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轧机冷却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32599发布日期:2024-02-26 16:37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轧机冷却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金属冶炼,具体为一种轧机冷却机构。


背景技术:

1、轧机是实现金属轧制过程的设备。泛指完成轧材生产全过程的装备﹐包括有主要设备﹑辅助设备﹑起重运输设备和附属设备等。现代轧机发展的趋向是连续化、自动化、专业化,产品质量高,消耗低。其中铸轧是直接将金属熔体铸造及轧制成半成品坯或成品材的一种新工艺,这种工艺的显著特点是其结晶器为两个带水冷系统的旋转铸轧辊,熔体在其辊缝间完成凝固和热轧两个过程,而且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原有的轧机中的铸轧辊在进行热轧时,铸扎辊的内部和表面将产生大量的热能,导致溶体的凝固质量下降,从而降低了连续铸轧的效率,并且由于铸轧机型号较多,其高度相应有所不同,在对其进行降温时,需要根据铸轧机型号的型号来购买相匹配的降温机构,进而增加了经济开支。

2、在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号为:cn208178088u的“一种铸轧机冷却机构”,包括铸轧辊,所述铸轧辊设有两个,上下对称设置,铸轧辊的中心设有辊轴,辊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支架上,铸轧辊的内部中空,辊轴的左部中心设有排水通道,辊轴的左端设有与排水通道连通的旋转接头,排水通道的右端延伸到铸轧辊内部,并且辊轴上设有与排水通道的右端连通的排水孔,辊轴上设有与排水孔连通的抽水管,抽水管的一端固连辊轴;铸轧辊内部的辊轴上设有搅拌机构。

3、现有技术中多是采用喷淋冷却水的机构对铸轧辊表面进行冷却,然而在通过冷却水对铸轧辊表面进行冷却时,冷却水会残留在铸轧辊表面或者流入到辊身或辊颈,长时间下来会导致铸轧辊或者辊身和辊颈的表面出现生锈现象,降低了该轧机的使用年限,影响产品质量,其次,不便对不同型号的轧机进行降低,增加了经济开支,因此,提出了一种轧机冷却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轧机冷却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现有技术中多是采用喷淋冷却水的机构对铸轧辊表面进行冷却,然而在通过冷却水对铸轧辊表面进行冷却时,冷却水会残留在铸轧辊表面或者流入到辊身或辊颈,长时间下来会导致铸轧辊或者辊身和辊颈的表面出现生锈现象,降低了该轧机的使用年限,影响产品质量,其次,不便对不同型号的轧机进行降低,增加了经济开支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轧机冷却机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且靠近两侧壁处均设置有风扇,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调节机构;

3、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防护框架、正反电机和螺纹座,所述安装板的上端且位于两侧边缘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长块,两个所述长块的上端均设置有转动轮,两个所述长块的一侧均开设有竖槽,两个所述竖槽的内部底端均转动安装有丝杆,两个所述转动轮的外侧壁活动连接有传动带。

4、优选的,四个所述螺纹座的一侧分别与外壳的前后端相固定,四个所述螺纹座分别设置在两个竖槽的内部。

5、优选的,两个所述风扇的上下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四个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分别与外壳的内部底端和顶端相固定。

6、优选的,两个所述丝杆的一侧分别穿过两个所述长块与两个所述转动轮的下端相固定。

7、优选的,所述防护框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防护板,所述正反电机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所述转动轮的上端相固定,所述防护板位于正反电机的一侧。

8、优选的,两个所述丝杆分别与两个所述螺纹座螺纹连接,所述正反电机的上端与防护框架的内部顶端相固定。

9、优选的,所述防护框架的内部一侧分别与两个所述长块的一侧相固定,两个所述长块的下端均与安装板的上端相固定。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两个风扇,在两个风扇的运行下,能够对铸轧辊或者辊身和辊颈进行降温,加快铸轧辊或者辊身和辊颈的冷却效率,防止现有技术中采用冷却水对铸轧辊或者辊身和辊颈的外表面造成生锈现象,提高了该轧机的使用年限,同时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12、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调节机构,能够对风扇的高度进行调节,方便对不同型号的轧机进行降温,降低了经济开支。



技术特征:

1.一种轧机冷却机构,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且靠近两侧壁处均设置有风扇(11),所述外壳(1)的一侧设置有调节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机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螺纹座(27)的一侧分别与外壳(1)的前后端相固定,四个所述螺纹座(27)分别设置在两个竖槽(25)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机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风扇(11)的上下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2),四个所述固定块(12)的一侧分别与外壳(1)的内部底端和顶端相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轧机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丝杆(26)的一侧分别穿过两个所述长块(22)与两个所述转动轮(24)的下端相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机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框架(2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防护板(29),所述正反电机(23)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所述转动轮(24)的上端相固定,所述防护板(29)位于正反电机(23)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机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丝杆(26)分别与两个所述螺纹座(27)螺纹连接,所述正反电机(23)的上端与防护框架(21)的内部顶端相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轧机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框架(21)的内部一侧分别与两个所述长块(22)的一侧相固定,两个所述长块(22)的下端均与安装板(20)的上端相固定。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轧机冷却机构,涉及金属冶炼技术领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且靠近两侧壁处均设置有风扇,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防护框架、正反电机和螺纹座,两个所述长块的一侧均开设有竖槽,两个所述竖槽的内部底端均转动安装有丝杆。本技术能够对铸轧辊或者辊身和辊颈进行降温,加快铸轧辊或者辊身和辊颈的冷却效率,防止现有技术中采用冷却水对铸轧辊或者辊身和辊颈的外表面造成生锈现象,提高了该轧机的使用年限,同时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其次,能够对风扇的高度进行调节,方便对不同型号的轧机进行降温,降低了经济开支。

技术研发人员:夏明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马鞍山市银鼎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5
技术公布日:2024/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