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矫直机上下料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94262发布日期:2023-06-17 23:18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矫直机上下料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上下料工装的,特别是涉及一种矫直机上下料工装。


背景技术:

1、矫直机是对金属型材、棒材、管材、线材等进行矫直的设备,矫直机通过矫直辊对棒材等进行挤压使其改变直线度,现有的矫直机大多数安装有上下料机构,经检索公开号为cn212682253u的专利文件中,提供了一种具有上下料机构的矫直机,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方固定安装有矫直机主体,所述底板上方一侧设置有下料机构,所述矫直机主体的进料口一侧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固定有存放壳体,所述存放壳体内存放有多个板材,所述存放壳体一侧开设有开口,所述存放壳体另一侧开设有侧开口,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滑孔,所述滑孔内滑动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上固定有上板,所述滑板下方一侧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固定有滑块,所述滑板所述支撑板底部两侧均固定有下板,两个所述下板之间固定有滑杆,所述滑杆上滑动设置有滑套,所述滑套下方固定有下滑杆,所述下滑杆一端穿过滑块并固定有限位板,所述底板上方一侧固定有侧板,所述侧板一侧固定有电机底板,所述电机底板上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一侧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一端穿过侧板并固定有侧滑块,所述转轴与侧板接触处固定有轴承,所述滑块一侧转动连接有l形板,所述l形板内固定有侧滑杆,所述侧滑杆一端穿过侧滑块并向下延伸,所述侧滑杆外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在侧滑块上,所述弹簧另一端固定在l形板上,但其使用过程中发现,在电机带动侧滑块转动时,由于侧滑块受到侧滑杆的限制,即不能进行转动,也不能实现上下移动,并且会造成电机过载而出现损坏,导致装置整体机构不合理,不存在推广性,因此需要一种新的矫直机上下料工装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现自动化上料,并且有效避免了采用电机带动侧滑块转动时,因受侧滑杆的影响导致电机过载损坏,结构设计合理,具有推广性的矫直机上下料工装。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矫直机上下料工装,包括底座、矫直机本体、支撑板和存放壳体,矫直机本体固定在底座的顶端中部,支撑板的左端设置有进料口,支撑板的右端设置有出料口,并且支撑板固定在矫直机本体的左端,存放壳体固定在支撑板的顶端,存放壳体左右两端底部设置有开口,并且存放壳体右端的开口与矫直机本体的进料口相对应,存放壳体的顶端设置有放料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力机构、推板、导料板和收料组件,动力机构安装在支撑板上,动力机构用于带动推板左右移动,推板可从存放壳体左端的开口伸入到存放壳体内,并且导料板安装在矫直机本体右端的出料口处,收料组件位于导料板的下方,收料机构用于承接矫直后的板料;将板料码放在存放壳体内,并通过动力机构带动推板向右侧移动,使得推板将存放壳体最底部的板料推送到矫直机本体内进行矫直,推送完毕后,使得动力机构反转,从而使得推板向左侧移动,此时倒数第二个板料下降到存放壳体的底部,重复上述动作,使得推板能够持续的将板料推送到矫直机本体内矫直,实现自动化上料,并且矫直后的板料通过导料板导入收料组件内进行收集即可,避免采用电机带动侧滑块转动时,因受侧滑杆的影响导致电机过载损坏,结构设计合理,具有推广性。

3、优选的,动力机构包括电机固定架、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转动轴、两组固定块、滑杆和滑块,电机通过电机固定架固定在底座的顶端左侧,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齿轮连接,并且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连接,第二齿轮固定在转动轴的右侧,转动轴与两组固定块转动连接,转动轴的左半部设置有螺纹,并且两组固定块对称固定在支撑板底端的左右两侧,滑杆固定在支撑板的左端,并且滑块与固定块的左侧螺装连接,并与滑杆滑动连接,并且滑块固定在推板底端的左侧;通过电机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连接,从而使得转动轴转动,并使得滑块在滑杆的配合使用下,带动推板左右移动,为推板的移动提供动力。

4、优选的,收料组件包括两组滑轨、两组c型滑块、收料箱和拉手,两组滑轨分别对称固定在底座顶端右侧的前后两侧,两组c型滑块分别与两组滑轨滑动连接,并且c型滑块与滑轨也可通过螺栓螺装连接,两组c型滑块分别对称固定在收料箱底端的前后两侧,收料箱的顶端设置有开口,并且收料箱位于导料板的下方,拉手固定在收料箱的右端;通过设置收料箱便于承接从导料板导出的矫直后的板料,并且通过拧松c型滑块与滑轨连接的螺栓,同时向右侧拉动拉手,使得收料箱在滑轨和c型滑块的配合使用下向右侧移动,从而使得收料箱从导料板的下方移出,便于工作人员对收料箱内收集的板料进行集中处理,提高装置的使用便捷性。

