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扁挤压筒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366607发布日期:2025-03-21 15:21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扁挤压筒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金属塑性加工装备领域,涉及挤压机的一种新型扁挤压筒结构。


背景技术:

1、当前金属挤压机的扁挤压筒,通常为多层筒结构,其中内筒具有扁圆形状的挤压孔,最外层筒的外壳为圆形轮廓,各层筒之间为圆孔形配合。由于内筒的扁圆形状挤压孔在挤压工作时,其在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存在较大受力差异,同时挤压筒在水平方向材料厚度远小于挤压筒在竖直方向材料厚度,一般比值小于0.8,导致挤压筒在水平方向的内孔两侧附近出现较大应力集中,进而导致挤压筒寿命降低。为了解决上述难题,亟需开发一种新型扁挤压筒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扁挤压筒结构,根据挤压筒内筒内孔受力状况,开发出挤压筒的非圆轮廓外形及新型装配关系,调整挤压筒在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上的材料分布,使水平与竖直方向的材料比大于等于1,进而解决应力集中导致的圆形轮廓扁挤压筒使用寿命不高的行业难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新型扁挤压筒结构,所述挤压筒结构为多层筒结构,包括内筒1,以及外筒3;

4、内筒1具有扁长形挤压孔,内筒1外轮廓为近似矩形,矩形的四个角设计为圆角结构;外筒3的内孔与内筒1外轮廓形状一致,外筒3的外轮廓为近似矩形或近似六边形结构。

5、进一步的,所述挤压筒结构还包括至少一层中筒2;

6、所述至少一层中筒2设置在内筒1和外筒3之间。

7、进一步的,当只有一层中筒2时;

8、所述一层中筒2的内孔与内筒1外轮廓形状一致,所述一层中筒2的外轮廓为近似矩形,矩形的四个角设计为圆角结构;外筒3的内孔与一层中筒2外轮廓形状一致,外筒3的外轮廓为近似矩形或近似六边形结构。

9、进一步的, 内筒1和中筒2之间装配时,内筒1外轮廓的长边5和短边4采取不同程度的过盈配合,使短边4所在的方向竖直和长边5所在的水平方向产生不同的装配预应力。

10、进一步的,中筒2和外筒3之间装配时,中筒2外轮廓的长边和短边也采取不同的过盈配合,使中筒外轮廓短边所在的竖直方向和长边所在的水平方向产生不同的装配预应力。

11、进一步的,所述挤压筒结构在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的材料分布比大于等于1。

12、进一步的,当有多层中筒时;

13、最内层中筒的内孔与内筒1外轮廓形状一致,所述多层中筒的外轮廓为近似矩形,矩形的四个角设计为圆角结构;外筒3的内孔与最外层中筒外轮廓形状一致,外筒3的外轮廓为近似矩形或近似六边形结构;

14、各个内筒之间的装配规则与只有一个中筒时的内筒、中筒和外筒之间的装配规则相同。

15、该发明的优点为:1.相对于当前圆形轮廓外形,外筒3的近似矩形或近似六边形结构的外轮廓形状,更适合扁挤压生产工艺,可减小挤压筒工作时的不协调变形;2.各层筒安装配合的矩形长边5和短边4可根据受力情况设计采取不同的过盈配合,使竖直和水平方向产生不同的装配预应力,进一步减小挤压筒工作时的不协调变形;3.结构简洁,便于设计加工。通过上述措施,扁挤压筒工作时因受力不平衡产生的变形不协调和局部应力集中将大幅降低,从而提升扁挤压筒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扁挤压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筒结构为多层筒结构,包括内筒(1),以及外筒(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扁挤压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筒结构还可包括至少一层中筒(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扁挤压筒结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扁挤压筒结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扁挤压筒结构,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新型扁挤压筒结构,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扁挤压筒结构,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新型扁挤压筒结构,该挤压筒为多层筒结构,内筒具有扁长形挤压孔,各层筒之间为近似矩形的装配结构,矩形的长边和短边采取不同的过盈配合,使竖直和水平方向产生不同的装配预应力,配合外筒的近似矩形或近似六边形外轮廓结构,减小扁挤压筒工作时的不协调变形和局部应力集中,提高扁挤压筒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胡阳虎,王社昌,丘铭军,邱立朋,权晓惠,吴量,苏振华,张立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5/3/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