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校直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07080发布日期:2024-12-20 12:31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管校直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钢管镀铜工艺,特别是涉及一种钢管校直机构。


背景技术:

1、钢管是我们日常生产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材料之一,而为了加强钢管的耐腐蚀、导电性等,通常会对钢管的表面进行镀铜工艺,在钢管镀铜工艺流程中,为了保证镀铜效果常需要对钢管进行校直,因此常会使用到钢管校直机构;

2、现有公开号为cn219597732u的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无缝钢管用校直机构,包括支撑柱,支撑柱顶端焊接有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的顶部表面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安装板的底部表面还安装有一对伸缩柱,所述伸缩柱底部表面分别焊接有机架,支撑柱的底端表面焊接有按压块,支撑柱通过按压块安装于机架的顶部表面,机架的底端表面安装有第二安装板,每个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内壁还设置有校正组件,校正组件包括有滚轴,滚轴的圆周外壁通过销固定有矫直滚轮;

3、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4、上述中的校直机构,其机架的底端通过第二安装板设置有校正组件,且第二安装板的外壁上还设置有传动组件,通过传动组件来带动校正组件对钢管进行校直,同时机体的设置有下料组件,通过下料组件来对校直的钢管进行自动卸料,其上述中的校直机构缺少自动上料的结构,导致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进行上料,增加了工作量;

5、上述中的校直机构,其第二安装板上设置有校正组件和传动组件,且机体上设置有下料组件,其缺少对钢管表面进行清理的结构,导致由于灰尘等杂质的存在而影响到钢管的校直结果。

6、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钢管校直机构,用以解决上述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管校直机构,通过上料组件中的推板将收纳框内的钢管自动推入到校直结构内进行校直工作,并通过复位弹簧和升降板的设置实现了对推板进行自动上料,解决了现有的不便于进行自动上料的问题,通过清理组件中的传动轴带动转筒和清洁刷相对钢管进行转动,通过转动的清洁刷来对钢管的表面进行清理,解决了现有的不便于对校直的钢管进行自动清理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钢管校直机构,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一侧设置有上料组件,工作台的中心位置还设置有清理组件;

4、上料组件中的收纳框固定连接在工作台的一侧,收纳框的内部通过复位弹簧活动连接有升降板,收纳框的一侧外壁上通过l型板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的活塞轴上固定连接有推板,推板位于收纳框的上方;

5、清理组件中的安装框通过安装柱固定连接在工作台的顶部中心位置上,安装框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筒,转筒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清洁刷,安装框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用来驱动转筒转动的传动轴。

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升降板的下表面从左到右等间距焊接有多组安装杆,安装杆的底端均贯穿收纳框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限位板,复位弹簧套设在安装杆的外侧,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收纳框的内侧底部和升降板的下表面上。

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l型板的顶部焊接有顶板,顶板位于收纳框的上方。

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安装柱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工作台顶部中心位置的前后端,安装柱的内部沿竖向活动连接有伸缩柱,伸缩柱的顶端贯穿安装柱的顶端并分别固定连接在安装框的底部前后端,伸缩柱的一侧外壁上沿竖向等间距开设有多组定位孔,安装柱的一侧外壁上螺纹贯穿有定位螺栓,定位螺栓的一端螺纹连接在定位孔的内部。

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安装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座,传动轴横向转动贯穿安装座,传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转筒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和传动齿轮之间啮合连接。

1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安装框的后端面上通过第一电机架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传动轴的一端和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均套设有第一皮带轮,第一皮带轮之间通过第一传动皮带传动连接。

11、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工作台的另一侧还设置有校直组件,校直组件中的安装板固定连接在工作台的顶部另一侧,安装板的前端面下方沿横向等间距转动连接有多组校直滚轮,安装板前端面上方的安装槽内活动连接有滑块,滑块的前端面上沿横向等间距转动连接有多组下压滚轮。

12、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校直滚轮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后端转动贯穿安装板的端面并延伸至安装板的后端,工作台的顶部后端通过第二电机架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转轴的后端均套设有第二皮带轮,第二皮带轮之间通过第二传动皮带传动连接。

13、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安装板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的活塞轴贯穿安装槽的顶部并固定连接在滑块的顶部中心位置上,滑块的顶部两侧均焊接有限位杆,限位杆的顶端分别贯穿安装槽的顶部两侧并螺纹套设有限位螺帽。

