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型折弯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80387发布日期:2023-12-06 22:56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成型折弯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模具,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成型折弯模具。


背景技术:

1、笔记本电脑又称手提电脑或膝上型电脑,是一种小型、可携带的个人电脑,其发展趋势是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而功能却越发强大,笔记本电脑的外部通常使用金属板材来制作壳体,以达到对笔记本电脑的内部元件进行支撑防护的目的,而笔记本外壳通常采用成型折弯的方式进行加工,在加工时需要使用成型折弯模具。

2、经检索,现有专利(公开号:cn216359273u)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笔记本外壳的成型折弯模具,其在使用时,具有快捷安装维护的优点,且实现了导向,而且实现了加强防护的效果。但是,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在使用其进行笔记本外壳折弯成型时,凹模与凸模相合,实现对笔记本外壳进行加工,但是,加工后的笔记本外壳易卡设在凹模的内部,在进行流水线式生产时,就需要工作人员将笔记本外壳从凹模中取出,以免影响后续成型加工,但是强行取出易因受力不均造成笔记本外壳出现变形,影响后续装配,且强行取出易对凹模造成损伤。

3、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成型折弯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成型折弯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成型折弯模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下模和限位滑杆,下模包括模座以及滑动连接在模座内壁的模板,限位滑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顶板,顶板的上表面与外部液压杆的伸缩端相固定,顶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上模,下模与上模相适配,且顶板与模板之间设置有驱动组件;

3、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滑动连接在顶板表面的驱动杆,下模的侧面开设有传动腔,驱动杆的另一端穿过传动腔并与模板的下表面相固定,驱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驱动杆的表面套设有第一支撑弹簧,第一支撑弹簧的底端与限位环的上表面抵紧,第一支撑弹簧的顶端与顶板的下表面抵紧。

4、优选的,所述下模的中心处开设有空腔,空腔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支撑弹簧,第二支撑弹簧的底端与底板的上表面相固定,第二支撑弹簧的顶端与模板的下表面相固定。

5、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弹簧的弹力大于第二支撑弹簧的弹力,当外部液压杆收缩带动顶板处于高处时,第二支撑弹簧驱动模板上移,且模板的上表面高于模座的上沿口。

6、优选的,所述顶板与下模之间设置有预夹紧组件。

7、优选的,所述预夹紧组件包括插设在顶板表面的抵紧滑杆,抵紧滑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防滑橡胶座。

8、优选的,所述抵紧滑杆的表面套设有第三支撑弹簧,第三支撑弹簧的顶端与顶板的下表面抵紧,第三支撑弹簧的底端与防滑橡胶座的上表面抵紧。

9、优选的,所述顶板的下表面嵌装有喷气头,喷气头与外部的压力气管相连通,喷气头的出气端与模板的位置相对应。

10、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1、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成型折弯模具在后期使用时,将折弯元件放置在模座上沿,通过外部液压杆带动顶板下降,上模向下移动,在此过程中,第一支撑弹簧首先抵紧限位环,在驱动杆的驱动作用下使模板向模座的底端移动,随后上模与下模完成合模,实现板件折弯加工的目的,而在开模时,液压杆带动顶板上升,第二支撑弹簧驱动模板上升,且顶板带动驱动杆的顶部对模板进行向上的牵拉,模板上升使折弯件能够顺利从下模中取出,从而达到了对折弯件以及下模进行安全防护的目的。

12、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成型折弯模具,通过设置限位滑杆,能够在上模和下模合模时,对上模的移动轨迹进行辅助限位,提高合模时的准确性,确保折弯件的质量;通过设置预夹紧组件,在合模时顶板发生下降,抵紧滑杆带动防滑橡胶座的底端首先与折弯板件的上表面进行接触并抵紧,达到在成型折弯加工前,对折弯板件进行预先定位的目的,避免折弯时折弯板件异位造成折弯加工缺陷;通过设置喷气头,在折弯结束后,能够通过喷气头对下模的表面进行喷气清理,由于此时下模也呈现凸出式造型,不存在下凹,从而具有方便清理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成型折弯模具,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下模(2)和限位滑杆(3),下模(2)包括模座(201)以及滑动连接在模座(201)内壁的模板(202),限位滑杆(3)的表面滑动连接有顶板(4),顶板(4)的上表面与外部液压杆的伸缩端相固定,顶板(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上模(5),下模(2)与上模(5)相适配,且顶板(4)与模板(202)之间设置有驱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成型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的中心处开设有空腔,空腔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支撑弹簧(9),第二支撑弹簧(9)的底端与底板(1)的上表面相固定,第二支撑弹簧(9)的顶端与模板(202)的下表面相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成型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弹簧(8)的弹力大于第二支撑弹簧(9)的弹力,当外部液压杆收缩带动顶板(4)处于高处时,第二支撑弹簧(9)驱动模板(202)上移,且模板(202)的上表面高于模座(201)的上沿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成型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4)与下模(2)之间设置有预夹紧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成型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夹紧组件包括插设在顶板(4)表面的抵紧滑杆(10),抵紧滑杆(10)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防滑橡胶座(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成型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抵紧滑杆(10)的表面套设有第三支撑弹簧(12),第三支撑弹簧(12)的顶端与顶板(4)的下表面抵紧,第三支撑弹簧(12)的底端与防滑橡胶座(11)的上表面抵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成型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4)的下表面嵌装有喷气头(13),喷气头(13)与外部的压力气管相连通,喷气头(13)的出气端与模板(202)的位置相对应。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成型折弯模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下模和限位滑杆,下模包括模座以及滑动连接在模座内壁的模板,限位滑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顶板,顶板的上表面与外部液压杆的伸缩端相固定。该成型折弯模具,将折弯元件放置在模座上沿,通过液压杆带动顶板下降,上模向下移动,第一支撑弹簧首先抵紧限位环,在驱动杆的驱动作用下使模板向模座的底端移动,随后上模与下模完成合模,实现板件折弯加工的目的,而在开模时,液压杆带动顶板上升,第二支撑弹簧驱动模板上升,且顶板带动驱动杆的顶部对模板进行向上的牵拉,模板上升使折弯件能够顺利从下模中取出,从而达到了对折弯件以及下模进行安全防护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蒋红兵,程刚,刘二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德竹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