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尤其是涉及一种钣金冲裁结构。
背景技术:
1、冲裁是钣金加工的常用工艺;目前在冲裁钣金后,剩余钣金材料的下料通常需要转移至指定位置,而目前有的企业采用的方式是手动下料,不太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钣金冲裁结构,旨在解决目前在冲裁钣金后,剩余钣金材料的下料通常需要转移至指定位置,而目前有的企业采用的方式是手动下料,不太方便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钣金冲裁结构,包括:
4、承载台,其上侧水平设置、左端连接有延伸部,延伸部位于承载台的下方;
5、活动底板,转动设置在承载台的上方,活动底板能够相对承载台转动,以使活动底板在水平和倾斜状态之间转换;当活动底板处于水平状态时,承载台的上侧能够与活动底板的下侧接触;
6、弹起组件,设置在延伸部和活动底板之间,用于使活动底板倾斜;
7、冲裁组件,用于冲裁钣金。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弹起组件包括用于使活动底板倾斜的压簧。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弹起组件还包括固定于活动底板的弧形杆,弧形杆与延伸部滑动连接,压簧套设在弧形杆上。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冲裁组件包括:
11、冲裁气缸,设置在活动底板上方;
12、刀具板,与冲裁气缸的活动端连接;
13、冲裁头,连接在刀具板的下侧。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刀具板内具有容纳腔,冲裁头的上端与容纳腔纵向滑动配合;冲裁头与容纳腔之间还连接有拉簧,拉簧用于使冲裁头下移复位。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压紧组件,第一压紧组件设置在活动底板的上方。
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压紧组件,第二压紧组件设置在活动底板的上方。
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压紧组件和第一压紧组件位于冲裁组件的相对侧。
1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9、活动底板利用弹起组件的复位力由水平状态转换为倾斜状态,以利用钣金自身重力和弹起组件的复位力实现自动下料;此外,在不使用气缸的情况下实现自动下料,更节能。
20、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明显,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
1.一种钣金冲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钣金冲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起组件包括用于使所述活动底板倾斜的压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钣金冲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起组件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活动底板的弧形杆,所述弧形杆与所述延伸部滑动连接,所述压簧套设在所述弧形杆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钣金冲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冲裁组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钣金冲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板内具有容纳腔,所述冲裁头的上端与所述容纳腔纵向滑动配合;所述冲裁头与所述容纳腔之间还连接有拉簧,所述拉簧用于使所述冲裁头下移复位。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钣金冲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压紧组件,所述第一压紧组件设置在所述活动底板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钣金冲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压紧组件,所述第二压紧组件设置在所述活动底板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钣金冲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紧组件和所述第一压紧组件位于所述冲裁组件的相对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