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钢高线输送带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36746发布日期:2023-07-20 16:22阅读:52来源:国知局
轧钢高线输送带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钢铁行业轧钢工段高线输送带余热回收,具体涉及轧钢高线输送带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1、钢铁线材轧后的控制冷却是整个线材生产中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为避免当线材盘卷在800℃~1050℃高温下自然冷却时,因盘卷内外温差大而导致表面严重氧化、盘卷内部不符合要求、机械性能低、拉拔性能差等问题,为此目前高线都选择了斯太尔摩冷却线,斯太尔摩控制冷却工艺是由加拿大斯太尔柯钢铁公司和美国摩根公司于 1964年联合研制,目前成为应用最普遍,较成熟和稳妥可靠的一种线材控制冷却工艺,该工艺是将热轧后的线材经两种不同冷却介质进行不同冷却速度的两次冷却,即一次水冷和一次风冷。

2、在风冷段,会产生大量的余热,如何将热量利用起来,公开号为cn 101576244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在步进式冷床的上方利用余热回收装置进行大气中的余热收集,回收的余热经集热管输送到余热锅炉或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产生蒸汽,再利用蒸汽取暖或发电用于生产用电,余热回收装置的结构是这样的:设有保温罩,保温罩上安装风机,保温罩上设有固定孔,风机上套装集热管……。

3、目前,尚未有适用于高线输送带的余热回收装置,上述对比文件虽然可以部分借鉴使用,但在高线输送带的后段,由于钢材温度下降,收集起来的余热不足以产生蒸汽,如何充分利用高线输送带后段钢材产生的余热,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轧钢高线输送带余热无法回收、且后段回收的余热不足以产生蒸汽、能量无法有效利用的问题,提供一种轧钢高线输送带余热回收装置。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3、轧钢高线输送带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气液分离装置、补水装置以及沿着高线输送带运输方向分布的至少一个换热器,位于高线输送带高温区的各个换热器并联,位于高线输送带低温区的换热器依次串联,串联的低温区换热器通过并联的高温区换热器后与气液分离装置联通,气液分离装置输出的水蒸气送入蒸汽管网,气液分离装置输出的液态水重新进入低温区换热器形成循环回路,补水装置串联在循环回路中。

4、优选的,循环回路中还串联有除氧装置。

5、优选的,除氧装置串联在低温区的换热器和高温区的换热器之间。

6、优选的,气液分离装置输出的水蒸气还有一路输送至除氧装置作为除氧装置的热源。

7、优选的,各个换热器之间通过软管连接。

8、优选的,补水装置串联在气液分离装置与低温区的换热器之间。

9、优选的,各个换热器能够在高线输送带上方上下往复运动或者沿着高线输送带运输方向往复运动或者沿着水平垂直于高线输送带运输方向往复运动,或者固定于高线输送上方的保温风罩上且随保温风罩进行开合运动。

10、优选的,所述软管是由一段或若干段连接段组合而成。

11、优选的,补水装置前还连接有软化水装备。

12、优选的,循环回路中还串联有循环辅助系统。

13、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将低温区的换热器从温度低至温度高依次串联,充分利用冷床后段的余热,提高热量利用率。(2)当换热器可移动时,可以从当前位置移动到温度高的其他位置,能够高效吸收热量,提高换热器换热的效率。(3)当除氧装置串联在低温区的换热器和高温区的换热器之间时,利用低温区的换热器收集来的热量作为除氧装置的热源。还可以引用气液分离装置输出的部分水蒸气作为除氧装置的热源,充分利用余热,避免除氧装置额外消耗能量。



技术特征:

1.轧钢高线输送带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液分离装置、补水装置以及沿着高线输送带运输方向分布的至少一个换热器,位于高线输送带(1)高温区的各个换热器(2)并联,位于高线输送带低温区的换热器(2)依次串联,按照温度从低到高依次串联的低温区换热器(2)通过并联的高温区换热器(2)后与气液分离装置联通,气液分离装置输出的水蒸气送入蒸汽管网,气液分离装置输出的液态水重新进入低温区换热器形成循环回路,补水装置串联在循环回路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钢高线输送带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循环回路中还串联有除氧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轧钢高线输送带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除氧装置串联在低温区的换热器和高温区的换热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轧钢高线输送带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气液分离装置输出的水蒸气还有一路输送至除氧装置作为除氧装置的热源。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轧钢高线输送带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换热器之间通过软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轧钢高线输送带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补水装置串联在低温区的换热器与除氧装置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轧钢高线输送带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换热器能够在高线输送带上方上下往复运动,或者沿着高线输送带运输方向往复运动,或者沿着水平垂直于高线输送带运输方向往复运动,或者固定于高线输送上方的保温风罩(3)上且随保温风罩进行开合运动,或者独立固定于高线输送带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轧钢高线输送带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是由一段或若干段连接段组合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轧钢高线输送带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补水装置前还连接有软化水装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轧钢高线输送带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循环回路中还串联有循环辅助系统。


技术总结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轧钢高线输送带余热未经利用,且后段回收的余热不足以产生蒸汽的问题,提供一种轧钢高线输送带余热回收装置。轧钢高线输送带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气液分离装置、补水装置以及沿着高线输送带运输方向分布的至少一个换热器,位于高线输送带高温区的各个换热器并联,位于高线输送带低温区的换热器依次串联,串联的低温区换热器通过并联的高温区换热器后与气液分离装置联通,气液分离装置输出的水蒸气送入蒸汽管网,气液分离装置输出的液态水重新进入低温区换热器形成循环回路,补水装置串联在循环回路中。本技术将低温区的换热器从温度低至温度高依次串联,充分利用冷床后段的余热,提高热量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辉,李俊,关艳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烟台中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