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车轮轮毂锻造用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34436发布日期:2023-12-21 09:13阅读:23来源:国知局
铝合金车轮轮毂锻造用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轮毂锻造,具体为一种铝合金车轮轮毂锻造用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1、轮毂(carrim)是车轮中心安装车轴的部位,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轮圈”或“钢圈”,专利号(cn202223245601.8)公开了一种汽车轮毂轴管锻压材料自动切割下料装置,其中提出“现有的汽车轮毂轴管锻压材料切割装置的下料操作的人工劳动量较大,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并且通过设置导料组件,可起到自动导料作用,无需人工下料,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同时压簧可带动活动导辊对物料进行固定,从而配合限位组件可保证物料位置,有效避免了物料偏移的问题出现,但是对于轮毂来说依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其一:轮毂的体积与重量非常大,所以轮毂在下料时,与导仓之间的摩擦力较大,在轮毂移动时容易导致轮毂的下表面划伤,同时没有设置隔离机构会导致轮毂与轮毂之间相互碰撞而损坏;其二:由于轮毂重力非常大,所以其下料时的向下的势能也大,所以下料速度会较快,容易碰撞到工作人员,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而且对轮毂的磨损也会加大,故而这里提出一种铝合金车轮轮毂锻造用下料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铝合金车轮轮毂锻造用下料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铝合金车轮轮毂锻造用下料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架、导向台,所述导向台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架的顶部,所述第一安装架的正面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盘,所述驱动盘背面的边缘处固定安装有驱动柱,所述驱动柱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驱动柱的外表面活动安装有驱动套,所述驱动套的左右两端固定安装有动力杆,所述动力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运输台,所述运输台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输送块。

3、可选的,所述导向台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安装有滚珠,所述输送块处于导向台的中部,所述滚珠的顶部低于输送块底部五到八厘米。

4、可选的,所述驱动套的形状为半圆形,所述驱动套的中部开设有驱动槽,所述限位块的直径大于驱动槽两到三厘米。

5、可选的,所述运输台活动安装在第一安装架的内部,所述运输台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t形凸块,所述第一安装架的内部开设有与运输台相适配的t形滑槽。

6、可选的,所述输送块的形状为l形,所述输送块凹陷的一侧朝向左侧,所述输送块与输送块之间呈等距分布。

7、可选的,所述导向台的右侧设置有下料仓,所述下料仓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安装架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双向液压杆,所述双向液压杆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导柱,所述移动块的一侧安装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挡板。

8、可选的,前侧所述移动块未驱动时处于导柱外表面的最前侧,后侧所述移动块未驱动时处于导柱外表面的最后侧。

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铝合金车轮轮毂锻造用下料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0、1、该铝合金车轮轮毂锻造用下料装置,通过启动伺服电机能够带动驱动盘转动,利用驱动盘可以对驱动柱进行驱动,继而使得驱动套发生偏心运动,利用驱动套可以带动动力杆进行左右往复移动,进而使得运输台带动输送块左右往复运动,实现输送轮毂的目的,通过输送块与导向台能够对轮毂进行限位与隔离,避免轮毂之间相互碰撞而导致磨损,利用滚珠与轮毂之间的滚动摩擦可以降低轮毂受到的摩擦力,进一步减小磨损。

11、2、该铝合金车轮轮毂锻造用下料装置,通过挡板可以对轮毂进行限位,通过启动双向液压杆能够带动移动块进行移动,当移动块移动向内侧移动时会带动驱动杆进行移动,利用驱动杆会带动安装板进行移动,进而使得挡板带动轮毂缓慢向下移动,使得下料过程更加顺畅,从而避免轮毂急速向下导致安全隐患发生。



技术特征:

1.一种铝合金车轮轮毂锻造用下料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架(1)、导向台(2),所述导向台(2)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架(1)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架(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4),所述伺服电机(4)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盘(5),所述驱动盘(5)背面的边缘处固定安装有驱动柱(6),所述驱动柱(6)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7),所述驱动柱(6)的外表面活动安装有驱动套(8),所述驱动套(8)的左右两端固定安装有动力杆(9),所述动力杆(9)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运输台(10),所述运输台(10)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输送块(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车轮轮毂锻造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台(2)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安装有滚珠(3),所述输送块(11)处于导向台(2)的中部,所述滚珠(3)的顶部低于输送块(11)底部五到八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车轮轮毂锻造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套(8)的形状为半圆形,所述驱动套(8)的中部开设有驱动槽,所述限位块(7)的直径大于驱动槽两到三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车轮轮毂锻造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台(10)活动安装在第一安装架(1)的内部,所述运输台(10)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t形凸块,所述第一安装架(1)的内部开设有与运输台(10)相适配的t形滑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车轮轮毂锻造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块(11)的形状为l形,所述输送块(11)凹陷的一侧朝向左侧,所述输送块(11)与输送块(11)之间呈等距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车轮轮毂锻造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台(2)的右侧设置有下料仓(12),所述下料仓(12)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安装架(13),所述第二安装架(13)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双向液压杆(14),所述双向液压杆(14)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移动块(15),所述移动块(15)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导柱(16),所述移动块(15)的一侧安装有驱动杆(17),所述驱动杆(17)的另一端安装有安装板(18),所述安装板(1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挡板(1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铝合金车轮轮毂锻造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前侧所述移动块(15)未驱动时处于导柱(16)外表面的最前侧,后侧所述移动块(15)未驱动时处于导柱(16)外表面的最后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铝合金车轮轮毂锻造用下料装置,涉及轮毂锻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铝合金车轮轮毂锻造用下料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架、导向台,所述导向台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架的顶部,所述第一安装架的正面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盘,所述驱动盘背面的边缘处固定安装有驱动柱。该铝合金车轮轮毂锻造用下料装置,通过挡板可以对轮毂进行限位,通过启动双向液压杆能够带动移动块进行移动,当移动块移动向内侧移动时会带动驱动杆进行移动,利用驱动杆会带动安装板进行移动,进而使得挡板带动轮毂缓慢向下移动,使得下料过程更加顺畅,从而避免轮毂急速向下导致安全隐患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茆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珀然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