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汇流条定位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50583发布日期:2023-06-29 19:32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汇流条定位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伏组件加工,具体涉及一种汇流条定位工装。


背景技术:

1、在光伏组件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旁路汇流条的加工,旁路汇流条的加工是将一个长汇流条通过点焊的方式焊接于两个垫条(epe材料,expandable polyethylene,可发性聚乙烯材料,又称珍珠棉)的表面,并将一个l形汇流条垂直焊接于长汇流条的表面,从而形成旁路汇流条。

2、现有技术中,在进行上述加工时,通常采用四氟布定位画线的方式进行。具体地,通过人工将两个垫条放置于四氟布的画线区域内,将垫条对齐并定位,再将一个长汇流条放置于两个垫条的表面,对长汇流条进行定位,并完成两个垫条和长汇流条之间的焊接,再对l型汇流条进行定位和焊接。

3、现有技术的加工方式,在垫条和汇流条的定位和焊接过程中,以及长汇流条和l型汇流条的定位和焊接过程中,容易导致垫条和长汇流条之间,长汇流条和l型汇流条之间的位置偏差,从而影响光伏组件的加工质量。并且,焊接的过程中,四氟布的边缘容易磨损,磨损后的四氟布丝容易掉落至工件的表面,从而造成工件异物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汇流条定位工装,以解决或者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垫条和汇流条的定位和焊接过程中,以及长汇流条和l型汇流条的定位和焊接过程中,容易导致垫条和长汇流条之间,长汇流条和l型汇流条之间的位置偏差,从而影响光伏组件的加工质量。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汇流条定位工装,所述汇流条定位工装包括:槽体、盖体和槽盒,其中,所述槽盒上设置有至少一组凹槽,每组所述凹槽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凹槽用于放置垫条;所述盖体转动连接于所述槽体,所述盖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通孔用于放置汇流条;所述盖体具有压合状态和解压合状态,在所述压合状态,所述槽盒置于所述槽体内,所述盖体压合于所述槽盒,一个所述通孔与一组所述凹槽上下对应设置,以使所述汇流条贴合于所述垫条的表面;在所述解压合状态,所述盖体解压合于所述槽体,以将所述槽盒放置于所述槽体内或者将所述槽盒从所述槽体内取出。

4、可选地,所述通孔包括:第一通孔,其中,所述第一通孔为长条状,所述第一通孔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通孔用于放置第一汇流条;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也为长条状,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凹槽用于放置第一垫条,所述第二凹槽用于放置第二垫条;所述第一通孔的长度与所述第一凹槽的长度和所述第二凹槽的长度之和适配。

5、可选地,所述通孔还包括:第二通孔,其中,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一通孔交叉设置,所述第二通孔为长条状,所述第二通孔的长度方向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通孔用于放置第二汇流条,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之间存在第一间隙,在所述压合状态,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间隙相对设置。

6、可选地,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二通孔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宽度。

7、可选地,所述凹槽包括多组,多组所述凹槽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通孔也包括多个,多个所述通孔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压合状态,每个所述通孔均与一组所述凹槽上下对应设置,其中,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8、可选地,沿所述第二方向,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凹槽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档部,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凹槽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档部,所述盖体朝向所述槽盒的一侧设置有凹陷部,在所述压合状态,所述第一隔档部和所述第二隔档部均卡接于所述凹陷部。

9、可选地,沿所述凹槽底部至所述凹槽顶部方向,所述第一隔档部和所述第二隔档部的宽度逐渐减小。

10、可选地,所述第一隔档部和所述第二隔档部为弧形凸起,所述凹陷部为弧形凹槽,其中,所述弧形凸起的形状与所述弧形凹槽的形状适配。

11、可选地,所述汇流条定位工装还包括:定位标识,其中,所述定位标识设置于所述盖体远离所述槽体的一侧,所述定位标识包括至少一组,一组所述定位标识与一个所述通孔对应设置,每组所述定位标识包括多个,多个所述定位标识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

12、可选地,所述槽体包括:底板、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其中,所述底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挡板连接于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挡板连接于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三挡板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盖体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三挡板,在所述压合状态,所述槽盒卡接于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和所述第三挡板之间。

13、可选地,所述槽盒还包括:第一垫高块和第二垫高块,其中,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槽盒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一垫高块连接于所述第三端,且所述第一垫高块与所述第一凹槽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垫高块连接于所述第四端,且所述第二垫高块与所述第二凹槽一一对应设置。

14、可选地,所述槽盒包括多个,多个所述槽盒与一个所述槽体和一个所述盖体配合使用。

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汇流条定位工装包括槽体、盖体和槽盒,其中,所述槽盒上设置有至少一组凹槽,每组所述凹槽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凹槽用于放置垫条;所述盖体转动连接于所述槽体,所述盖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通孔用于放置汇流条;所述盖体具有压合状态和解压合状态,在所述压合状态,所述槽盒置于所述槽体内,所述盖体压合于所述槽盒,一个所述通孔与一组所述凹槽上下对应设置,以使所述汇流条贴合于所述垫条的表面;在所述解压合状态,所述盖体解压合于所述槽体,以将所述槽盒放置于所述槽体内或者将所述槽盒从所述槽体内取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汇流条定位工装,在进行汇流条的加工时,先将垫条放置于凹槽中。再将槽盒放入槽体内,压合盖体,使盖体压合于槽盒。最后,将汇流条放入通孔内,使得汇流条贴合于垫条的表面,对汇流条进行定位。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汇流条定位工装,使得垫条和汇流条之间的定位更加准确,便于作业人员将汇流条焊接于垫条的表面,在垫条和汇流条的焊接过程中,不易导致垫条和汇流条之间位置偏差,光伏组件的加工质量更好。



技术特征:

1.一种汇流条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条定位工装包括:槽体、盖体和槽盒,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条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包括:第一通孔,其中,所述第一通孔为长条状,所述第一通孔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通孔用于放置第一汇流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汇流条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还包括:第二通孔,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汇流条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二通孔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条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包括多组,多组所述凹槽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汇流条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方向,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凹槽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档部,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凹槽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档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汇流条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凹槽底部至所述凹槽顶部方向,所述第一隔档部和所述第二隔档部的宽度逐渐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汇流条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档部和所述第二隔档部为弧形凸起,所述凹陷部为弧形凹槽,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条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条定位工装还包括:定位标识,其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条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包括:底板、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其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条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槽盒还包括:第一垫高块和第二垫高块,其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条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槽盒包括多个,多个所述槽盒与一个所述槽体和一个所述盖体配合使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汇流条定位工装,包括:槽体、盖体和槽盒,槽盒上设置有至少一组凹槽,每组凹槽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凹槽用于放置垫条;盖体转动连接于槽体,盖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通孔用于放置汇流条;盖体具有压合状态和解压合状态,在压合状态,槽盒置于槽体内,盖体压合于槽盒,一个通孔与一组凹槽上下对应设置,以使汇流条贴合于垫条的表面;在解压合状态,盖体解压合于槽体,以将槽盒放置于槽体内或者将槽盒从槽体内取出。通过使用本技术提供的汇流条定位工装,使得垫条和汇流条之间的定位更加准确,在垫条和汇流条的焊接过程中,不易导致垫条和汇流条之间位置偏差。

技术研发人员:李顺,乔现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芜湖隆基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