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冷却装置的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48711发布日期:2024-04-18 20:22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冷却装置的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冲压模具,具体涉及一种带冷却装置的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1、在冲压加工过程中,模具可能会因为加工热量的积累而发热,导致模具温度过高,进而影响加工质量和模具寿命。因此,为了有效降低模具温度并提升冲压效率,需要设计一种具备冷却功能的冲压模具,而传统的冲压模具大多采用在下模具底部增加冷却液腔,进而通过循环液进行液冷降温,但是此方式,冷却液与下模具之间接触面积小,散热效果并不够明显,同时冲压操作会导致冷却腔形变最终不仅影响冲压质量,还影响冷却效果。

2、因此,本使方案特提出一种带冷却装置的冲压模具,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冷却装置的冲压模具。

2、为达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冷却装置的冲压模具,包括冲压台、下模具、顶台和上模具,所述冲压台顶部中心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安装有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包括散热翅片、盖板和侧进液孔,所述散热翅片有多个均匀分布于所述安装槽内底部,所述下模具整体位于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并与多个所述散热翅片相对接,所述侧进液孔有多个均匀分布于所述冲压台两侧的内部,所述盖板安装于安装槽顶部两侧与所述下模具之间的缝隙处,所述冲压台外部安装有与所述冷却组件内部相通的循环换液机构。

3、优选地,多个所述侧进液孔内侧一端均通至所述安装槽内底部和所述下模具之间形成的液冷空间内部,且多个所述侧进液孔对应通至多个散热翅片之间形成的空间内。

4、优选地,所述散热翅片整体设置为u型,所述散热翅片内侧边紧密贴合于所述下模具底部和侧面外壁上。

5、优选地,所述循环换液机构包括冷却液箱、主导液管、分流管、导液方管和循环液泵,所述冷却液箱安装于所述冲压台底部中心,所述循环液泵安装于所述冷却液箱的底部,所述主导液管有两个分别对接于所述循环液泵的两侧,所述导液方管有两个分别安装于所述冲压台两侧并均与所述冷却组件两侧导液端相通,所述分流管有多个均匀连通于同侧的主导液管和导液方管之间。

6、优选地,所述下模具前后侧壁与所述安装槽内前后槽壁紧密贴合,所述下模具前后侧壁的中心均设置有侧定位凸台,两侧所述侧定位凸台对应搭接于所述安装槽前后侧槽口中心设置的承压定位槽的内部。

7、优选地,所述顶台设置于所述冲压台的正上方,所述顶台的中心安装有冲压气缸,所述冲压气缸输出端对接于所述上模具顶部中心。

8、优选地,所述上模具顶部四个角端均安装有导向柱,四个所述导向柱均滑动穿接于所述顶台内部。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0、通过冷却装置中的冷却液循环和散热翅片的散热作用,可以有效地吸收和带走下模具的热量,从而降低模具的温度,同时冷却组件内的多个散热翅片可形成多个独立的液冷降温通道,配合散热翅片的导热性能,实现多位同步迅速的降温操作,降温效果更加明显,下模具两侧的侧定位凸台,配合安装槽内的承压定位槽以及多个散热翅片形成的支撑结构,能够有效支撑下模具的冲压操作,结构更加稳定,进而可以减少模具热应力和热疲劳,保持模具材料的稳定性和机械性能,从而改善冲压质量,减少不良产品的产生。



技术特征:

1.一种带冷却装置的冲压模具,包括冲压台(1)、下模具(5)、顶台(6)和上模具(7),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台(1)顶部中心设置有安装槽(2),所述安装槽(2)的内部安装有冷却组件(3),所述冷却组件(3)包括散热翅片(31)、盖板(32)和侧进液孔(33),所述散热翅片(31)有多个均匀分布于所述安装槽(2)内底部,所述下模具(5)整体位于所述安装槽(2)的内部,并与多个所述散热翅片(31)相对接,所述侧进液孔(33)有多个均匀分布于所述冲压台(1)两侧的内部,所述盖板(32)安装于安装槽(2)顶部两侧与所述下模具(5)之间的缝隙处,所述冲压台(1)外部安装有与所述冷却组件(3)内部相通的循环换液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冷却装置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侧进液孔(33)内侧一端均通至所述安装槽(2)内底部和所述下模具(5)之间形成的液冷空间内部,且多个所述侧进液孔(33)对应通至多个散热翅片(31)之间形成的空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冷却装置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31)整体设置为u型,所述散热翅片(31)内侧边紧密贴合于所述下模具(5)底部和侧面外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冷却装置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换液机构(4)包括冷却液箱(41)、主导液管(42)、分流管(43)、导液方管(44)和循环液泵(45),所述冷却液箱(41)安装于所述冲压台(1)底部中心,所述循环液泵(45)安装于所述冷却液箱(41)的底部,所述主导液管(42)有两个分别对接于所述循环液泵(45)的两侧,所述导液方管(44)有两个分别安装于所述冲压台(1)两侧并均与所述冷却组件(3)两侧导液端相通,所述分流管(43)有多个均匀连通于同侧的主导液管(42)和导液方管(44)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冷却装置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5)前后侧壁与所述安装槽(2)内前后槽壁紧密贴合,所述下模具(5)前后侧壁的中心均设置有侧定位凸台(51),两侧所述侧定位凸台(51)对应搭接于所述安装槽(2)前后侧槽口中心设置的承压定位槽(21)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冷却装置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台(6)设置于所述冲压台(1)的正上方,所述顶台(6)的中心安装有冲压气缸(8),所述冲压气缸(8)输出端对接于所述上模具(7)顶部中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冷却装置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7)顶部四个角端均安装有导向柱(9),四个所述导向柱(9)均滑动穿接于所述顶台(6)内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冲压模具技术领域,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冷却装置的冲压模具,冲压台顶部中心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部安装有冷却组件,冷却组件包括散热翅片、盖板和侧进液孔,散热翅片有多个均匀分布于安装槽内底部,下模具整体位于安装槽的内部,并与多个散热翅片相对接,侧进液孔有多个均匀分布于冲压台两侧的内部,盖板安装于安装槽顶部两侧与下模具之间的缝隙处,冲压台外部安装有与冷却组件内部相通的循环换液机构。通过冷却装置中的冷却液循环和散热翅片的散热作用,可以有效地吸收和带走下模具的热量,从而降低模具的温度,冷却组件内的多个散热翅片可形成多个独立的液冷降温通道,实现多位置同步迅速的降温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于成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成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2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