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套管加工用一体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03363发布日期:2024-01-16 11:37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套管加工用一体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外套管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套管加工用一体设备。


背景技术:

1、外套管,也叫做保温套管,是一种管状挡料,外层包覆着保温材料,内层通常是负责输送流体或气体的管道,外套管的主要作用是隔热、防护、保冷和防腐,它通常由外层保温材料、内层管道和固定附件等组成。

2、外套管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建筑、城市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如在石油化工行业中,外套管主要用于输送高温蒸汽、热油、淬火油等介质,以及油源加热、蒸汽加热等领域,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保证介质的从源头到终点的质量和长效稳定性。

3、通过研究分析发现,现有技术中外套管的加工通常需要多个设备和工序的配合加工,且设备间的加工连续性较低,不利于外套管加工效率的提高,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实现外套管加工的一体化设备,以提高加工效率和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外套管的加工通常需要多个设备和工序的配合加工,且设备间的加工连续性较低,不利于外套管加工效率的提高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外套管加工用一体设备。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外套管加工用一体设备,包括:一体化加工机柜,所述一体化加工机柜的上侧设置有工装外护框,所述工装外护框的内侧设置有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的轴向外侧依次设置有钻孔机、内腔倒角机、攻丝机,所述钻孔机、内腔倒角机、攻丝机以夹持装置的圆心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布置,所述工装外护框的两侧开口位置分别设置有机械臂一、机械臂二,所述机械臂一的侧边设置有输入传送带,所述机械臂二的侧边设置有输出传送带。

4、进一步地,所述夹持装置上设置有中控旋转平台,所述中控旋转平台的上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外圆筒,所述外圆筒的内壁通过滚珠轴承转动连接有大齿轮,所述大齿轮的轴向内侧通过齿轮啮合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底部通过转轴连接有步进电机,所述外圆筒的轴向内侧设置有与外圆筒呈同心圆设置的内圆筒,所述内圆筒底部通过螺栓与中控旋转平台进行固定连接,所述中控旋转平台、外圆筒沿同一径向位置上均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呈环形阵列设置有至少三组,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的一侧通过齿轮啮合连接有小齿轮,所述小齿轮的轴向外侧与大齿轮通过啮合连接,所述小齿轮位于中控旋转平台、内圆筒之间。

5、工作状态下,机械臂一将待加工的外套管夹取后放置到夹持装置上,夹持装置上的步进电机启动带动主动齿轮进行转动,主动齿轮通过齿轮间的啮合带动大齿轮在外圆筒的内侧进行转动,由于大齿轮通过滚珠轴承与外圆筒进行连接,故可自由发生转动,大齿轮转动的同时会通过齿轮啮合带动三组小齿轮进行转动,小齿轮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外圆筒的上侧,所述小齿轮转动的同时会通过齿轮间啮合带动齿条在滑槽内发生滑动,三组齿条向中间滑动聚拢对外套管的外壁进行夹持固定,值得注意的时三组齿条可适应不同外径外套管的夹持工作,有效提高了其使用适应性,当需要对外套管的不同侧外表面进行加工时,可启动中控旋转平台带动被夹持住的外套管进行转动,以配合使用钻孔机、内腔倒角机、攻丝机依次完成对外套管不同面的加工动作。

6、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旋转平台上设置有圆台,所述圆台上侧与外圆筒、内圆筒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圆台的下侧通过转轴连接有伺服电机,用于驱动圆台做圆周转动。

7、进一步地,所述机械臂一、机械臂二的下侧均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与机械臂一、机械臂二的连接部位均通过螺栓实现连接固定。

8、进一步地,所述输入传送带靠近机械臂一和输出传送带靠近机械臂二方向的端部均设置有对射传感器,用于感应是否有外套管通过从而驱动输入传送带、输出传送带启动传输。

9、进一步地,所述工装外护框的外立面上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分别与钻孔机、内腔倒角机、攻丝机、夹持装置、输入传送带、机械臂一、机械臂二、输出传送带、对射传感器通过电性连接。

10、在对外套管进行一体化加工过程前,技术人员可提前在控制面板处设定好相应的加工控制程序,正式加工过程中,操作人员便可以通过控制面板处直接实现对该设备上的钻孔机、内腔倒角机、攻丝机、夹持装置、输入传送带、机械臂一、机械臂二、输出传送带、对射传感器进行的开启与关闭。