14、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上料组件,将钢管放置在收纳框的内部,并在需要对钢管进行校直时,启动第一液压缸,通过第一液压缸的活塞轴和推板带动最上方的钢管进行运动,使得最上方的钢管运动到校直结构内进行校直工作,并使得推板复位,此时由于升降板上的重力减小,使得复位弹簧带动升降板和钢管进行上升,进而使得新的钢管位于推板的一侧,实现了对钢管的自动上料,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1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清理组件,通过第一驱动电机带动传动轴进行转动,并在传动齿轮和驱动齿轮之间啮合连接的作用下,使得传动轴带动转筒进行转动,通过转筒带动清洁刷进行旋转,当钢管贯穿转筒时,在旋转的清洁刷作用下实现了对钢管进行自动清理,避免因钢管的表面存在有灰尘等杂质而影响到校直工作。

17、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钢管校直机构,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一侧设置有上料组件(2),且上料组件(2)中的收纳框(201)固定连接在工作台(1)的一侧,收纳框(201)的内部通过复位弹簧(202)活动连接有升降板(203),且收纳框(201)的一侧外壁上通过l型板(204)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缸(205),第一液压缸(205)的活塞轴上固定连接有推板(206),且推板(206)位于收纳框(201)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校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203)的下表面从左到右等间距焊接有多组安装杆(203a),且安装杆(203a)的底端均贯穿所述收纳框(201)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03b),所述复位弹簧(202)套设在安装杆(203a)的外侧,且复位弹簧(20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收纳框(201)的内侧底部和升降板(203)的下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校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板(204)的顶部焊接有顶板(204a),且顶板(204a)位于所述收纳框(201)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校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柱(302)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工作台(1)顶部中心位置的前后端,且安装柱(302)的内部沿竖向活动连接有伸缩柱(302a),伸缩柱(302a)的顶端贯穿安装柱(302)的顶端并分别固定连接在安装框(301)的底部前后端,且伸缩柱(302a)的一侧外壁上沿竖向等间距开设有多组定位孔(302b),安装柱(302)的一侧外壁上螺纹贯穿有定位螺栓(302c),且定位螺栓(302c)的一端螺纹连接在定位孔(302b)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校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3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座(305a),所述传动轴(305)横向转动贯穿安装座(305a),且传动轴(30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305b),所述转筒(303)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303a),且驱动齿轮(303a)和传动齿轮(305b)之间啮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钢管校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301)的后端面上通过第一电机架(306a)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306),所述传动轴(305)的一端和第一驱动电机(306)的输出轴上均套设有第一皮带轮(306b),且第一皮带轮(306b)之间通过第一传动皮带(306c)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校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另一侧还设置有校直组件(4),且校直组件(4)中的安装板(401)固定连接在工作台(1)的顶部另一侧,安装板(401)的前端面下方沿横向等间距转动连接有多组校直滚轮(402),且安装板(401)前端面上方的安装槽(401a)内活动连接有滑块(403),滑块(403)的前端面上沿横向等间距转动连接有多组下压滚轮(40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钢管校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校直滚轮(402)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转轴(402a),且转轴(402a)的后端转动贯穿所述安装板(401)的端面并延伸至安装板(401)的后端,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后端通过第二电机架(405a)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405),且第二驱动电机(405)的输出轴和转轴(402a)的后端均套设有第二皮带轮(405b),第二皮带轮(405b)之间通过第二传动皮带(405c)传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钢管校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401)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缸(403a),且第二液压缸(403a)的活塞轴贯穿所述安装槽(401a)的顶部并固定连接在所述滑块(403)的顶部中心位置上,滑块(403)的顶部两侧均焊接有限位杆(403b),且限位杆(403b)的顶端分别贯穿安装槽(401a)的顶部两侧并螺纹套设有限位螺帽(403c)。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管校直机构,涉及钢管镀铜工艺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一侧和中心位置分别设置有上料组件和清理组件;上料组件中的收纳框固定连接在工作台的一侧,收纳框的内部通过复位弹簧活动连接有升降板,收纳框的一侧外壁上通过L型板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缸。本技术通过上料组件中的推板将收纳框内的钢管自动推入到校直结构内进行校直工作,并通过复位弹簧和升降板的设置实现了对推板进行自动上料,解决了现有的不便于进行自动上料的问题,通过清理组件中的传动轴带动转筒和清洁刷相对钢管进行转动,通过转动的清洁刷来对钢管的表面进行清理,解决了现有的不便于对校直的钢管进行自动清理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李伟,冯磊,杨朝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新科隆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513
技术公布日:2024/1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