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辊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70337发布日期:2023-08-18 15:21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辊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辊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辊压装置。


背景技术:

1、在电池制备中,需将涂布后的极片通过辊压装置进行辗压直至极片的厚度符合工艺要求。由于涂布于极片上的材质(如三元铁锂或磷酸铁锂)的硬度较大,因此,在辊压装置的压辊对涂布后的极片进行辗压时,容易使得压辊表面的涂层脱落,从而影响压辊的使用寿命。

2、为了提高压辊的使用寿命,相关技术中,采用研磨、喷砂的工艺方法预处理压辊的表面,从而使得压辊的表面毛化并产生微织构,在毛化后的压辊的表面设置涂层能够提高涂层在压辊表面的附着力度。但是,在研磨、喷砂过程中,会使得压辊的表面具有残余应力,残余应力将贮存大量的弹性能以作用于涂层与压辊的界面,从而影响涂层附着于压辊表面的界面附着力,换句话说,当残余应力产生的弹性能较大时将会导致涂层自动开裂或剥落,从而难以保证涂层附着于压辊表面的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辊压装置,能够提高涂层附着于压辊表面的强度。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辊压装置,所述辊压装置包括:

3、机架;

4、压辊组件,所述压辊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所述第一压辊和所述第二压辊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第一压辊和所述第二压辊之间形成有碾压通道,所述第一压辊的表面和所述第二压辊的表面均设置有涂层,所述涂层通过激光冲击分别结合于所述第一压辊的表面和所述第二压辊的表面,且所述第一压辊的表面的应力的方向和所述第二压辊的表面的应力的方向均与对应的所述激光冲击力的方向相反;

5、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与所述第一压辊和所述第二压辊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用于分别驱动所述第一压辊和所述第二压辊相对于所述机架转动以碾压经过所述碾压通道的待碾压件。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涂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耐磨涂层、吸收层和约束层,所述耐磨涂层、所述吸收层和所述约束层均通过所述激光冲击结合,且所述耐磨涂层通过激光冲击结合于所述第一压辊的表面和所述第二压辊的表面,所述吸收层用于吸收和传递激光冲击波的能量,所述约束层用于限定激光冲击波的方向。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耐磨涂层为碳化钨涂层。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耐磨涂层的厚度在0.15mm-0.18mm之间。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吸收层为黑漆层,所述黑漆层的厚度在0.3mm-1.0mm之间。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约束层为光学玻璃层,所述光学玻璃层的厚度在5mm-10mm之间。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压辊和所述第二压辊中的一者可沿靠近或远离另一者的方向活动,或,所述第一压辊和所述第二压辊可相向或相背活动。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辊压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调节驱动件,所述调节驱动件与所述第一压辊和/或所述第二压辊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压辊和所述第二压辊中的一者沿靠近或远离另一者的方向活动,或,以驱动所述第一压辊和所述第二压辊相向或相背活动。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辊压装置还包括的导热件,所述导热件用于向所述第一压辊和所述第二压辊通入导热油以加热所述第一压辊的表面和所述第二压辊的表面。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压辊和所述第二压辊的一端均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另一端均与所述导热件连接。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在申请中,由于涂层通过激光冲击分别结合于第一压辊的表面和第二压辊的表面,且第一压辊的表面的应力的方向和第二压辊的表面的应力的方向均与其对应的激光冲击力的方向相反,因此,在通过激光冲击分别将涂层结合于第一压辊的表面和第二压辊的表面时,激光冲击力能够抵消第一压辊的表面的应力和第二压辊的表面的应力,从而避免第一压辊的表面和第二压辊的表面留有残余应力,提高了涂层分别附着于第一压辊的表面和第二压辊的表面的界面附着力,进而提高了涂层附着于压辊表面的强度。



技术特征:

1.一种辊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124)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耐磨涂层(1241)、吸收层(1242)和约束层(1243),所述耐磨涂层(1241)、所述吸收层(1242)和所述约束层(1243)均通过所述激光冲击结合,且所述耐磨涂层(1241)通过激光冲击结合于所述第一压辊(121)的表面和所述第二压辊(122)的表面,所述吸收层(1242)用于吸收和传递激光冲击波的能量,所述约束层(1243)用于限定激光冲击波的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辊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涂层(1241)为碳化钨涂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辊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涂层(1241)的厚度在0.15mm-0.18m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辊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层(1242)为黑漆层,所述黑漆层的厚度在0.3mm-1.0mm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辊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层(1243)为光学玻璃层,所述光学玻璃层的厚度在5mm-10mm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辊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辊(121)和所述第二压辊(122)中的一者可沿靠近或远离另一者的方向活动,或,所述第一压辊(121)和所述第二压辊(122)可相向或相背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辊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压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110)上的调节驱动件(161),所述调节驱动件(161)与所述第一压辊(121)和/或所述第二压辊(122)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压辊(121)和所述第二压辊(122)中的一者沿靠近或远离另一者的方向活动,或,以驱动所述第一压辊(121)和所述第二压辊(122)相向或相背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辊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压装置还包括的导热件(171),所述导热件(171)用于向所述第一压辊(121)和所述第二压辊(122)通入导热油以加热所述第一压辊(121)的表面和所述第二压辊(122)的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辊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辊(121)和所述第二压辊(122)的一端均与所述驱动装置(130)连接、另一端均与所述导热件(171)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辊压装置,该辊压装置包括机架、压辊组件及驱动装置,其中,压辊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机架,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之间形成有碾压通道,第一压辊的表面和第二压辊的表面均设置有涂层,涂层通过激光冲击分别结合于第一压辊的表面和第二压辊的表面,且第一压辊的表面的应力的方向和第二压辊的表面的应力的方向均与对应的激光冲击力的方向相反;驱动装置设置于机架上且与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连接,驱动装置用于分别驱动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相对于机架转动以碾压经过碾压通道的待碾压件。本申请提供的辊压装置能够提高涂层附着于压辊表面的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