11、进一步地,所述工装外护框靠近控制面板方向上的外侧设置有玻璃窗,用于方便操作人员时刻观察工装外护框内外套管的加工情况。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外套管加工用一体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输入传送带、机械臂一、一体化加工机柜、机械臂二、输出传送带、对射传感器与控制面板相配合,依次实现了对外套管的自动夹取上料、一体化加工、自动夹取下料等操作,加强了各设备及工序加工过程中的连续性,提升了外套管的加工效率,降低了加工成本;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一体化加工机柜上设置夹持装置并在夹持装置的轴向外侧沿顺时针方向设置钻孔机、内腔倒角机、攻丝机,可依次完成对外套管的钻孔、内腔倒角、攻丝等一体化加工,利用夹持装置上的中控旋转平台与大齿轮、主动齿轮、小齿轮、齿条相配合,有效实现了对不同管径外套管的稳定夹持固定与圆周转动,提升了夹持装置在加工不同规格外套管时的工作适应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外套管加工用一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化加工机柜(1),所述一体化加工机柜(1)的上侧设置有工装外护框(2),所述工装外护框(2)的内侧设置有夹持装置(6),所述夹持装置(6)的轴向外侧依次设置有钻孔机(3)、内腔倒角机(4)、攻丝机(5),所述钻孔机(3)、内腔倒角机(4)、攻丝机(5)以夹持装置(6)的圆心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布置,所述工装外护框(2)的两侧开口位置分别设置有机械臂一(8)、机械臂二(9),所述机械臂一(8)的侧边设置有输入传送带(7),所述机械臂二(9)的侧边设置有输出传送带(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套管加工用一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6)上设置有中控旋转平台(61),所述中控旋转平台(61)的上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外圆筒(62),所述外圆筒(62)的内壁通过滚珠轴承转动连接有大齿轮(63),所述大齿轮(63)的轴向内侧通过齿轮啮合连接有主动齿轮(64),所述主动齿轮(64)的底部通过转轴连接有步进电机(65),所述外圆筒(62)的轴向内侧设置有与外圆筒(62)呈同心圆设置的内圆筒(67),所述内圆筒(67)底部通过螺栓与中控旋转平台(61)进行固定连接,所述中控旋转平台(61)、外圆筒(62)沿同一径向位置上均设置有滑槽(600),所述滑槽(600)呈环形阵列设置有至少三组,所述滑槽(600)内滑动连接有齿条(68),所述齿条(68)的一侧通过齿轮啮合连接有小齿轮(66),所述小齿轮(66)的轴向外侧与大齿轮(63)通过啮合连接,所述小齿轮(66)位于中控旋转平台(61)、内圆筒(67)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外套管加工用一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旋转平台(61)上设置有圆台(612),所述圆台(612)上侧与外圆筒(62)、内圆筒(67)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圆台(612)的下侧通过转轴连接有伺服电机(611),用于驱动圆台(612)做圆周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套管加工用一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臂一(8)、机械臂二(9)的下侧均设置有安装架(11),所述安装架(11)与机械臂一(8)、机械臂二(9)的连接部位均通过螺栓实现连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套管加工用一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传送带(7)靠近机械臂一(8)和输出传送带(10)靠近机械臂二(9)方向的端部均设置有对射传感器(12),用于感应是否有外套管通过从而驱动输入传送带(7)、输出传送带(10)启动传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套管加工用一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外护框(2)的外立面上设置有控制面板(13),所述控制面板(13)分别与钻孔机(3)、内腔倒角机(4)、攻丝机(5)、夹持装置(6)、输入传送带(7)、机械臂一(8)、机械臂二(9)、输出传送带(10)、对射传感器(12)通过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外套管加工用一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外护框(2)靠近控制面板(13)方向上的外侧设置有玻璃窗(14),用于方便操作人员时刻观察工装外护框(2)内外套管的加工情况。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外套管加工用一体设备,属于外套管加工设备领域。一种外套管加工用一体设备,包括:一体化加工机柜,所述一体化加工机柜的上侧设置有工装外护框,所述工装外护框的内侧设置有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的轴向外侧依次设置有钻孔机、内腔倒角机、攻丝机,所述钻孔机、内腔倒角机、攻丝机以夹持装置的圆心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布置;本技术中,通过设置输入传送带、机械臂一、一体化加工机柜、机械臂二、输出传送带、对射传感器与控制面板相配合,依次实现了对外套管的自动夹取上料、一体化加工、自动夹取下料等操作,加强了各设备及工序加工过程中的连续性,提升了外套管的加工效率,降低了加工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闻海波,杨建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新悦摩尔提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3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