漏斗下端连通有导油管,导油管右端延伸至过滤箱内部,便于将压榨后的油导入过滤箱内,水箱表面通过抽水管连接有循环水泵,循环水泵出水端连接有送水管,送水管上端延伸至第一外壳内部下侧,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之间连通有第一导流管,便于冷却水的循环流动,对榨油设备进行冷却,延长其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杨勇波,余雪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省义丰祥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