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拔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30043发布日期:2023-11-22 19:50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拔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柔版印刷,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拔轴装置。


背景技术:

1、柔版印刷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包装、标签、贴纸等行业的印刷设备,它采用柔性版材料,如橡胶、聚氨酯等,将图像或文字印刷到印刷材料上。相较于其他印刷技术,柔版印刷机具有以下优势:

2、1、高速印刷:柔版印刷机能够在短时间内印刷大量产品,提高生产效率;

3、2、高精度印刷:柔版印刷机可以印刷高分辨率的图像和文字,印刷质量高,准确度高;

4、3、适用范围广:柔版印刷机可以印刷各种材料,如纸张、塑料薄膜、金属箔等,应用范围广泛;

5、4、低成本:柔版印刷机的印版制作成本低,维护费用也相对较低;

6、5、环保:柔版印刷机使用的印刷油墨无毒、无害,对环境友好。

7、柔板印刷机将图像或文字印刷在纸上以后,需要将纸形成纸卷,通过纸卷滑出装置将纸卷滑出,然后进行统一放置,在本技术领域中,由纸形成纸卷的过程中,需要采用气涨轴外套设卷筒,然后将纸卷绕在卷筒上形成纸卷。

8、如图7所示,传统的,纸卷成型以后,是通过纸卷滑出装置直接将纸卷连同纸卷内的气涨轴一起放置在地上,然后由位于纸卷滑出装置一侧的夹持装置移动到气涨轴的外侧,对齐气涨轴的位置以后,夹持气涨轴并向远离气涨轴的一侧移动,进行拔轴操作;而拔出来的气涨轴,则通过人工将下一卷筒套设在气涨轴上,然后由夹持装置带动气涨轴、卷筒一起移动到纸卷成型装置继续完成下一纸卷成型。

9、由此可知,传统的拔轴方式中,是通过反向移动夹持装置带动气涨轴移动,来完成拔轴动作,这就导致,夹持装置的占用空间较大,在反向移动时,对于一些较小的空间,无法完成拔轴动作,而且,也浪费空间;同时,放置在地上的纸卷,也需要人工将其移出放置区域,以便于进行下一次放置,这就导致浪费大量工作时间,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拔轴装置,能够将气涨轴与纸卷进行分离,改变传统的拔轴方式,减小占用空间,提高生产效率。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自动拔轴装置,包括气涨轴夹持机构,所述气涨轴夹持机构用于对位于纸卷内的气涨轴进行夹持固定;所述自动拔轴装置包括沿x方向设置于纸卷滑出装置下游的移动承载机构,所述气涨轴夹持机构沿y方向设置于所述移动承载机构的外侧;其中,

4、所述移动承载机构包括用于承载纸卷的承载台,所述承载台的外侧设置有平移动力机构,所述平移动力机构通过平移组件驱动所述承载台沿y方向进行往复移动。

5、优选的,所述承载台包括平板和铰接于所述平板一侧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斜向上设置于靠近所述纸卷滑出装置的一侧。

6、优选的,所述平板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支撑滚轮。

7、优选的,所述平板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一导向组件,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平板底部的第一滑块,及相对固设于所述第一滑块的下方且与所述第一滑块配合使用的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沿y方向设置。

8、优选的,所述平移动力机构包括与所述平板固定连接的平移安装座,所述平移安装座上安装有平移电机;

9、所述平移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平移电机上的平移齿轮,及相对固设于所述平移齿轮的下方且与所述平移齿轮配合使用的平移齿条,所述平移齿条沿y方向设置。

10、优选的,所述平移安装座上还设置有第二导向组件,所述第二导向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平移安装座一侧的第二滑块,及相对固设于所述第二滑块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二滑块配合使用的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靠近所述平移齿条设置,所述第二滑轨沿y方向设置。

11、优选的,所述平板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纸卷滑出装置滑出的纸卷进行限位的限位组件。

12、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沿x方向设置于所述平板顶部的第一挡板,以及沿y方向设置于所述平板顶部的第二挡板;其中,所述第一挡板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挡板。

13、优选的,所述自动拔轴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支撑件,所述支撑件沿y方向设置于所述导向板的下方。

