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缸内孔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35849发布日期:2023-10-14 21:42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缸内孔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内孔加工,尤其涉及一种油缸内孔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1、经检索公开号:cn208772532u公开了油缸缸体深孔加工装置,该专利包括车轴、防护套、软管接头和过渡套;车轴的轴线左右布置,且左端安装过渡套、中部设置防护套,车轴左端设有轴线布置的盲孔、中部设有径向布置贯穿孔,该油缸缸体深孔加工装置,结构简单,不仅实现对深孔的加工,拆装方便,而且实时注入冷却润滑液有效对深孔加工进行冷却和润滑,避免高速转动卡钻损坏的现象。

2、但是该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过渡套仅通过平键进行连接,这样的方式稳定性比较差,并且在车轴进行转动时软管接头也会跟着转动,因此与软管接头的外部管道连接容易发生缠绕现象,这样会影响到装置正常的工作,导致使用效果差。

3、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油缸内孔加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油缸内孔加工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缸内孔加工装置,包括车轴,车轴上设置有过渡机构,车轴右侧外壁固定安装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的外壁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槽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连接套,连接套呈环形,连接套的外壁密封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可以通过油管连接到润滑站上,连接管贯穿连接套上下壁面,连接槽的内侧壁上开设有注油孔,注油孔设置有多个,多个注油孔呈均匀状态设置,车轴的内部开设有连接腔和横置油路,横置油路的右侧端和连接腔相互贯通,横置油路的左侧端和过渡机构设置在一起,多个注油孔均贯穿保护套的外壁,多个注油孔均和连接腔相互贯通。

3、作为优选,所述过渡机构包括过渡套,过渡套的左侧端开设有盲腔,盲腔和横置油路的左侧端相互贯通,盲腔的外壁开设有螺纹槽,盲腔的螺纹槽螺纹连接有连接环,连接环呈环形,连接环的右侧端面固定安装有辅助套,辅助套呈环形。

4、作为优选,所述辅助套的内部呈锥面,锥面呈左小又大的状态,过渡套的外壁设置有两组定位块,两组定位块分别活动贯穿所对应车轴过渡套的外壁。

5、作为优选,两组所述过渡套相远离的壁面均呈锥面,两组过渡套的锥面和辅助套内部锥面的锥度一样,且辅助套的锥面均和两组过渡套的锥面相互接触,两组定位块对应车轴的外壁上均开设有定位槽。

6、作为优选,两组所述定位槽和定位块相适配,两组定位槽均呈矩形,两组定位块分别活动卡入同侧定位槽的内部。

7、作为优选,两组所述定位槽的内部均活动安装有连接板,两组连接板和同侧定位槽相对应的壁面之间均固定安装有弹性元件。

8、作为优选,两组所述弹性元件均呈压缩状态,两组定位块相靠近的面均和同组连接板相对应的面接触。

9、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缸内孔加工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1)、该一种油缸内孔加工装置,该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连接管外接油管和机床润滑站连接,在正常工作时,润滑站可以定时定量地注油给连接管,润滑油会通过连接管的内部,进入到连接槽的内部,经过注油孔的内部,进入到连接腔内部,最后通过横置油路进入到过渡机构内部,对过渡机构进行润滑降温,由于连接套和连接槽是转动连接,这样避免了车轴转动时,所产生的干涉,确保工作的正常进行,提高使用效果。

12、(2)、该一种油缸内孔加工装置,该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两组过渡套的锥面和辅助套内部锥面的锥度一样,这样可以增加辅助套和定位块连接时的精度,降低径向跳动误差,此外在将过渡套拆卸时,只需要将连接环旋转,并且使连接环朝左运动,辅助套会跟随一起运动,最后辅助套和两组定位块分离开来,在分离过程中,弹性元件开始伸长,连接板朝着定位槽的外侧运动,两组定位块会被顶出定位槽的内部,方便装置的操作。



技术特征:

1.一种油缸内孔加工装置,包括车轴(1),车轴(1)上设置有过渡机构,车轴(1)右侧外壁固定安装有保护套(2),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2)的外壁开设有连接槽(3),连接槽(3)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连接套(4),连接套(4)呈环形,连接套(4)的外壁密封连接有连接管(5),连接管(5)可以通过油管连接到润滑站上,连接管(5)贯穿连接套(4)上下壁面,连接槽(3)的内侧壁上开设有注油孔(6),注油孔(6)设置有多个,多个注油孔(6)呈均匀状态设置,车轴(1)的内部开设有连接腔(7)和横置油路(8),横置油路(8)的右侧端和连接腔(7)相互贯通,横置油路(8)的左侧端和过渡机构设置在一起,多个注油孔(6)均贯穿保护套(2)的外壁,多个注油孔(6)均和连接腔(7)相互贯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缸内孔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机构包括过渡套(9),过渡套(9)的左侧端开设有盲腔(12),盲腔(12)和横置油路(8)的左侧端相互贯通,盲腔(12)的外壁开设有螺纹槽,盲腔(12)的螺纹槽螺纹连接有连接环(13),连接环(13)呈环形,连接环(13)的右侧端面固定安装有辅助套(14),辅助套(14)呈环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缸内孔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套(14)的内部呈锥面,锥面呈左小又大的状态,过渡套(9)的外壁设置有两组定位块(15),两组定位块(15)分别活动贯穿所对应车轴(1)过渡套(9)的外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缸内孔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过渡套(9)相远离的壁面均呈锥面,两组过渡套(9)的锥面和辅助套(14)内部锥面的锥度一样,且辅助套(14)的锥面均和两组过渡套(9)的锥面相互接触,两组定位块(15)对应车轴(1)的外壁上均开设有定位槽(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缸内孔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定位槽(16)和定位块(15)相适配,两组定位槽(16)均呈矩形,两组定位块(15)分别活动卡入同侧定位槽(16)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缸内孔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定位槽(16)的内部均活动安装有连接板(17),两组连接板(17)和同侧定位槽(16)相对应的壁面之间均固定安装有弹性元件(1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缸内孔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弹性元件(18)均呈压缩状态,两组定位块(15)相靠近的面均和同组连接板(17)相对应的面接触。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内孔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油缸内孔加工装置,包括车轴,车轴上设置有过渡机构,车轴右侧外壁固定安装有保护套,保护套的外壁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槽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连接套,连接套的外壁密封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可以通过油管连接到润滑站上,连接管贯穿连接套上下壁面,连接槽的内侧壁上开设有注油孔,注油孔设置有多个,多个注油孔呈均匀状态设置。该技术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连接管外接油管和机床润滑站连接,在正常工作时,润滑站可以定时定量地注油给连接管,润滑油会通过连接管的内部,进入到连接槽的内部,经过注油孔的内部,进入到连接腔内部,最后通过横置油路进入到过渡机构内部,对过渡机构进行润滑降温。

技术研发人员:王培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泰市鑫坤矿山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