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68655发布日期:2023-08-18 14:34阅读:17来源:国知局
折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零件的冲压成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折弯装置。


背景技术:

1、钢结构在工厂的加工过程中,很多的钢结构都具有折弯零件,折弯零件一般由钢板压型,在压型的过程中,需要折弯设备对其进行折弯,由于折弯零件的要求不同,需要很多不同型号的折弯设备,现有技术中,有能够更换压头的折弯设备,通过更换不同的压头,实现制备不同型号的折弯零件,但是这类折弯设备只能更换压头,当面对不同型号的板材需要进行折弯时,板材的尺寸大小不一,需要折弯的角度也有不同的要求,无法按照要求对板材进行折弯。

2、现有技术中具有在下压台上设置驱动机构,调节下压台的高度和下压台上的空隙宽度,实现对不同生产要求的板材进行折弯的设计,但是这类结构较为复杂,成本极高。并且由于具有驱动机构,设备精密,需要定期进行保养,同时由于其内部具有驱动机构,则下压台无法承受较大的压力,无法对大型钢板进行折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折弯装置,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同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折弯装置,包括:

3、第一压合组件,所述第一压合组件包括上压台和多个第一加强件,各所述第一加强件沿着所述上压台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

4、第二压合组件,所述第二压合组件包括第一部、第二部和多个第二加强件,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间隔设置;

5、冲压组件,所述冲压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压合组件;

6、其中,所述第一压合组件和所述第二压合组件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相对的面分别为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各所述第二加强件沿着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除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

7、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弯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8、折弯装置包括第一压合组件、第二压合组件和冲压组件,冲压组件连接于第一压合组件,第一压合组件和第二压合组件能够相对远离或靠近,即可对二者之间的金属板材进行压型,第一压合组件周向设置有多个加强件,第二压合组件的周边也有多个加强件,能够实现对大型的金属板材进行压型,同时第一部和第二部之间具有空隙,可以根据需要压型的金属板材的规格设定二者之间的空隙宽度,以适应不同的生产要求。

9、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折弯装置还包括锁紧机构;

10、其中,所述冲压组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上压台,所述锁紧机构被配置为限制所述冲压组件相对于所述上压台的移动,以使所述冲压组件保持设定姿态。

11、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冲压组件包括主体部、压头和多个第三加强件,所述压头连接于所述主体部,各所述第三加强件沿着所述压头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且分别连接所述主体部和所述压头。

12、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合组件还设有第一镂空部,所述第一镂空部位于所述上压台之内,以使所述上压台形成镂空。

13、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合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一支撑板,各所述第一支撑板设于所述上压台内的镂空空间内,各所述第一支撑板相互连接且分别与所述上压台连接。

14、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合组件还包括上压板,所述上压板连接于所述上压台下侧,所述冲压组件连接于所述上压板。

15、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压合组件还设有两个第二镂空部,各所述第二镂空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之内,以使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均形成镂空。

16、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压合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二支撑板,各所述第二支撑板设于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的镂空空间内,各所述第二支撑板分别和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连接。

17、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合组件还包括上垫板,所述上垫板位于所述上压台上方。

18、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压合组件还包括下垫板,所述下垫板位于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的下方。

19、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装置还包括锁紧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组件包括主体部、压头和多个第三加强件,所述压头连接于所述主体部,各所述第三加强件沿着所述压头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且分别连接所述主体部和所述压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合组件还设有第一镂空部,所述第一镂空部位于所述上压台之内,以使所述上压台形成镂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合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一支撑板,各所述第一支撑板设于所述上压台内的镂空空间内,各所述第一支撑板相互连接且分别与所述上压台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合组件还包括上压板,所述上压板连接于所述上压台下侧,所述冲压组件连接于所述上压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合组件还设有两个第二镂空部,各所述第二镂空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之内,以使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均形成镂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合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二支撑板,各所述第二支撑板设于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的镂空空间内,各所述第二支撑板分别和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合组件还包括上垫板,所述上垫板位于所述上压台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合组件还包括下垫板,所述下垫板位于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的下方。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弯装置。包括:第一压合组件,第一压合组件包括上压台和多个第一加强件,各第一加强件沿着上压台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第二压合组件,第二压合组件包括第一部、第二部和多个第二加强件,第一部和第二部间隔设置;冲压组件,件冲压组件连接于第一压合组件;其中,第一压合组件和第二压合组件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第一部和第二部相对的面分别为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各第二加强件沿着第一部和第二部除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本技术的折弯装置能够承受较大压力,对大型金属板材进行压型。

技术研发人员:袁义钊,李毅,薄广达,李伟策,张磊,李朋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钢构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