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轧机底座,涉及一种一体式微型极薄带轧机底座。
背景技术:
1、在轧制领域,一般称厚度在0.02~0.1mm的带材为极薄带,随着微机电、微制造和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多,对极薄带的需要也逐年递增。极薄带在生产时对轧机整体刚度和稳定性有这相当高的要求,若轧机状态不稳定,会严重影响极薄带的生产,制约了生产线的效率,随之也带来了严重的表面质量问题。轧机综合刚度越高,轧制过程中轧辊的弹跳越小,厚度越容易控制。
2、轧机底座是轧机最重要的基础部件,而传统轧机底座不仅运输麻烦而且电机座的底座和轧机机架的底座都是分开,极大削弱了金属极薄带轧制过程设备整体的刚度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传统轧机底座不仅运输麻烦而且电机座的底座和轧机机架的底座都是分开,极大削弱了金属极薄带轧制过程设备整体刚度和稳定性的问题,提供一种一体式微型极薄带轧机底座。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一体式微型极薄带轧机底座,包括轧机底座本体,轧机底座本体上设置有两组均对称的顶部吊环孔、与顶部吊环孔相配合使用的正面吊环孔和背面吊环孔、中间油槽、四周油槽,轧机底座本体的顶部预留有轧机机架安装位、收卷底板安装位和电机座安装位;正面吊环孔和背面吊环孔分别设置有两个且均与对应的每组顶部吊环孔相配合使用。
4、进一步,每组顶部吊环孔包括两个顶部吊环孔,且顶部吊环孔均开设在呈正方形四个角上。
5、进一步,正面吊环孔和背面吊环孔均为φ80孔洞。
6、进一步,中间油槽和四周油槽均设置在轧机底座本体顶部,中间油槽开设有五个排油孔,四周油槽远离中间油槽的两端开设有两个排油孔,轧机底座本体正面开设有两个排油孔,轧机底座本体背面开设有三个排油孔,轧机底座本体左侧面和侧面均开设有一个排油孔,排油孔大小一致且均为φ40孔洞。
7、进一步,两个轧机底座本体正面的排油孔与轧机底座本体顶部中间油槽排油孔中的两个排油孔的轴线在同一个平面呈90°垂直。
8、进一步,两个轧机底座本体背面的排油孔与轧机底座本体顶部中间油槽排油孔中余下的三个排油孔的轴线在同一个平面呈90°垂直。
9、进一步,轧机底座本体左侧面和侧面的两个排油孔与轧机底座本体顶部四周油槽的两个排油孔的轴线在同一个平面呈90°垂直。有益效果:轧制油从顶部任意的排油孔流进时,轧制油会从正面或背面或侧面或者左侧面对应的排油孔流出。
10、进一步,四周油槽比轧机底座本体顶部低10cm,中间油槽比四周油槽低10cm。有益效果:使四周油槽中大部分的轧制油流向中间油槽,而中间油槽固定设有五个排油孔可以很轻易排除轧制油,而四周油槽距离中间油槽较远的两端设有排油孔,可以避免由于轧制油过多导致的油液堆积溢出的情况。
11、进一步,轧机底座本体的正面、背面、侧面和左侧面均开设有多个螺栓预留孔。有益效果:底座定位完成后用胀锚螺栓与地面固定连接,同时顶部吊环孔将会使用m28螺纹密封橡胶垫进行密封,避免底座内部堆积轧制油。
12、进一步,轧机底座本体的底部采用筋板结构。有益效果:可以极大的减少重量同时也不失应有的承载能力。
13、进一步,轧机机架安装位、收卷底板安装位、电机座安装位上均使用螺栓分别对应固定有轧机机架、收卷底板和电机座。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5、1、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体式微型极薄带轧机底座,要移动底座时,顶部的吊环孔与正面和背面吊环孔相互配合,能够水平的吊起整个底座并且在空中极大的避免了晃动,方便了底座的安装和定位。
16、2、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体式微型极薄带轧机底座,将轧机机架、收卷底板和电机座均设计在同一底座上提高了金属极薄带轧制过程设备整体的稳定性,并且底座四周均固定设有许多螺栓预留孔,在所有螺栓固定完成可以极大提高提高金属极薄带轧制过程设备整体的刚度。
17、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1.一体式微型极薄带轧机底座,包括轧机底座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轧机底座本体上设置有两组均对称的顶部吊环孔、与顶部吊环孔相配合使用的正面吊环孔和背面吊环孔、中间油槽、四周油槽,所述轧机底座本体的顶部预留有轧机机架安装位、收卷底板安装位和电机座安装位;所述正面吊环孔和背面吊环孔分别设置有两个且均与对应的每组顶部吊环孔相配合使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微型极薄带轧机底座,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顶部吊环孔包括两个顶部吊环孔,且顶部吊环孔均开设在呈正方形四个角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微型极薄带轧机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吊环孔和背面吊环孔均为φ80孔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微型极薄带轧机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油槽和四周油槽均设置在轧机底座本体顶部,中间油槽开设有五个排油孔,四周油槽远离中间油槽的两端开设有两个排油孔,轧机底座本体正面开设有两个排油孔,轧机底座本体背面开设有三个排油孔,轧机底座本体左侧面和侧面均开设有一个排油孔,排油孔大小一致且均为φ40孔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式微型极薄带轧机底座,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轧机底座本体正面的排油孔与轧机底座本体顶部中间油槽排油孔中的两个排油孔的轴线在同一个平面呈90°垂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式微型极薄带轧机底座,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轧机底座本体背面的排油孔与轧机底座本体顶部中间油槽排油孔中余下的三个排油孔的轴线在同一个平面呈90°垂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体式微型极薄带轧机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轧机底座本体左侧面和侧面的两个排油孔与轧机底座本体顶部四周油槽两个排油孔的轴线在同一个平面呈90°垂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微型极薄带轧机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周油槽比轧机底座本体顶部低10cm,中间油槽比四周油槽低10cm。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式微型极薄带轧机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轧机底座本体的正面、背面、侧面和左侧面均开设有多个螺栓预留孔。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微型极薄带轧机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轧机底座本体的底部采用筋板结构,轧机机架安装位、收卷底板安装位、电机座安装位上均使用螺栓分别对应固定有轧机机架、收卷底板和电机座。