5、优选的,还包括隔震垫,隔震垫固定在电机固定架与电机之间;通过设置隔震垫,减小震动对电机的影响,确保电机的稳定运行。

6、优选的,还包括限位块,限位块固定在滑杆的左端,并且限位块与转动轴的左端转动连接;通过设置限位块,对滑块进行限位,避免滑块与转动轴脱离,提高装置的结构稳定性。

7、优选的,还包括防滑套,防滑套固定套装在拉手上;通过设置防滑套,避免工作人员拉动拉手时出现打滑现象,避免出现磕碰损伤,提高装置的使用可靠性。

8、优选的,电机为消音电机;通过设置消音电机,减小噪音污染,提高装置的使用效果。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将板料码放在存放壳体内,并通过动力机构带动推板向右侧移动,使得推板将存放壳体最底部的板料推送到矫直机本体内进行矫直,推送完毕后,使得动力机构反转,从而使得推板向左侧移动,此时倒数第二个板料下降到存放壳体的底部,重复上述动作,使得推板能够持续的将板料推送到矫直机本体内矫直,实现自动化上料,并且矫直后的板料通过导料板导入收料组件内进行收集即可,避免采用电机带动侧滑块转动时,因受侧滑杆的影响导致电机过载损坏,结构设计合理,具有推广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矫直机上下料工装,包括底座(1)、矫直机本体(2)、支撑板(3)和存放壳体(4),矫直机本体(2)固定在底座(1)的顶端中部,支撑板(3)的左端设置有进料口,支撑板(3)的右端设置有出料口,并且支撑板(3)固定在矫直机本体(2)的左端,存放壳体(4)固定在支撑板(3)的顶端,存放壳体(4)左右两端底部设置有开口,并且存放壳体(4)右端的开口与矫直机本体(2)的进料口相对应,存放壳体(4)的顶端设置有放料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力机构、推板(5)、导料板(6)和收料组件,动力机构安装在支撑板(3)上,动力机构用于带动推板(5)左右移动,推板(5)可从存放壳体(4)左端的开口伸入到存放壳体(4)内,并且导料板(6)安装在矫直机本体(2)右端的出料口处,收料组件位于导料板(6)的下方,收料机构用于承接矫直后的板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矫直机上下料工装,其特征在于,动力机构包括电机固定架(7)、电机(8)、第一齿轮(9)、第二齿轮(10)、转动轴(11)、两组固定块(12)、滑杆(13)和滑块(14),电机(8)通过电机固定架(7)固定在底座(1)的顶端左侧,电机(8)的输出端与第一齿轮(9)连接,并且第一齿轮(9)与第二齿轮(10)啮合传动连接,第二齿轮(10)固定在转动轴(11)的右侧,转动轴(11)与两组固定块(12)转动连接,转动轴(11)的左半部设置有螺纹,并且两组固定块(12)对称固定在支撑板(3)底端的左右两侧,滑杆(13)固定在支撑板(3)的左端,并且滑块(14)与固定块(12)的左侧螺装连接,并与滑杆(13)滑动连接,并且滑块(14)固定在推板(5)底端的左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矫直机上下料工装,其特征在于,收料组件包括两组滑轨(15)、两组c型滑块(16)、收料箱(17)和拉手(18),两组滑轨(15)分别对称固定在底座(1)顶端右侧的前后两侧,两组c型滑块(16)分别与两组滑轨(15)滑动连接,并且c型滑块(16)与滑轨(15)也可通过螺栓螺装连接,两组c型滑块(16)分别对称固定在收料箱(17)底端的前后两侧,收料箱(17)的顶端设置有开口,并且收料箱(17)位于导料板(6)的下方,拉手(18)固定在收料箱(17)的右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矫直机上下料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震垫(19),隔震垫(19)固定在电机固定架(7)与电机(8)之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矫直机上下料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块(20),限位块(20)固定在滑杆(13)的左端,并且限位块(20)与转动轴(11)的左端转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矫直机上下料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滑套(21),防滑套(21)固定套装在拉手(18)上。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矫直机上下料工装,其特征在于,电机(8)为消音电机。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上下料工装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矫直机上下料工装,其实现自动化上料,并且有效避免了采用电机带动侧滑块转动时,因受侧滑杆的影响导致电机过载损坏,结构设计合理,具有推广性;包括底座、矫直机本体、支撑板和存放壳体,矫直机本体固定在底座的顶端中部,支撑板的左端设置有进料口,支撑板的右端设置有出料口,并且支撑板固定在矫直机本体的左端,存放壳体固定在支撑板的顶端,存放壳体左右两端底部设置有开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力机构、推板、导料板和收料组件,动力机构安装在支撑板上,动力机构用于带动推板左右移动,推板可从存放壳体左端的开口伸入到存放壳体内。

技术研发人员:宋广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昱达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3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