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器支架总成压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469421发布日期:2024-09-24 20:13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震器支架总成压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汽车减震器生产,尤其涉及一种减震器支架总成压装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在汽车生产制造行业,因不同车型需求以及新开发零件的功能影响,因此后减震器支架总成压缩相同行程的压紧力变大,则会增大后减震器在生产车间内的装配难度,目前针对后减震器的常规装配方式是员工通过手动将压紧件与汽车减震器支架总成压紧固定,由于减震器支架总成结构影响,员工在手动压紧装配的时候,需要施加较大的力量且压紧过程中零件容易出现摆动,进而容易造成人员与其它零件碰撞存在安全隐患,有时候需要人工通过锤子敲打压紧件使得压紧件套设在减震器支架总成上,这样操作方式由于压紧件受力不均匀不仅会对压紧件的结构造成改变,而且可能造成压紧件倾斜的装配在减震器支架总成上,会影响产品的质量,设置会影响减震器的使用寿命,因此通过人工对汽车减震器支架总成进行装配,不仅效率较低,而且产品质量也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减震器支架总成装配不便,且装配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减震器支架总成压装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下支撑台和设置在下支撑台上方的上支撑台,上支撑台和下支撑台均起到支撑作用,上支撑台与下支撑台之间固定有两个竖直且间隔设置的第一导向柱,上支撑台的顶端固定有竖直设置的气缸,上支撑台上开设有竖直设置的通孔,气缸的自由端向下延伸至上支撑台的下方。下支撑台与上支撑台之间设有水平设置的下支撑板,下支撑板的两端可滑动连接在第一导向柱上,下支撑板的上方设有水平设置的上支撑板,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之间设有两个且间隔设置的第二导向柱,上支撑板的顶端与气缸的自由端可拆卸固定连接,气缸的自由端向下移动,推动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一起向下同步移动,下支撑板沿第一导向柱向下滑动。下支撑板的上方设有水平设置的中支撑板,中支撑板的两端可滑动连接在第二导向柱上,中支撑板上可拆卸固定有竖直设置的立柱,下支撑板上开设有供立柱通过的装配通孔,立柱可滑动套设在下支撑板上。下支撑台的上方设有丝杠,丝杠的下端可转动铰接在下支撑台上,丝杠上可上下调节设置有用于支撑减震器支架总成的支撑环,丝杠处于竖直状态时,与立柱同轴线;支撑环套设在丝杠上且支撑环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固定螺母,支撑环通过固定螺母压紧固定在丝杠上。下支撑台的顶端固定有支座,支座的顶端固定有支撑框架,支撑框架的顶端敞开,且支撑框架内设有支撑块,支撑块通过铰接杆可转动铰接在支撑框架内,丝杠的底端固定在支撑块的顶端。

2、优选地,支撑环的顶端设有起定位作用的定位凸起,定位凸起的外直径略小于减震器支架总成的内径。

3、优选地,下支撑板的后侧设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杆,支撑杆上端固定在上支撑台的底端,支撑杆的底端固定在下支撑台的顶端,支撑杆的上端可拆卸固定有起限位作用的限位器。

4、优选地,下支撑台的底端固定有若干个起支撑作用的支腿。

5、优选地,气缸通过通气管连通至气泵。

6、采用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7、气缸、上支撑板、下支撑板和中支撑板的设置,在工作时,气缸自由端推动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竖直向下移动,中支撑板在其重力作用下竖直下落,直至中支撑板底端的立柱接触到减震器支架总成顶端后,中支撑板停止向下移动,下支撑板和上支撑板继续下移,直至下支撑板将待压件压送到位,待压件顶端在下支撑板的挤压下,受力较为平衡,提高了装配精度,和装配质量,也提高了装配效率;支撑环通过固定螺母可调节固定丝杠上,便于调整支撑环在丝杠上的高度,从而可以适用于不同规格减震器支架总成的装配。



技术特征:

1.一种减震器支架总成压装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下支撑台和设置在下支撑台上方的上支撑台,上支撑台与下支撑台之间固定有两个竖直且间隔设置的第一导向柱,其特征在于:上支撑台的顶端固定有竖直设置的气缸,气缸的自由端向下延伸至上支撑台的下方,下支撑台与上支撑台之间设有水平设置的下支撑板,下支撑板的两端可滑动连接在第一导向柱上,下支撑板的上方设有水平设置的上支撑板,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之间设有两个且间隔设置的第二导向柱,上支撑板的顶端与气缸的自由端可拆卸固定连接,下支撑板的上方设有水平设置的中支撑板,中支撑板的两端可滑动连接在第二导向柱上,中支撑板上可拆卸固定有竖直设置的立柱,立柱可滑动套设在下支撑板上;下支撑台的上方设有丝杠,丝杠的下端可转动铰接在下支撑台上,丝杠上可上下调节设置有用于支撑减震器支架总成的支撑环,丝杠处于竖直状态时,与立柱同轴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器支架总成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环套设在丝杠上且支撑环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固定螺母,支撑环通过固定螺母压紧固定在丝杠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震器支架总成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环的顶端设有起定位作用的定位凸起,定位凸起的外直径略小于减震器支架总成的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器支架总成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支撑台的顶端固定有支座,支座的顶端固定有支撑框架,支撑框架的顶端敞开,且支撑框架内设有支撑块,支撑块通过铰接杆可转动铰接在支撑框架内,丝杠的底端固定在支撑块的顶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器支架总成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支撑板的后侧设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杆,支撑杆上端固定在上支撑台的底端,支撑杆的底端固定在下支撑台的顶端,支撑杆的上端可拆卸固定有起限位作用的限位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减震器支架总成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支撑台的底端固定有若干个起支撑作用的支腿。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减震器支架总成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气缸通过通气管连通至气泵。


技术总结
一种减震器支架总成压装装置,包括下支撑台和上支撑台,上支撑台与下支撑台之间固定有第一导向柱,上支撑台的顶端固定有气缸,下支撑台与上支撑台之间设有下支撑板,下支撑板的上方设有上支撑板,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之间设有第二导向柱,上支撑板的顶端与气缸的自由端固定连接,下支撑板的上方设有中支撑板,中支撑板的两端可滑动连接在第二导向柱上,中支撑板上可拆卸固定有竖直设置的立柱,立柱可滑动套设在下支撑板上;下支撑台的上方设有丝杠,丝杠的下端铰接在下支撑台上,丝杠上可上下调节设置有用于支撑减震器支架总成的支撑环,丝杠处于竖直状态时,与立柱同轴线。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李龙辉,王光光,王跃伟,高新行,宋立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恒稳减振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202
技术公布日:2024/9/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