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坯对焊冲压去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95407发布日期:2023-09-09 16:08阅读:22来源:国知局
线坯对焊冲压去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线坯焊接焊缝处理,尤其是线坯对焊冲压去疤装置。


背景技术:

1、在管件或者线坯生产过程中,为了获得足够长度且连续的线坯,经常需要将不同段的线坯的端头进行对焊连接,在对焊作业过程中,焊接部位会留下焊接痕迹,一般为在线坯的圆周方向的凸台,为了保证线坯的后续使用,需要对焊接后的部位的焊接痕迹(疤痕)进行处理。

2、传统的方法一般是通过人工打磨去除,但是这样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而且无法保证质量的统一。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线坯对焊后的焊缝疤痕处理不方便,效率较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线坯对焊冲压去疤装置,通过四个同步冲压的冲头,能够对线坯焊接部位圆周方向凸出的疤痕一次性清除,提高了疤痕的处理效率。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线坯对焊冲压去疤装置,其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包括冲压部件、第一夹持固定部件,所述夹持固定部件包括左夹持单元、右夹持单元,所述左夹持单元包括左下固定板、左上活动板,所述右夹持单元包括右下固定板、右上活动板,所述冲压部件包括左上冲头、左下冲头、右上冲头、右下冲头,所述左上冲头安装在左上活动板上,所述左下冲头安装在左下固定板上,所述右上冲头安装在右上活动板上,所述右下冲头安装在右下固定板上,所述左上冲头和左下冲头的中心连线与右上冲头和右下冲头的中心连线成“十”字形,所述左上冲头、左下冲头、右上冲头、右下冲头沿线坯的轴线方向同步冲压。

3、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左夹持单元、右夹持单元对线坯对焊部位的两侧进行同时固定,使作业部位处在左夹持单元和右夹持单元的中间位置,保证了作业的稳定性,通过设置成“十”字形分布的四个冲头,在冲压疤痕时,四个冲头两两一组从疤痕的两侧进行同步冲压,可以保证冲压过程中线坯受力的稳定,避免对线坯造成损坏,而且通过冲压动作去疤,可以大幅度提高疤痕的处理效率。

4、优选的,所述左下固定板和左上活动板、右下固定板和右上活动板上均开设有v型导向槽,所述v型导向槽的底部形成有与线坯表面仿形的弧形部。在工作时,v型导向槽便于对线坯进行定位,更好地固定线坯。

5、优选的,所述左下固定板和左上活动板在水平方向错位布置,所述左下固定板的右侧面与左上活动板的左侧面处在同一平面;所述右下固定板和右上活动板在水平方向错位布置,所述右下固定板的左侧面与右上活动板的右侧面互相贴合。错位布置的结构,保证不同直径的线坯都能够被夹紧固定,上下固定板的一个侧面共面可以减少工件在被夹持过程中因为剪切力产生的变形。

6、优选的,所述左上冲头、左下冲头、右上冲头、右下冲头的截面均为90°的扇形结构,所述左上冲头、左下冲头、右上冲头、右下冲头的内侧面均为弧形且分别与其安装基础的弧形部的弧面共面。四个冲头共同形成一个环形的冲压区域,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实现对疤痕的一次性清除,内侧面为弧形可以使冲头更好地贴合线坯表面,提高疤痕清理质量。

7、优选的,所述左上冲头、左下冲头、右上冲头、右下冲头的冲压动作采用同一套气压系统控制。便于控制四个冲头的同步动作。

8、优选的,初始状态时,所述左上冲头、左下冲头的右侧冲压面处于同一平面,所述右上冲头、右下冲头的左侧冲压面处于同一平面。保证冲压过程中同时接触疤痕,保证线坯在冲压过程中的受力平衡。

9、优选的,还包括第二夹持固定部件,所述第二夹持固定部件包括位于第一夹持固定部件两侧的第二夹持单元,所述第二夹持单元与左夹持单元、右夹持单元的夹持中心线共线。进一步保证线坯的稳定性。

10、优选的,所述第二夹持单元包括下固定模、上活动模,所述下固定模和上活动模上均开设有弧形槽。下固定模和上活动模是活动开合的结构,这样方便工件进入作业位置,弧形槽的结构便于工件的定位。

