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47621发布日期:2023-10-25 18:03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焊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1、气体扩散层作为电解槽制备氢气的主要部件之一,主要起到传导气体的作用。其中,气体扩散层通常与极板焊接,并覆盖在极板的流场区上,用以将流场区产生的气体传导至指定位置。但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人工的方式堆叠气体扩散层和极板,且在堆叠完成后通过人工的方式将二者焊接在一起。人工的方式使得整体生产效率较低,且在堆叠及焊接的过程中容易产生较大的误差,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加工设备,用于焊接第一待加工件和第二待加工件,以解决人工对二者进行堆叠及焊接的过程中存在较大误差,导致产品质量差的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加工设备,所述加工设备包括焊接装置、驱动装置和工作台。所述焊接装置包括第一焊接件和第二焊接件,所述第一焊接件固定于所述工作台,所述第二焊接件与所述工作台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焊接件用于放置所述第一待加工件;所述驱动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二待加工件放置于所述第一待加工件上;其中,所述第二焊接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焊接件运动,且所述第一焊接件和所述第二焊接件能够位于所述第一待加工件和所述第二待加工件沿厚度方向的两端;所述第一焊接件和所述第二焊接件均为导电体,所述第一焊接件和所述第二焊接件用于与外接电源电连接。

3、本申请实施例中,工作台用以安装第一焊接件的表面可以为平面,以使第一焊接件安装于工作台上后能够具有良好的平稳性,从而使得放置于第一焊接件上的第一待加工件能够位于水平面内,有利于在后续焊接的过程中提高对第一待加工件和第二待加工件的加工精度。通过设置驱动装置可以实现对第二待加工件的自动传输,能够提升整体的自动化程度更符合实际的使用需求。第二焊接件能够相对于第一焊接件运动,以使第二焊接件与第一焊接件对堆叠后的第一待加工件和第二待加工件进行挤压,用以挤出二者之间的杂质和气体,有利于提高第一待加工件和第二待加工件的焊接质量。且在第一待加工件和第二待加工件焊接的过程中,第一焊接件和第二焊接件通入电流后发热形成高温,在第一焊接件和第二焊接件的高温环境下,以使第一待加工件和第二待加工件相接触的表面熔化并连接成一体,从而实现二者之间的焊接。

4、因此,本实施例中该加工设备能够提高第一待加工件和第二待加工件的堆叠效率,降低安装过程中误差较大的可能性,提高二者的安装精度,减少人工需求,更加符合实际的使用需求。同时,该加工设备通过电阻焊的方式焊接第一待加工件和第二待加工件,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且便于实现自动化加工。

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焊接件与所述工作台转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二焊接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焊接件滚动。

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沿所述第二焊接件的滚动方向,所述第二焊接件的滚动范围至少覆盖所述第一焊接件。

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焊接件用于放置所述第一待加工件的表面为平面。

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传送组件和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限位部和机械臂,所述限位部具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二待加工件的限位槽,所述传送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二待加工件传送至所述限位槽,所述机械臂用于将所述限位槽内的所述第二待加工件放置于所述第一待加工件上。

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部包括底壁、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壁上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活动安装于所述底壁上的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一活动板能够相对于所述底壁朝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板的方向运动;所述第二活动板能够相对于所述底壁朝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固定板的方向运动。

1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板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端部相连接,且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的夹角为直角;所述第一活动板平行于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活动板平行于所述第二固定板。

1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部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连通的开口槽,所述机械臂包括夹取部,所述夹取部的至少部分能够经所述开口槽伸入所述限位槽内,以抓取所述第二待加工件。

1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夹取部为夹爪。

1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沿所述传送组件的传动方向,所述定位组件位于所述传送组件与所述焊接装置之间。

1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待加工件为金属极板,所述第二待加工件为气体扩散层。

15、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技术特征:

1.一种加工设备,用于焊接第一待加工件和第二待加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设备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焊接件(12)与所述工作台(3)转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二焊接件(12)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焊接件(11)滚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焊接件(12)的滚动方向,所述第二焊接件(12)的滚动范围至少覆盖所述第一焊接件(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件(11)用于放置所述第一待加工件(4)的表面为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2)包括传送组件(21)和定位组件(22),所述定位组件(22)包括限位部(221)和机械臂(222),所述限位部(221)具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二待加工件(5)的限位槽(223),所述传送组件(21)用于将所述第二待加工件(5)传送至所述限位槽(223),所述机械臂(222)用于将所述限位槽(223)内的所述第二待加工件(5)放置于所述第一待加工件(4)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221)包括底壁(221a)、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壁(221a)上的第一固定板(221b)和第二固定板(221c)、活动安装于所述底壁(221a)上的第一活动板(221d)和第二活动板(221e);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221b)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固定板(221c)的端部相连接,且所述第一固定板(221b)与所述第二固定板(221c)之间的夹角为直角;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221)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223)连通的开口槽(221f),所述机械臂(222)包括夹取部(222a),所述夹取部(222a)的至少部分能够经所述开口槽(221f)伸入所述限位槽(223)内,以抓取所述第二待加工件(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取部(222a)为夹爪。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沿所述传送组件(21)的传动方向,所述定位组件(22)位于所述传送组件(21)与所述焊接装置(1)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待加工件(4)为金属极板,所述第二待加工件(5)为气体扩散层。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焊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工设备,用于焊接第一待加工件和第二待加工件,加工设备包括焊接装置、驱动装置和工作台。焊接装置包括固定于工作台的第一焊接件和活动连接于工作台的第二焊接件,第一焊接件用于放置第一待加工件,驱动装置用于将第二待加工件放置于第一待加工件上。第二焊接件能够相对于第一焊接件运动,以挤压第一待加工件和第二待加工件,第一焊接件和第二焊接件均为导电体,并与外接电源电连接。该加工设备能够提高第一待加工件和第二待加工件的堆叠效率,提高二者的安装精度,减少人工需求。并通过电阻焊的方式焊接第一待加工件和第二待加工件,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便于实现自动化加工。

技术研发人员:张琪,姜天豪,毕飞飞,胡鹏,蓝树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治臻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