14、优选的,所述自动拔轴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移动承载机构外侧的第一限位开关和第二限位开关;其中,

15、所述第一限位开关沿y方向靠近所述气涨轴夹持机构设置,用于限定所述承载台的初始位置;所述第二限位开关沿y方向远离所述气涨轴夹持机构设置,用于限定所述承载台的最远移动位置。

16、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由于在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气涨轴夹持机构,气涨轴夹持机构能够对位于纸卷内的气涨轴进行夹持固定,与本技术领域中的气涨轴夹持机构产生的技术效果相同,均为了对气涨轴进行固定,区别的地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拔轴动作与现有的动作不同。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沿x方向设置于纸卷滑出装置下游的移动承载机构,气涨轴夹持机构沿y方向设置于移动承载机构的外侧,在纸卷滑出装置将纸卷滑出以后,会落在移动承载机构上,由移动承载机构对其进行承载,改变了原先将纸卷直接放在地上,无法对纸卷进行移动的方式,改变了拔轴动作及便于进行下一步操作。

18、其中,移动承载机构包括承载台,承载台对纸卷起承载作用,滑出的纸卷直接放置在承载台上,承载台的外侧设置有平移动力机构,在平移组件的配合下,平移动力机构能够驱动承载台沿y方向进行往复移动,当纸卷放置在承载台上以后,首先通过气涨轴夹持机构对气涨轴进行夹持固定,固定气涨轴以后,平移动力机构驱动承载台沿y方向向远离气涨轴夹持机构的一侧移动,实现纸卷移动而气涨轴不动的拔轴动作,改变了原有通过气涨轴夹持机构对气涨轴夹持后,由气涨轴夹持机构夹持气涨轴,反向移动实现纸卷不动而气涨轴移动的拔轴动作,进而,也就缩短了气涨轴夹持机构的移动路径,也就降低了气涨轴夹持机构的占用空间;而且,沿y方向移动出去的纸卷,也远离了气涨轴夹持机构及纸卷滑出装置,无需人工将其移出放置区域,便于人工对纸卷进行吊装移动,也便于进行下一次放置,缩短了工作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拔轴装置,包括气涨轴夹持机构,所述气涨轴夹持机构用于对位于纸卷内的气涨轴进行夹持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拔轴装置包括沿x方向设置于纸卷滑出装置下游的移动承载机构,所述气涨轴夹持机构沿y方向设置于所述移动承载机构的外侧;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拔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包括平板和铰接于所述平板一侧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斜向上设置于靠近所述纸卷滑出装置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拔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支撑滚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拔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一导向组件,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平板底部的第一滑块,及相对固设于所述第一滑块的下方且与所述第一滑块配合使用的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沿y方向设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拔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动力机构包括与所述平板固定连接的平移安装座,所述平移安装座上安装有平移电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拔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安装座上还设置有第二导向组件,所述第二导向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平移安装座一侧的第二滑块,及相对固设于所述第二滑块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二滑块配合使用的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靠近所述平移齿条设置,所述第二滑轨沿y方向设置。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拔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纸卷滑出装置滑出的纸卷进行限位的限位组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拔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沿x方向设置于所述平板顶部的第一挡板,以及沿y方向设置于所述平板顶部的第二挡板;其中,所述第一挡板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挡板。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拔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拔轴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支撑件,所述支撑件沿y方向设置于所述导向板的下方。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拔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拔轴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移动承载机构外侧的第一限位开关和第二限位开关;其中,


技术总结
一种自动拔轴装置,涉及柔版印刷技术领域,包括气涨轴夹持机构,气涨轴夹持机构用于对位于纸卷内的气涨轴进行夹持固定;自动拔轴装置包括沿X方向设置于纸卷滑出装置下游的移动承载机构,气涨轴夹持机构沿Y方向设置于移动承载机构的外侧;其中,移动承载机构包括用于承载纸卷的承载台,承载台的外侧设置有平移动力机构,平移动力机构通过平移组件驱动承载台沿Y方向进行往复移动。本技术能够将气涨轴与纸卷进行分离,改变传统的拔轴方式,减小占用空间,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雷,吴克,王树斌,孟祥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潍坊东航印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