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汽车冲压模具,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前地板加强板生产用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1、现代汽车的前地板加强板大多采用冲压成型工艺制造,将待冲压的板材在冲压下模具上,冲压后形成的零件常与下模具难以脱离,需要设计专门的脱模装置将毛坯零件从下模具上顶起,现有的脱模装置大多脱模操作繁琐,脱模顶针在模具本体表面上凹凸不平,造成冲压后的零件表面有瑕疵,对于一些需要加入冷却剂或者惰性气体进行保护的冲压模具,对模具本体与脱模装置之间的气密性也有较高的要求。
2、例如在公告号为cn21960032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汽车模具脱模装置,虽然该方案通过液压缸顶起脱模架,然后通过脱模架上端的顶杆顶起冲压完成后的零件,完成脱模,但是该汽车模具的脱模架直接采用长方体板材,经过模具上、下本体长时间的冲击作用下,导致磨损,可能会造成脱模架与模具本体之间的缝隙变大,冲压出来的汽车零件可能存在瑕疵,基于此,提出一种更加精密的汽车前地板加强板生产用冲压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冲压模具脱模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前地板加强板生产用冲压模具。
2、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汽车前地板加强板生产用冲压模具,包括模架和位于其内部的楔形螺纹套,所述模架的上侧设置有加强板下模具机构,所述加强板下模具机构的上侧滑动连接有顶筒,所述顶筒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顶筒的内侧设置有使顶筒进行上、下运动的顶筒联动机构,所述顶筒的下方设置有使顶筒联动机构推动顶筒上、下运动的顶筒驱动机构。
3、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筒联动机构包括在顶筒下端开设的斜滑槽,所述斜滑槽的内侧滑动连接有与楔形螺纹套上侧滑动连接的楔形夹块,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与楔形夹块上侧滑动连接的连杆,所述楔形夹块的下侧设置有与楔形螺纹套上侧保持紧贴的楔形夹块滑动机构。
4、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楔形夹块滑动机构包括在楔形夹块下侧开设的两个第一限位槽,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内侧滑动连接有与楔形螺纹套上侧固定连接的滑杆。
5、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楔形夹块的下侧开设有位于两个第一限位槽中间的第二限位槽。
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筒驱动机构包括在第二限位槽内侧滑动连接且与连杆下侧转动连接、与楔形螺纹套内侧螺纹套接的螺纹杆。
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纹杆的下端设置有开合机构。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楔形螺纹套上移的驱动方式,不限于螺纹杆驱动楔形螺纹套的方式,可以为电动驱动、可以为手动驱动,如果汽车冲压零件质量较大,也可以改为液压驱动楔形螺纹套上移,进而间接推动楔形夹块移动。
9、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楔形螺纹套与楔形夹块在接触面采用楔形挤压的方式接触,横切面之间的相互摩擦,不但可以让脱模机构移动更加平稳,且当冲压装置长久使用后,仍然具有较高的精度,提高了装置的耐磨性。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脱模时表现为顶筒推起上侧的完成冲压后的汽车零件,内部的组件结构简单,具有运动精密,系统误差小,便于维护等优点。
1.一种汽车前地板加强板生产用冲压模具,包括模架(1)和位于其内部的楔形螺纹套(9),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架(1)的上侧设置有加强板下模具机构(2),所述加强板下模具机构(2)的上侧滑动连接有顶筒(3),所述顶筒(3)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支撑杆(4),所述顶筒(3)的内侧设置有使顶筒(3)进行上、下运动的顶筒联动机构,所述顶筒(3)的下方设置有使顶筒联动机构推动顶筒(3)上、下运动的顶筒驱动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前地板加强板生产用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筒联动机构包括在顶筒(3)下端开设的斜滑槽(13),所述斜滑槽(13)的内侧滑动连接有与楔形螺纹套(9)上侧滑动连接的楔形夹块(10),所述支撑杆(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与楔形夹块(10)上侧滑动连接的连杆(12),所述楔形夹块(10)的下侧设置有与楔形螺纹套(9)上侧保持紧贴的楔形夹块滑动机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前地板加强板生产用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夹块滑动机构包括在楔形夹块(10)下侧开设的两个第一限位槽(7),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槽(7)的内侧滑动连接有与楔形螺纹套(9)上侧固定连接的滑杆(6)。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前地板加强板生产用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夹块(10)的下侧开设有位于两个第一限位槽(7)中间的第二限位槽(8)。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前地板加强板生产用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筒驱动机构包括在第二限位槽(8)内侧滑动连接且与连杆(12)下侧转动连接、与楔形螺纹套(9)内侧螺纹套接的螺纹杆(1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前地板加强板生产用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11)的下端设置有开合机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