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组折弯块的单边折弯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46481发布日期:2023-09-23 20:59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多组折弯块的单边折弯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折弯模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多组折弯块的单边折弯模具。


背景技术:

1、在对产品的外壳进行加工过程中,经常会用到折弯模具,对产品外壳的折弯处进行折弯,现有技术中大多直接通过一个整体的折弯块直接按压成型,如公开号为cn216757730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弯模具包括上模块和下模组件。其中,上模块的一侧设有凹,另一侧设置有上压弯部,凹槽内还设有第一折弯部;下模组件,包括下模座、与下模座固定连接的下模成型块、与下模座滑动连接并能够与凹槽导滑配合的仿形滑块,下模成型块的一侧设有与上压弯部冲压配合的下压弯部,仿形滑块的一侧设有与第一折弯部冲压配合的第二折弯部。随上模块下行时,该折弯模具的上压弯部与下压弯部将板料冲压成型第一折弯,同时,凹槽与仿形滑块导滑配合以驱使第一折弯部与第二折弯部将板料冲压成型第二折弯,实现了一个折弯模具能同时进行两个折弯加工,使折弯作业更稳定,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2、该方案通过同一个折弯块实现折弯,但也使得对较长产品外壳折弯的折弯块整体体积过大,难以对折弯块进行整体安装,且如果折弯块出现磨损,需要整体更换,增加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通过同一个折弯块实现折弯,折弯块整体体积过大,难以对折弯块进行整体安装,且维护成本高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基于多组折弯块的单边折弯模具。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基于多组折弯块的单边折弯模具,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模板,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模板,所述上模板的底面和下模板的顶面均与待折弯产品外壳的非折弯表面相配合,所述上模组件还包括多组折弯块,各组折弯块依次位于所述上模板的折弯端外侧,各组折弯块的底部均设有向内凹陷的折弯角,多组折弯块依次排列,相邻两组所述折弯块首尾相接,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4、进一步地,所述下模组件还包括下模座,所述下模板安装在所述下模座上,所述单边折弯模具用于对产品外壳进行折弯,所述产品外壳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折弯边和第二折弯边,所述第二折弯边远离第一折弯边的一侧设有长条状凹陷;

5、所述下模板包括第一下模子板、第二下模子板和多个定位块,所述第一下模子板、第二下模子板和多个定位块均安装在所述下模座上,所述第一下模子板和第二下模子板之间留有与所述长条状凹陷相配合的间隙,所述第一下模子板和第二下模子板均设有与对应的定位块相配合的定位槽,所述第二折弯边位于所述下模板上,所述长条状凹陷位于所述定位块上。

6、进一步地,所述下模座还设有供第一折弯边弯折的孔洞,该孔洞位于下模板的外侧。

7、进一步地,所述孔洞的大小大于各组折弯块的大小。

8、进一步地,所述下模座设有多个与所述定位块相配合的安装槽。

9、进一步地,所述下模组件还包括下垫脚和下托板,所述下模座、下垫脚和下托板依次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上模板的底部为第一斜坡,所述上模板的折弯端为第一斜坡的高点;所述下模板的顶部为与所述第一斜坡相配合的第二斜坡。

11、进一步地,所述下模板的折弯端的顶角为圆角,所述下模板的折弯端的顶角与各个折弯块的折弯角的形状、位置和大小相配合。

12、进一步地,所述上模板的两侧均设有用于固定连接上模组件的上模固定台,所述下模板的两侧均设有用于固定连接下模组件的下模固定台。

13、进一步地,所述上模组件还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托板、上垫脚和上模座,所述上模板和折弯块均固定在所述上模座底部。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5、(1)本方案通过上模板和下模板对待折弯产品外壳部分区域进行固定,通过多组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折弯块在上模组件的整体带动下对待折弯产品外壳进行折弯,多组折弯块的设置,可以方便将每组折弯块安装在上模组件上;维护时,可以单独将损坏的折弯块拆卸,进行单独维护,减小维护成本;并且折弯块与固定产品外壳的上模板和下模板分离设置,可以通过更换不同型号的上模板和下模板实现对多种折弯产品进行折弯,通用性强。

16、(2)部分产品的折弯边不一定完全平整,有可能存在较大的凹陷区域,本申请针对长条状的凹陷,将下模板拆分为第一下模子板和第二下模子板,第一下模子板和第二下模子板之间留有与所述长条状的凹陷相配合的间隙,并通过定位块实现对第一下模子板和第二下模子板的定位,使得在折弯过程中不损坏产品外壳原有的结构,提高良品率。

17、(3)本方案通过在上模板和下模板上设置斜坡,该斜坡在上模板折弯端更高,使得待折弯的产品外壳再被折弯前倾斜设置,并且待折弯处更高;在通过折弯块进行折弯时,由于产品外壳朝上倾斜,使得折弯块更容易对产品外壳进行大角度折弯,有利于提高折弯质量和良品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多组折弯块的单边折弯模具,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模板(1),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模板(2),所述上模板(1)的底面和下模板(2)的顶面均与待折弯产品外壳的非折弯表面相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件还包括多组折弯块(3),各组折弯块(3)依次位于所述上模板(1)的折弯端外侧,各组折弯块(3)的底部均设有向内凹陷的折弯角(301),多组折弯块(3)依次排列,相邻两组所述折弯块(3)首尾相接,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组折弯块的单边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组件还包括下模座(4),所述下模板(2)安装在所述下模座(4)上,所述单边折弯模具用于对产品外壳(9)进行折弯,所述产品外壳(9)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折弯边(901)和第二折弯边(902),所述第二折弯边(902)远离第一折弯边(901)的一侧设有长条状凹陷(9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组折弯块的单边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4)还设有供第一折弯边(901)弯折的孔洞(401),该孔洞(401)位于下模板(2)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组折弯块的单边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401)的大小大于各组折弯块(3)的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组折弯块的单边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4)设有多个与所述定位块(206)相配合的安装槽(40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组折弯块的单边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组件还包括下垫脚(8)和下托板(10),所述下模座(4)、下垫脚(8)和下托板(10)依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组折弯块的单边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1)的底部为第一斜坡(101),所述上模板(1)的折弯端为第一斜坡(101)的高点;所述下模板(2)的顶部为与所述第一斜坡(101)相配合的第二斜坡(20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组折弯块的单边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2)的折弯端的顶角为圆角(202),所述下模板(2)的折弯端的顶角与各个折弯块(3)的折弯角(301)的形状、位置和大小相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组折弯块的单边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1)的两侧均设有用于固定连接上模组件的上模固定台(102),所述下模板(2)的两侧均设有用于固定连接下模组件的下模固定台(20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组折弯块的单边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件还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托板(5)、上垫脚(6)和上模座(7),所述上模板(1)和折弯块(3)均固定在所述上模座(7)底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多组折弯块的单边折弯模具,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上模组件包括上模板,下模组件包括下模板,上模板的底面和下模板的顶面均与待折弯产品外壳的非折弯表面相配合,上模组件还包括多组折弯块,各组折弯块依次位于上模板的折弯端外侧,各组折弯块的底部均设有向内凹陷的折弯角,多组折弯块依次排列,相邻两组折弯块首尾相接,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便于组装、维护成本低、通用性强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席晓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强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4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