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尤其涉及一种易组装携带接火斗。
背景技术:
1、焊接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连接方法,通过加热和熔化金属材料,使其在熔化状态下相互结合,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焊渣火花会四处飞溅,所以在焊接作业时需要使用接火斗做好防护工作,避免火灾的发生。
2、目前接火斗通常具有对飞溅的焊渣拦截作用,传统的接火斗普遍是用多片金属板焊接而制成的,虽然可以有效拦截焊渣飞溅至其它地方,但是,接火斗的外形固定单一,使得接火斗的体积较大,不方便工人携带,造成使用率不高,因此,我们提出新型的一种易组装携带接火斗。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接火斗的外形固定单一,使得接火斗的体积较大,不方便工人携带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易组装携带接火斗。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易组装携带接火斗,包括:龙骨、第一底板组件、第二底板组件、挡板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挡板组件数量设为两个,所述第一底板组件设置在其中一个挡板组件的底部,所述第二底板组件设置在其中另一个挡板组件的底部,所述固定组件数量设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第一底板组件的底部,其中另一个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第二底板组件的底部,两个所述挡板组件均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连接块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内部对称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挡板。
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底板组件包括第一底板本体,所述第一底板本体的一侧外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插销,所述插销的外表面开设有限位孔。
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底板组件包括第二底板本体,所述第二底板本体的一侧外表面对称开设有插槽,两个所述插销分别活动套设在两个插槽的内部,所述插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插槽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滑块,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插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插槽的一侧内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滑槽的内部活动套接有限位销,所述限位销活动套设在限位孔的内部,所述限位销的外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滑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限位销的一侧固定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滑槽的一侧内壁开设有矩形槽,所述卡槽的内部设置有拨片,所述矩形槽的部固定装有第一转轴,所述拨片的内壁套设在第一转轴的外表面,所述拨片的外表面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滑动贯穿矩形槽的内壁并延伸至外部,所述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按压块。
7、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固定组件均包括第一转动块,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转动块固定安装在第一底板本体的底部,其中另一个所述第一转动块固定安装在第二底板本体的底部,所述第一转动块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外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块,所述第二转动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强力磁铁。
8、进一步地,所述龙骨设置在第一底板本体内壁和第二底板本体内壁之间的位置,所述强力磁铁的外表面与龙骨的外表面磁力连接。
9、进一步地,其中一个所述连接块的一侧与第一底板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其中另一个所述连接块与第二底板本体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1、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第二挡板转动至第一挡板的内部,再将第一挡板以转动座为转动轴转动90度,使得两个第一挡板分别与第一底板本体和第二底板本体的表面相贴合,从而起到了折叠的作用,即节约空间,方便人员携带,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接火斗时使用率。
12、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插销嵌入插槽的内部,再通过限位孔与限位销相配合,起到了方便将第一底板本体和第二底板本体组装的效果,有效的提升了工作效率,通过按压块、拨片、限位销、第一弹簧和滑块的相互配合下,起到了方便将第一底板本体和第二底板本体拆卸的效果,进一步的提升了工作效率。
1.一种易组装携带接火斗,其特征在于,包括:龙骨(1)、第一底板组件(2)、第二底板组件(3)、挡板组件(4)和固定组件(5),所述挡板组件(4)数量设为两个,所述第一底板组件(2)设置在其中一个挡板组件(4)的底部,所述第二底板组件(3)设置在其中另一个挡板组件(4)的底部,所述固定组件(5)数量设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固定组件(5)设置在第一底板组件(2)的底部,其中另一个所述固定组件(5)设置在第二底板组件(3)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组装携带接火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组件(2)包括第一底板本体(201),所述第一底板本体(201)的一侧外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插销(202),所述插销(202)的外表面开设有限位孔(2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组装携带接火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板组件(3)包括第二底板本体(301),所述第二底板本体(301)的一侧外表面对称开设有插槽(302),两个所述插销(202)分别活动套设在两个插槽(302)的内部,所述插槽(30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303),所述插槽(302)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滑块(304),所述第一弹簧(303)的一端与插槽(30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303)的另一端与滑块(304)的一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易组装携带接火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302)的一侧内壁开设有滑槽(305),所述滑槽(305)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弹簧(306),所述滑槽(305)的内部活动套接有限位销(307),所述限位销(307)活动套设在限位孔(203)的内部,所述限位销(307)的外表面开设有卡槽(308),所述第二弹簧(306)的一端与滑槽(305)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306)的另一端与限位销(307)的一侧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易组装携带接火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305)的一侧内壁开设有矩形槽(309),所述卡槽(308)的内部设置有拨片(311),所述矩形槽(309)的部固定装有第一转轴(310),所述拨片(311)的内壁套设在第一转轴(310)的外表面,所述拨片(311)的外表面设置有滑杆(312),所述滑杆(312)的一端滑动贯穿矩形槽(309)的内壁并延伸至外部,所述滑杆(3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按压块(3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易组装携带接火斗,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组件(5)均包括第一转动块(501),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转动块(501)固定安装在第一底板本体(201)的底部,其中另一个所述第一转动块(501)固定安装在第二底板本体(301)的底部,所述第一转动块(501)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支架(502),所述支架(502)的外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块(503),所述第二转动块(50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强力磁铁(50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易组装携带接火斗,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1)设置在第一底板本体(201)内壁和第二底板本体(301)内壁之间的位置,所述强力磁铁(504)的外表面与龙骨(1)的外表面磁力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易组装携带接火斗,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连接块(401)的一侧与第一底板本体(201)的一侧固定连接,其中另一个所述连接块(401)与第二底板本体(301)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