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金属板加工辅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金属板校直系统。
背景技术:
1、金属板的平整度是重要的质量指标之一,金属板在进行后续的冲压、剪板等作业前一般均需要进行校直,以确保平整度合格。在对金属板进行校直时,可以通过校直装置进行,具体地,校直装置包括上下层设置的辊筒,待校直的金属板从上下层辊筒之间穿过,从而通过上下层辊筒辊面的碾压以使得金属板的表面更加平整,从而实现校直。现有技术中,上下层辊筒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以确保金属板能够顺利穿过,但是该间隙对于更厚或者更薄的金属板适应性不佳,导致更厚的金属板可能无法进行校直,更薄的金属板则可能校直效果达不到预期。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金属板校直系统,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校直装置对不同厚度的金属板适应性不佳的问题。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金属板校直系统,其包括安装机架,所述安装机架上固定连接有一对安装板,两所述安装板之间转动安装有若干托辊和若干第一压辊,所述托辊和所述第一压辊均分别呈横向布置且所述第一压辊位于所述托辊上方;每一所述安装板上分别竖向滑动设置有供每一所述第一压辊两端转动连接的若干对第一滑动板,每一所述第一滑动板还转动连接有第一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与与之邻近的所述安装板螺纹连接。
3、上述实施例中,位于上层的第一压辊和位于下层的托辊对应于现有技术中的上下两层辊筒,金属板在它们之间穿过即可进行校直,与现有技术中不同在于,位于上层的第一压辊在竖直方向的位置可以通过第一调节杆和第一滑动板进行调整,从而使得上层和下层之间的间隙可以适应性的调整,从而适应用于不同厚度的金属板进行校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校直装置对不同厚度的金属板适应性不佳的问题。
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辊和所述托辊相错设置。
5、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机架上还固定安装有驱动其中一所述托辊转动的驱动电机,相邻所述托辊之间通过第一驱动皮带传动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机和与之驱动的一所述托辊之间还设置有减速机。
7、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机驱动位于所述安装机架一端端部的一所述托辊,两所述安装板之间还转动连接有位于该所述托辊正上方的第二压辊,每一所述安装板上分别竖向滑动设置有供所述第二压辊两端转动连接的一对第二滑动板,每一所述第二滑动板还转动连接有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二调节杆与与之邻近的所述安装板螺纹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上还设置有供所述第一滑动板或所述第二滑动板滑动连接的安装缺口,所述安装板上还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安装缺口开口处的安装条,所述第一调节杆和所述第二调节杆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安装条螺纹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动板和所述第二滑动板上端面还凹陷设置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竖向设置且下端尺寸大于上端尺寸,所述第一调节杆和所述第二调节杆下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转动槽转动配合。
10、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减速机之间通过第二驱动皮带连接,所述减速机和对应的所述托辊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机架包括上层和下层,两所述安装板安装在所述上层,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下层。
12、进一步地,所述减速机安装在所述上层。
1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通过第一调节杆和第一滑动板进行调整,从而使得上层和下层之间的间隙可以适应性的调整,从而适应用于不同厚度的金属板进行校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校直装置对不同厚度的金属板适应性不佳的问题。
1.一种金属板校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机架,所述安装机架上固定连接有一对安装板,两所述安装板之间转动安装有若干托辊和若干第一压辊,所述托辊和所述第一压辊均分别呈横向布置且所述第一压辊位于所述托辊上方;每一所述安装板上分别竖向滑动设置有供每一所述第一压辊两端转动连接的若干对第一滑动板,每一所述第一滑动板还转动连接有第一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与与之邻近的所述安装板螺纹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板校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辊和所述托辊相错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金属板校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架上还固定安装有驱动其中一所述托辊转动的驱动电机,相邻所述托辊之间通过第一驱动皮带传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板校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和与之驱动的一所述托辊之间还设置有减速机。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板校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驱动位于所述安装机架一端端部的一所述托辊,两所述安装板之间还转动连接有位于该所述托辊正上方的第二压辊,每一所述安装板上分别竖向滑动设置有供所述第二压辊两端转动连接的一对第二滑动板,每一所述第二滑动板还转动连接有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二调节杆与与之邻近的所述安装板螺纹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金属板校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还设置有供所述第一滑动板或所述第二滑动板滑动连接的安装缺口,所述安装板上还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安装缺口开口处的安装条,所述第一调节杆和所述第二调节杆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安装条螺纹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金属板校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板和所述第二滑动板上端面还凹陷设置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竖向设置且下端尺寸大于上端尺寸,所述第一调节杆和所述第二调节杆下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转动槽转动配合。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金属板校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减速机之间通过第二驱动皮带连接,所述减速机和对应的所述托辊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金属板校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架包括上层和下层,两所述安装板安装在所述上层,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下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金属板校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机安装在所述上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