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电缆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电缆整形机构。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不断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中开始采用自动化设备进行作用,尤其是在现在的电缆加工领域中,自动化生产线体的运用已经非常普及了,自动化生产线体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且降低了生产员工的劳动强度。
2、但在现在的电缆加工自动化设备中存在以下缺陷:电缆加工过程比较复杂需要进行多次的转移,且由于电缆的长度过长在放置到自动化设备上前,需要将电缆整形成“u”字型便于自动化设备的转运,但在现有的技术中采用人工整形将电缆整形成“u”字型,无法保证每一次整形的一致性,导致自动化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卡线等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缆整形机构。
2、本实用新型就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电缆整形机构,包括整形支座,所述整形支座一侧设有电缆插片固定结构,另一侧设有电缆捋直结构,且所述整形支座上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绕线结构;
4、绕线结构,包括间隔设置在固定板上的第一绕线部和第二绕线部,所述第一绕线部和第二绕线部上形成有供电缆置入的整形通道,且所述第一绕线部与电缆插片固定结构相对设置,第二绕线部与电缆捋直结构相对设置;
5、电缆插片固定结构,包括固定块,以及驱动固定块转动的转动单元,所述固定板上形成有用于固定插片的固定腔;
6、电缆捋直结构,包括捋线模组,以及驱动捋线模组沿电缆长度方向移动的移动单元,所述捋线模组上形成有供电缆置入的捋直通道。
7、优选的,所述固定腔包括用于供电缆插片中部置入的第一固定区域和供电缆插片两侧置入的第二固定区域,所述第二固定区域内转设有抵接片,所述抵接片上设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为抵接片提供趋于打开方向的力,以使所述抵接片与电缆插片两侧抵接。通过以上改进,将电缆插片置入到固定腔内,抵接片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对电缆插片的侧部插片抵接,使电缆插片更稳定的固定在固定腔内。
8、优选的,所述第一绕线部和第二绕线部包括固定段和限位段,所述固定段包括第一固定整形支座,所述第一固定整形支座上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之间形成供电缆置入的置入空间,所述限位段包括第二固定整形支座,所述第二固定整形支座上形成有限位槽。通过以上改进,将电缆置入到第一滚轮之间的置入空间和第二固定整形支座的限位槽内,使电缆成“u”字型并固定在第一绕线部和第二绕线部上。
9、优选的,所述置入空间内形成有与电缆外周匹配的弧形凹槽。通过以上改进,弧形凹槽对电缆外周限位,进一步提高了整形效果。
10、优选的,所述整形支座上设有滑块组件,所述捋线模组滑动设置在滑块组件上。通过以上改进,捋线模组通过滑块组件在整形支座上滑动,保证捋线模组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整形效果。
11、优选的,所述整形支座上设有检测整形支座,所述检测整形支座上设有感应器,所述感应器正对电缆设置。通过以上改进,检测整形支座上的感应器只有检测到电缆后,捋线模组才会启动进行捋线,避免员工误操作。
12、优选的,所述捋线模组包括捋线块,以及驱动捋线块相互闭合或打开的驱动单元,且所述捋线块处于闭合状态时,捋线块之间上形成有捋直通道。通过以上改进,驱动单元先将捋线块打开,将电缆放入后,捋线块在驱动单元作用下闭合,使电缆进入到捋直通道内,随着移动单元带动捋线模组移动,将电缆进行拉直、捋直。
13、优选的,所述捋线块一端设有第二滑轮,另一端形成有半圆槽,所述捋线块闭合,以使第二滑轮之间形成捋线部,半圆槽围合形成捋线腔。通过以上改进,电缆外周先由第二滑轮之间的捋线部进行初步的平压、导直,再用捋线腔进行二次的机械捋直,保证了电缆的捋直效果。
14、优选的,所述捋线腔与电缆外周贴合。通过以上改进,捋线腔与电缆外周贴合,使经过捋线腔的电缆能被捋直,从而提升了整形效果。
15、优选的,所述第二滑轮上形成与电缆外周匹配的捋线槽。通过以上改进,第二滑轮上的捋线槽对电缆外周就滚动压平,并对电缆提供向前的拉力,使电缆绕线结构上的部分电缆也被拉直,提高了整个电缆的整形效果。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7、通过在整形支座一侧设置电缆插片固定结构,另一侧设置电缆捋直结构,并在整形支座两侧之间设置绕线结构,先将电缆插片插入到电缆插片固定结构的固定块上,当完成插入后转动单元会带动固定块转动,使电缆从竖向设置变成为水平设置,随后将电缆绕设在绕线结构的第一绕线部和第二绕线部上,使整根电缆成“u”字型,最后将电缆尾部放入到电缆捋直结构内,电缆捋直结构的捋线模组在移动单元的作用下,将电缆拉紧和捋直,并驱使电缆进行定量的移动,使整个电缆呈的“u”字型,且电缆的“u”字型保持一致,可适配电缆加工自动化设备的需求,无需人工进行对电缆进行整形,大幅度提升了生产效率,且减少了自动化设备生产过程中因电缆整形带来的不良,提升了电缆加工的生产品质。
1.一种电缆整形机构,包括整形支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支座(1)一侧设有电缆插片固定结构(2),另一侧设有电缆捋直结构(3),且所述整形支座(1)上设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上设有绕线结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腔(106)包括用于供电缆插片中部置入的第一固定区域(201)和供电缆插片两侧置入的第二固定区域(202),所述第二固定区域(202)内转设有抵接片(203),所述抵接片(203)上设有弹性元件(204),所述弹性元件(204)为抵接片(203)提供趋于打开方向的力,以使所述抵接片(203)与电缆插片两侧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线部(101)和第二绕线部(102)包括固定段(205)和限位段(206),所述固定段(205)包括第一固定支架(207),所述第一固定支架(207)上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滚轮(208),所述第一滚轮(208)之间形成供电缆置入的置入空间(209),所述限位段(206)包括第二固定支架(301),所述第二固定支架(301)上形成有限位槽(3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缆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置入空间(209)内形成有与电缆外周匹配的弧形凹槽(3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支座(1)上设有滑块组件(304),所述捋线模组(107)滑动设置在滑块组件(304)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支座(1)上设有检测支架(305),所述检测支架(305)上设有感应器(306),所述感应器(306)正对电缆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捋线模组(107)包括捋线块(401),以及驱动捋线块(401)相互闭合或打开的驱动单元(402),且所述捋线块(401)处于闭合状态时,捋线块(401)之间上形成有捋直通道(10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缆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捋线块(401)一端设有第二滑轮(403),另一端形成有半圆槽(404),所述捋线块(401)闭合,以使第二滑轮(403)之间形成捋线部(405),半圆槽(404)围合形成捋线腔(40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缆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捋线腔(406)与电缆外周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缆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轮(403)上形成与电缆外周匹配的捋线槽(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