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管径弯管机支撑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04205发布日期:2023-09-09 19:03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管径弯管机支撑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钢管加工,尤其涉及一种大管径弯管机支撑机构。


背景技术:

1、大管径弯管机的工作原理为:通过油缸轴向推动钢管,钢管的前端固定在一个可摆动的摇臂上,在弯管机的机头处通过加热线圈对钢管进行局部加热,油缸持续推动钢管,钢管的前端将摇臂向外推动,摇臂会产生带动钢管的前端进行摆动的趋势,钢管的加热部位则会随之产生弯曲,随着钢管持续向前推出,钢管也持续边加热边弯曲,最终钢管弯曲成以摇臂的转动半径为半径的弯管。这种大管径的弯管机存在下述缺点:钢管为大管径钢管,钢管的长度也较长,当钢管弯曲到后段时,在弯管机机头的前侧只有摇臂对钢管的前端进行支撑,钢管伸出距离逐渐增大,钢管在加热线圈加热的位置受到钢管向下的力逐渐增大,造成钢管弯曲时会产生逐渐下沉的趋势,影响弯管的产品质量,而只在加热线圈后设置支撑机构的话,由于弯管的重心存在偏移,弯管存在向一侧偏转的趋势,弯管在加热处又会有上翘的趋势,也无法改善弯管的产品质量,若在弯管的中段设置支撑,则会与摇臂的转动轨迹发生干涉,因此,需要改善弯管过程中的支撑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大管径弯管机支撑机构,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大管径弯管机支撑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立柱,立柱上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所述第一转架上设置有第一摆杆,第一摆杆的前端配合钢管的前端设置有支撑环,所述第二转架上设置有第二摆杆,第二摆杆的前端设置有支撑座,支撑座上配合钢管设置有可转动的支撑轴,支撑座的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立柱上设置有驱动第二转架转动的驱动机构。

3、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可转动的设置在立柱上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设置在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之间,第一转架的下侧和第二转架的上侧均设置齿纹,第一转架与第二转架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传动,所述第一齿轮的直径小于第二齿轮的直径。

4、进一步,所述立柱的底部设置有滑道,立柱可移动的设置在滑道中,所述第一摆杆可轴向移动的设置在第一转架上,第一转架上配合第一摆杆设置有锁紧件,所述第二摆杆可轴向移动的设置在第二转架上,第二转架上配合第二摆杆设置有锁紧件。

5、进一步,所述支撑环包括固定的第一半环和铰接在第一半环上的第二半环,所述第一半环上设置有驱动第二半环开合的驱动装置。

6、进一步,所述支撑环的底部也设置有滚轮,所述支撑座设置在支撑环与弯管机机头之间。

7、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弯管过程中,可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支撑座随钢管转动,既可以在弯管过程中在弯管中段起支撑作用,也不会与支撑环产生干涉,改善了弯管过程中的支撑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大管径弯管机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的立柱,立柱上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所述第一转架上设置有第一摆杆,第一摆杆的前端配合钢管的前端设置有支撑环,所述第二转架上设置有第二摆杆,第二摆杆的前端设置有支撑座,支撑座上配合钢管设置有可转动的支撑轴,支撑座的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立柱上设置有驱动第二转架转动的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管径弯管机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可转动的设置在立柱上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设置在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之间,第一转架的下侧和第二转架的上侧均设置齿纹,第一转架与第二转架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传动,所述第一齿轮的直径小于第二齿轮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管径弯管机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底部设置有滑道,立柱可移动的设置在滑道中,所述第一摆杆可轴向移动的设置在第一转架上,第一转架上配合第一摆杆设置有锁紧件,所述第二摆杆可轴向移动的设置在第二转架上,第二转架上配合第二摆杆设置有锁紧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管径弯管机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包括固定的第一半环和铰接在第一半环上的第二半环,所述第一半环上设置有驱动第二半环开合的驱动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管径弯管机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的底部也设置有滚轮,所述支撑座设置在支撑环与弯管机机头之间。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大管径弯管机支撑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立柱,立柱上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所述第一转架上设置有第一摆杆,第一摆杆的前端配合钢管的前端设置有支撑环,所述第二转架上设置有第二摆杆,第二摆杆的前端设置有支撑座,支撑座上配合钢管设置有可转动的支撑轴,支撑座的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立柱上设置有驱动第二转架转动的驱动机构。本技术在弯管过程中,可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支撑座随钢管转动,既可以在弯管过程中在弯管中段起支撑作用,也不会与支撑环产生干涉,改善了弯管过程中的支撑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刘景阳,黄兆力,薛大智,张勇,王春建,张涛,丛玉安,贾长友,李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沧州隆泰迪管道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6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