11、优选的,所述下固定模的两端设有下导向板,上活动模的两端设有上导向板,所述上导向板与下导向板上均开设有v型导向槽,所述v型导向槽的底部与所述弧形槽连通。v型导向槽方便线坯进入,能够很好地对工件进行定位夹紧。

12、优选的,所述上导向板在水平方向分布在下导向板的外侧且一侧面与下导向板的外侧面共面。同样可以减少线坯的变形。

13、综上所述,运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4、1、通过四个同步冲压的冲头,能够对线坯焊接部位圆周方向凸出的疤痕一次性清除,提高了疤痕的处理效率;

15、2、通过设计了第一夹持固定部件、第二夹持固定部件可以对线坯进行多点夹持,保证良好的夹紧效果;

16、3、冲压头的“十”字形分布可以保证冲压过程中的稳定性,保证受力平衡,减少线坯的震动以及变形。



技术特征:

1.线坯对焊冲压去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压部件、第一夹持固定部件,所述第一夹持固定部件包括左夹持单元、右夹持单元,所述左夹持单元包括左下固定板、左上活动板,所述右夹持单元包括右下固定板、右上活动板,所述冲压部件包括左上冲头、左下冲头、右上冲头、右下冲头,所述左上冲头安装在左上活动板上,所述左下冲头安装在左下固定板上,所述右上冲头安装在右上活动板上,所述右下冲头安装在右下固定板上,所述左上冲头和左下冲头的中心连线与右上冲头和右下冲头的中心连线成“十”字形,所述左上冲头、左下冲头、右上冲头、右下冲头沿线坯的轴线方向同步冲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线坯对焊冲压去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下固定板和左上活动板、右下固定板和右上活动板上均开设有v型导向槽,所述v型导向槽的底部形成有与线坯表面仿形的弧形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线坯对焊冲压去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下固定板和左上活动板在水平方向错位布置,所述左下固定板的右侧面与左上活动板的左侧面处在同一平面;所述右下固定板和右上活动板在水平方向错位布置,所述右下固定板的左侧面与右上活动板的右侧面互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线坯对焊冲压去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上冲头、左下冲头、右上冲头、右下冲头的截面均为90°的扇形结构,所述左上冲头、左下冲头、右上冲头、右下冲头的内侧面均为弧形且分别与其安装基础的弧形部的弧面共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线坯对焊冲压去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上冲头、左下冲头、右上冲头、右下冲头的冲压动作采用同一套气压系统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线坯对焊冲压去疤装置,其特征在于,初始状态时,所述左上冲头、左下冲头的右侧冲压面处于同一平面,所述右上冲头、右下冲头的左侧冲压面处于同一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线坯对焊冲压去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夹持固定部件,所述第二夹持固定部件包括位于第一夹持固定部件两侧的第二夹持单元,所述第二夹持单元与左夹持单元、右夹持单元的夹持中心线共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线坯对焊冲压去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单元包括下固定模、上活动模,所述下固定模和上活动模上均开设有弧形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线坯对焊冲压去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模的两端设有下导向板,上活动模的两端设有上导向板,所述上导向板与下导向板上均开设有v型导向槽,所述v型导向槽的底部与所述弧形槽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线坯对焊冲压去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向板在水平方向分布在下导向板的外侧且一侧面与下导向板的外侧面共面。


技术总结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线坯对焊后的焊缝疤痕处理不方便,效率较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线坯对焊冲压去疤装置,包括冲压部件、第一夹持固定部件,第一夹持固定部件包括左夹持单元、右夹持单元,左夹持单元包括左下固定板、左上活动板,右夹持单元包括右下固定板、右上活动板,冲压部件包括左上冲头、左下冲头、右上冲头、右下冲头,左上冲头和左下冲头的中心连线与右上冲头和右下冲头的中心连线成“十”字形,左上冲头、左下冲头、右上冲头、右下冲头同步冲压。本技术能够对线坯焊接部位圆周方向凸出的疤痕一次性清除,提高了疤痕的处理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孙刚峰,冯焕锋,马为民,赵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9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