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字型铝合金模锻件的曲面分模锻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127744发布日期:2024-02-22 21:42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T字型铝合金模锻件的曲面分模锻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枝丫类锻造,特别是涉及一种t字型铝合金模锻件的曲面分模锻造方法。


背景技术:

1、t字型铝合金锻件是航空领域常见的锻件,通常在t字型铝合金锻件产品研制开发初期,采用自由锻工艺进行小批量试制。但是因自由锻件存在加工余量较大、加工变形较大以及加工效率较低等缺点,无法很好地满足正式批产后的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t字型铝合金模锻件的曲面分模锻造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有效地提高加工效率和精度。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3、本发明提供一种t字型铝合金模锻件的曲面分模锻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锯切铝合金棒料,得到锻前棒料;

5、s2:将锻前棒料自外壁沿径向向内车削,去除锻前棒料表层的粗晶环,得到预锻棒料;

6、s3:将预锻棒料加热至变形温度,自由锻进行模锻前制坯,得到模锻前坯;

7、s4:将模锻前坯加热至变形温度,采用曲面分模的开式锻模进行锻造得到模锻件。

8、优选的,在s4后还包括:

9、s5:采用切边模将模锻件的飞边切除;

10、s6:模锻件切除飞边后,对模锻件分模面周边的残留毛刺和模锻件表面的折叠、压伤以及嵌入的氧化皮缺陷进行打磨、清理;

11、s7:固溶时效;

12、s8:采用酸洗方法去除模锻件表面油污。

13、优选的,在s1前还包括:

14、s01:确定模锻件的分模面;

15、s02:确定模锻件的加工定位基准;

16、s03:绘制模锻件的图纸以及数模;

17、s04:确定s4中的锻模以及s5中的切边模结构。

18、优选的,在s01中,模锻件的分模面为使上下部分对称分布的分模面。

19、优选的,在s02中,设置模锻件的大头端两侧各具有一个工艺余块,模锻件的小头端具有一个工艺余块。

20、优选的,在s04中,锻模包括上锻模、下锻模以及至少两个闭合导柱,各闭合导柱的一端固定设于下锻模上,另一端能够在上锻模与下锻模合模时伸进上锻模开设的导柱安装孔中,上锻模的下表面上围绕上模膛开设有上环形凹槽,下锻模的上表面上围绕下模膛开设有下环形凹槽,上环形凹槽与下环形凹槽能够在上锻模与下锻模合模时对合围成毛边腔。

21、优选的,在s7中,模锻件在电炉内均匀区均匀摆放,模锻件之间的摆放间隙≥50mm。

22、优选的,在s2中,将锻前棒料自外壁沿径向向内车削的厚度≥10mm。

23、优选的,在s4中,锻模使用前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不低于300℃。

24、优选的,在s4中,锻造采用“轻-重-轻”的操作方法,起初采用轻击,当坯料逐渐贴合模膛后,然后重击保证最终成型尺寸,重击后需要开模检查是否存在余料,若存在余料,则再合模进行轻击修整。

25、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26、本发明提供的t字型铝合金模锻件的曲面分模锻造方法,模锻件尺寸在零件外形尺寸上均匀放量,相比自由锻件加工的零件是在长方体中机加出来,避免了加工去量过大、零件产生内应力较大以及零件变形不可控,提高产品质量一致性和产品的装配质量,能够解决自由锻件机加加工工艺复杂、占机时间长,加工效率低,加工成本高等问题;在s4前,自由锻进行模锻前制坯,能够保证模锻件充分地充满模膛;由于t字型铝合金模锻件为曲面分模,t字型铝合金模锻件两端落差较大,锻造过程产生较大的错移力,因此采用开式锻模,使用闭合导柱将上下锻模闭锁,克服错移力,避免模锻件产生错移。



技术特征:

1.一种t字型铝合金模锻件的曲面分模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字型铝合金模锻件的曲面分模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4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t字型铝合金模锻件的曲面分模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前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t字型铝合金模锻件的曲面分模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01中,模锻件的分模面为使上下部分对称分布的分模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t字型铝合金模锻件的曲面分模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02中,设置模锻件的大头端两侧各具有一个工艺余块,模锻件的小头端具有一个工艺余块。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t字型铝合金模锻件的曲面分模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04中,锻模包括上锻模、下锻模以及至少两个闭合导柱,各闭合导柱的一端固定设于下锻模上,另一端能够在上锻模与下锻模合模时伸进上锻模开设的导柱安装孔中,上锻模的下表面上围绕上模膛开设有上环形凹槽,下锻模的上表面上围绕下模膛开设有下环形凹槽,上环形凹槽与下环形凹槽能够在上锻模与下锻模合模时对合围成毛边腔。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t字型铝合金模锻件的曲面分模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7中,模锻件在电炉内均匀区均匀摆放,模锻件之间的摆放间隙≥5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字型铝合金模锻件的曲面分模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将锻前棒料自外壁沿径向向内车削的厚度≥1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字型铝合金模锻件的曲面分模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4中,锻模使用前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不低于30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字型铝合金模锻件的曲面分模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4中,锻造采用“轻-重-轻”的操作方法,起初采用轻击,当坯料逐渐贴合模膛后,然后重击保证最终成型尺寸,重击后需要开模检查是否存在余料,若存在余料,则再合模进行轻击修整。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字型铝合金模锻件的曲面分模锻造方法,涉及铝合金枝丫类锻造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锯切铝合金棒料,得到锻前棒料;S2:将锻前棒料自外壁沿径向向内车削,去除锻前棒料表层的粗晶环,避免粗晶环残留到模锻件表面,得到预锻棒料;S3:将预锻棒料加热至变形温度,自由锻进行模锻前制坯,得到模锻前坯;S4:将模锻前坯加热至变形温度,采用曲面分模的开式锻模进行锻造得到模锻件;本发明能够有效地提高加工效率和精度。

技术研发人员:王忠建,李艳梅,温学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阳航空螺旋桨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