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量化焊接渣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91436发布日期:2024-02-22 20:42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轻量化焊接渣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冶金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轻量化焊接渣包。


背景技术:

1、无论是黑色冶金企业还是有色冶金企业,都会产生大量高温液态炉渣,绝大多数企业使用渣包装载和处理炉渣。焊接渣包技术诞生前,用户使用铸造渣包处理炉渣,焊接渣包诞生后,与铸造渣包相比,焊接渣包体现出质量稳定、维修率低、焊接性好和性价比高等显著优势。

2、在铜渣缓冷工艺中,一些用户对渣包冷却速度有较高要求,通过计算冷却水流量,在渣包上沿口开设一定数量的溢水槽,在各环板上设置分流水槽和集水板,在环板下部设置分水板,可以将渣包内溢流出的冷却水均匀地分流到渣包外壁,使得溢流出的冷却水沿渣包外壁均匀流下,冷却水过流面积增大,能实现冷却水对渣包的二次冷却,使得冷却速度提高10%以上。

3、现有焊接渣包虽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但依旧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4、(1)、现有焊接渣包的生产成本高且重量大,降低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2)、在疏通不及时的情况下,焊接渣包外壁易积垢而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量化焊接渣包,以解决现有焊接渣包生产成本高和重量大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轻量化焊接渣包,包括:

3、包体;

4、上环板,所述上环板与包体顶部固定连接;

5、下环板,所述下环板设置在上环板的下方,且所述下环板与包体高度1/3~1/2位置固定连接;

6、竖向筋板,多个所述竖向筋板绕包体外圆周面间隔设置,且所述竖向筋板的顶端与上环板固定连接,所述竖向筋板的底端与下环板固定连接;

7、翻包座,所述翻包座设置在包体的两侧,且所述翻包座的两端与竖向筋板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包体的上沿设有顶平面、圆弧过渡面和立壁面,所述顶平面呈环形设置在包体顶部,所述立壁面呈环形设置在包体周侧,所述圆弧过渡面的顶端与顶平面切向连接,所述圆弧过渡面的底端与立壁面切向连接。

9、优选的,所述上环板远离包体的一侧设有上集水板,且所述上集水板的径向尺寸大于包体上沿的径向尺寸;所述上环板靠近包体的一侧设有上分流水槽,且所述上环板下方设有与上分流水槽相对应的上导流板。

10、优选的,所述上分流水槽为弧形槽,且所述上分流水槽在圆周方向的长度为240mm~420mm。

11、优选的,所述上导流板包括立板和底板,所述立板的顶端与上环板固定连接,所述立板的底端与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且所述底板的底端与包体间距设置。

12、优选的,所述上导流板的数量为四个。

13、优选的,所述下环板远离包体的一侧设有下集水板,所述下环板靠近包体的一侧设有下分流水槽,且所述下环板下方设有与下分流水槽相对应的下导流板或侧导流板,所述下导流板位于翻包座的下方。

14、优选的,所述下分流水槽为弧形槽,且所述下导流板正上方的下分流水槽在圆周方向的长度为120mm~320mm,所述侧导流板正上方的下分流水槽在圆周方向的长度为200mm~350mm。

15、优选的,所述翻包座远离包体的一侧设有中集水板,所述翻包座靠近包体的一侧设有中分流水槽,且所述翻包座下方设有与中分流水槽相对应的中导流板。

16、优选的,所述竖向筋板的数量为四条。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焊接渣包结构基础上进行轻量化设计,先根据焊接渣包上载荷分布特点,将上环板、竖向筋板和下环板设置在载荷集中部位,更好地减少载荷引起的变形影响,提高了焊接渣包的结构强度和焊接渣包的使用寿命;再根据受力分析,对焊接渣包的非重点部位结构进行优化,使得焊接渣包的重量减少5%以上,降低了焊接渣包的制造成本,提高了焊接渣包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特征:

1.一种轻量化焊接渣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焊接渣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1)的上沿设有顶平面(6)、圆弧过渡面(7)和立壁面(8),所述顶平面(6)呈环形设置在包体(1)顶部,所述立壁面(8)呈环形设置在包体(1)周侧,所述圆弧过渡面(7)的顶端与顶平面(6)切向连接,所述圆弧过渡面(7)的底端与立壁面(8)切向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轻量化焊接渣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环板(2)远离包体(1)的一侧设有上集水板(9),且所述上集水板(9)的径向尺寸大于包体(1)上沿的径向尺寸;所述上环板(2)靠近包体(1)的一侧设有上分流水槽(10),且所述上环板(2)下方设有与上分流水槽(10)相对应的上导流板(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轻量化焊接渣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分流水槽(10)为弧形槽,且所述上分流水槽(10)在圆周方向的长度为240mm~420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轻量化焊接渣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流板(11)包括立板(12)和底板(13),所述立板(12)的顶端与上环板(2)固定连接,所述立板(12)的底端与底板(13)的顶端固定连接,且所述底板(13)的底端与包体(1)间距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轻量化焊接渣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流板(11)的数量为四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焊接渣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环板(3)远离包体(1)的一侧设有下集水板(14),所述下环板(3)靠近包体(1)的一侧设有下分流水槽(15),且所述下环板(3)下方设有与下分流水槽(15)相对应的下导流板(16)或侧导流板(17),所述下导流板(16)位于翻包座(5)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轻量化焊接渣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分流水槽(15)为弧形槽,且所述下导流板(16)正上方的下分流水槽(15)在圆周方向的长度为120mm~320mm,所述侧导流板(17)正上方的下分流水槽(15)在圆周方向的长度为200mm~35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焊接渣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翻包座(5)远离包体(1)的一侧设有中集水板(18),所述翻包座(5)靠近包体(1)的一侧设有中分流水槽,且所述翻包座(5)下方设有与中分流水槽相对应的中导流板(2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焊接渣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筋板(4)的数量为四条。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冶金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轻量化焊接渣包,包括包体;与包体顶部固定连接的上环板;与包体高度1/3~1/2位置固定连接的下环板;多个绕包体外圆周面间隔设置的竖向筋板,竖向筋板的两端分别与上环板和下环板固定连接;设置在包体两侧的翻包座,翻包座的两端与竖向筋板固定连接。本技术先根据载荷分布特点,将竖向筋板、上环板和下环板安装在载荷集中部位,降低了载荷引起的变形影响,提高了焊接渣包的结构强度和使用寿命;再根据受力分析,优化非重点部位结构,对焊接渣包进行轻量化设计,使得焊接渣包整体减重5%以上,降低了焊接渣包的制造成本,提高了焊接渣包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研发人员:翟恒东,王晓飞,童阳生,杨征位,徐晓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4
技术公布日:2024/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